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6万年前,大珠山就有“青岛人”!大珠山遗址考古研究结果首次公布

2023-04-21 06:46 来源:青岛早报
分享到:

6万年前大珠山就有“青岛人”

犀牛、野马、羚羊、鸵鸟、古人类……大珠山遗址考古研究结果首次公布 还原古人类生存状态

距今6万到5万年前,青岛大珠山滨海区域丛林密布,犀牛野马出没,羚羊鸵鸟奔跑,居住在这里的古人类以石器、木棒为工具,过着采集、狩猎的原始生活。后来,随着环境的改变,古人类数量逐渐减少……10年前,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合作,对位于大珠山东麓的一处遗址进行了一次科学、系统的考古发掘,确认了大珠山遗址的旧石器时代属性,出土石制品、动物化石、植物标本千余件和数以万计的哺乳动物碎骨化石。为揭开大珠山古人类的生存和环境状态,这项多学科考古研究工作一直持续至今。近日,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首次向社会公布了大珠山旧石器遗址的研究结果。

大珠山遗址地理位置。

大珠山旧石器时代遗址10年考古

首次公布研究结果

据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宇鹏介绍,大珠山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西海岸新区乔家洼社区以西的大珠山东麓。2013年10月—1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合作,对遗址进行了一次科学、系统的考古发掘。考古发掘面积约30平方米,出土编号标本1400余件,其中石制品500余件、动物化石900余件、植物标本20余件,另外还出土了数以万计的哺乳动物碎骨化石。

从2013年考古发掘开始至今,考古专家对大珠山遗址的多学科考古研究工作已延续了10年。

大珠山遗址发掘现场。

2018年,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在《人类学学报》发表了《大珠山遗址晚更新世人类活动的环境背景》学术文章。

近日,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首次向社会公布大珠山遗址研究结果:大珠山遗址是青岛地区发现的首个有地层依据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通过动植物考古、碳十四测年、光释光测年等多学科考古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大珠山早期人类活动的年代,将青岛地区人类活动史推进到了距今6万到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中的环境背景信息准确还原了大珠山区域的环境变化和当时人类的生存状态。

大珠山遗址年代为6万年前

大珠山遗址是青岛市首个有地层依据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它的发现不仅将该地区人类活动的时间前推至数万年前,而且为完善山东地区旧石器考古文化序列提供了新材料。大珠山遗址中的打制石器、动植物化石遗存集中出现于黑色泥炭层,少量出土于黄褐色砂层。确定其埋藏年代的关键在于厘清遗存物与相应地层的沉积关系。

对地层中出土的树枝残体和动物化石进行碳十四测年,得出的多个数据均为4.5万年前。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对大珠山遗址采集土样进行了光释光测年,显示遗址中有动植物遗存、石制品堆积的土层的年代距今6万到5万年。大珠山遗址的地质年代属于晚更新世晚期,文化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偏早阶段。

大珠山遗址出土的植物遗存残块。

“由于文化遗物最早出现于泥炭层,且泥炭出现指示静水沼泽环境,不具备作为人类生活区域的条件,所以推断其埋藏年代晚于泥炭层开始沉积的年代。”研究人员告诉记者,研究表明,出现在沼泽环境中的文化遗物很可能是河流搬运所致,其埋藏时间应该晚于泥炭层开始沉积年代,早于或等于黄色砂层沉积年代,即遗址年代为6.57万—5.29万年前。

通过研究发现,大珠山区域植被经历了落叶林草原、落叶阔叶林草原、温带草原和疏林草原4个演替阶段,反映的气候趋势与区域背景下的环境变化过程基本一致。在这期间,迅速回暖的气候、稳定适宜的生存环境,为早期青岛人类的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生态背景。随后气候转冷,海岸线后退,人类遗存明显减少,说明人类活动存在减弱或者迁出的可能。

古人类以采集狩猎为生

“多种动物化石的出土,对重建当时的生态环境,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探讨人类文化适应、利用、干预自然环境过程中形成的生存模式等,具有重要意义。”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宇鹏介绍,通过考古发掘,大珠山遗址出土大量种类丰富的动物化石,包括角、牙齿、颌骨、肢骨、脊椎骨、肋骨、趾骨和蛋壳等。经初步鉴定,其中的动物种属有象、犀牛、野马、野牛、狍子、野猪、鸵鸟,还有梅花鹿和马鹿等鹿类、普氏羚羊等羚羊类以及小型鸟类、啮齿类动物,共有18个种。从动物地理角度来看,该遗址的哺乳动物化石属于一个非常典型的北方区动物群,动物的组合与“萨拉乌苏组”动物群相似。在山东地区,其化石种属与沂源千人洞遗址、新泰乌珠台遗址出土的动物化石组合较为相似。

大珠山遗址出土的羚羊角化石。

大珠山遗址出土的动物化石中,植食性动物种类占有绝对的优势,且大多体型较大,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的主要捕食对象。因这些化石与小型石器并存,据此推测遗址中的动物遗存与人类的狩猎活动有密切关系。由此可以想象,早在6万—5万年前,生活在大珠山一带的青岛古人类与大海为伴、以兽类为邻,过着采集、狩猎的原始生活。

由于大珠山地处山东南部沿海,考虑到晚更新世以来海平面曾多次发生大幅度波动,因此该遗址的发掘对探讨史前人类的资源利用方式、环境适应策略、沿海迁徙路线等问题具有较高学术价值。考古专家通过对该遗址进行年代测定和环境重建,希望探讨该地区生存环境变化对早期人类活动的影响。

石器成为重要生活工具

大珠山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大量石器标本,向我们描述了一幅古人类狩猎后分食野马、野牛、羚羊等的生动画面。大珠山遗址的地层埋藏环境十分特殊,各种遗存的保存状况良好:一些石制刮削器、尖状器的刃部仍较锋利;动物化石的石化程度较轻,腐蚀轻微,为古动物种属的鉴定提供了便利条件;更新世的植物遗存是判断古气候变化的“温度计”,但能够保存下来成为化石的很少,而该遗址出土的植物标本几乎没有被石化,部分树木残块、树枝和禾本植物的外皮等甚至看起来很新鲜,在筛选鉴定土样的过程中,肉眼可见一些树种遗存。此外,依据遗址地层的堆积序列,考古人员还分别采集了孢粉分析样品。这批丰富的动植物遗存为该遗址的科学断代及古气候、生态环境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材料。

大珠山遗址出土的双直刃刮削石器。

大珠山遗址出土的石器工具在类型组合和打制工艺上都属于华北地区小石器文化传统,从大的范围看,与旧石器时代中期偏晚的许家窑遗址出土石器具有较大相似性,但打制技术略有进步;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峙峪遗址出土石器也有较大的相似性,但尚未出现楔形小石核、石镞等更进步的细石器技术,加工修整技术的精细程度也较为落后。

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林玉海介绍,本次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种类丰富、数量众多,殊为难得。山东地区旧石器晚期遗址的出土石器大部分为细石器遗存,还有旧石器晚期向新石器早期过渡的遗存,其时代大部分为距今2.3万到1万年前。在大珠山旧石器遗址中未发现明显的细石器遗存,遗址的绝对年代为距今6万到5万年前,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偏早的阶段,对于研究山东地区乃至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从中期到晚期的传承和演变,具有重要的考古学意义。(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通讯员 陈宇鹏)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