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4月26日讯(记者 张力伟)26日上午,青岛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一季度青岛市金融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金融系统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定位,推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主要金融指标快速增长,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不断增强。总体来看,全市金融运行整体呈现“四个新”。
金融供给总量实现“新跨越”
一是存款、贷款均连续跨越两个千亿级台阶。根据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数据统计,截至3月末,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26915亿元,一季度连续跨越2.5万亿、2.6万亿两个千亿级台阶;同比增长13.2%,增速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达到近两年来最高点;比年初增加1876亿元,同比多增502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本外币贷款余额28326亿元,一季度连续跨越2.7万亿、2.8万亿两个千亿级台阶;同比增长12.6%,增速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336亿元,同比多增415亿元,为历史同期第二高。本外币存贷比达到105%,高于全国、全省23个和21个百分点,资金运用充分,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全市企业实现直接融资突破千亿元。社会融资结构持续优化,一季度全市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发行债券等各种形式实现直接融资1053.6亿元,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增量双双过千亿元,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双轮驱动。
三是保险供给日益丰富完善。发挥保险经济社会“稳定器”作用,聚焦人民群众金融需求特点,推出“亲青保”、商业养老金等创新业务,稳步加大普惠保险产品供给。一季度,全市保费收入189.8亿元,同比多增10.2亿元;保险累计赔付支出54.3亿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累计超过19.9万亿元。
金融服务质效实现“新提升”
一是政策传导和要素保障实现提升。认真落实国家关于金融支持稳增长的决策部署,组织开展驻青银行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考核评价、支持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等政策优化和接续实施工作,研究出台《青岛市金融服务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建设工作方案》《2023年青岛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若干政策措施》,通过政策引导,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
二是金企对接和融资服务实现提升。靠前发力、精准发力,提前谋划开展金企对接“春雨行动”,发布重点融资项目9398个,首批摸排融资需求超过1500亿元。组织实施“百亿产业集群赋能计划”“百亿绿色融资扩容计划”“百亿资本市场融资提速计划”“百亿首贷拓展计划”“百亿央行资金助力乡村振兴计划”五个“百亿计划”,通过高频度开展多层次融资对接,切实提高融资保障的广度、深度和精度。推广应用“金企对接+热线咨询+金融辅导+平台对接”融资服务模式,组织228支金融辅导队746名金融辅导员奔走在服务企业一线,促成授信金额达436亿元,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金企通”数字化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提质增效,累计服务企业融资超过500亿元,确保融资全天候对接不下线。
三是企业上市和梯队建设实现提升。梳理确定2023年新增上市公司和新增过会企业两张“目标清单”,将65家企业列为重点上市服务对象。落实服务企业上市“十项工作机制”,协调解决企业难点痛点事项20余项,增强了企业上市积极性。相继召开青岛市资本市场“春笋行动”启动仪式、推进全市企业上市工作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专题会议,创新组建“青岛市资本市场专业服务团队”,为企业上市开通绿色通道,开展定制化服务。洲际船务成功登陆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募集资金3.6亿元,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81家,稳居全省首位。联合三大交易所组织开展资本市场大培训,完善442家重点拟上市企业后备库,加大上市资源储备力度。目前,全市过会待发企业3家,待审及辅导企业32家,形成上市梯队良性发展格局。
金融改革创新实现“新突破”
一是创投风投资本高地积势蓄能。加快“青岛创投风投十条”3.0版政策修订工作,持续保持政策领先优势。组织筹备2023青岛·全球创投风投大会,提升创投风投中心辐射力和知名度。
动态调整“优质创投风投机构名单库”,持续实施头部创投风投机构引育计划,一季度全市共落地洪泰锦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私募基金项目93个,总投资86.5亿元,到位资金6亿元。截至3月末,全市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387家、备案管理基金2347只、管理规模1867.1亿元,占全省比重分别达到48%、60%和51%。其中,管理基金数量同比增长26.2%,增速居全国第6位,持续保持在全国前列。
二是优质金融资源要素加速聚集。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积极走出去敲门招商,重点走访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重点城市,面向世界500强金融机构开展招商对接,拓展金融合作,欧力士集团、深创投、中天期货在青金融项目实现落地。坚持项目清单化、责任化推动,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揭牌运营,全省首个外资控股全牌照券商——意才证券以及国联证券资管子公司两个法人金融项目获证监会正式受理。一季度,全市金融业实现税收60亿元,占全市税收比重超过十分之一,金融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进一步提升。
三是金融创新发展动能不断增强。持续向改革要活力要动力,积极争取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我市首笔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基金业务成功落地,完成433.3万美元资金跨境投资,开辟了境内投资者海外投资及跨境财富管理新通道。加速构建养老金融新格局,青岛成为北方唯一集合了特定养老储蓄、养老理财、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以及商业养老金试点的城市。
拓展数字人民币落地应用场景,围绕零售消费、交通出行等领域开展惠民活动,全省首个数字人民币预付消费监管服务平台——“智金卫士”正式上线,助力金融数字化转型升级。
金融风险防控取得“新成效”
一是银行业不良贷款实现“双降”。坚持底线思维,全市在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的同时,保持金融安全形势总体稳定。稳妥化解重点企业、重点机构、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发挥银行债委会、资产管理公司作用,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截至3月末,全市不良贷款余额341.55亿元,不良贷款率1.21%,不良贷款余额、不良率较上月实现“双降”,不良率持续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为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是非法集资“打早打小”基础夯实巩固。完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机制,部署启动百座重点楼宇非法集资风险大排查大整治活动,以创建“阳光”防非工作站为抓手,建立重点楼宇全面长期动态排查机制。深入推动“星火”志愿宣讲工作,惠及受众累计超过100万人次,有效提升了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的精准度和普及率,增强了社会公众风险防范意识。持续开展非法集资“三无”街道、社区创建活动,打好防非“人民战争”。
三是营造金融业发展的良好氛围。组建青岛市金融业联合会,构建起覆盖全市金融各行业、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平台。成功举办全国债券投资人走进青岛调研对接会、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齐鲁高峰论坛、青岛金家岭数字金融创新大赛等论坛活动,搭建起金融交流合作的平台。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举,向海内外发布金融人才召集令,建设“青岛金融人才港”,为金融人才提供“引育用留”全周期服务。全市“人才贷”业务余额超过6亿元,惠及高层次人才129人,较去年同期实现翻番,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持续增强。
下步,全市金融系统将以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按照“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工作标准,全力以赴做好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加快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全球创投风投中心、未来金融科技中心和现代化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