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6月9日讯 农人不知热,田间收获忙。9日上午,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场镇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小麦基地内,麦浪飘香、马达轰鸣,农机手驾驶小麦大型联合收割机在金黄色的麦田里来回穿梭,一簇簇成熟的麦穗顺着传送带进入收割机仓,小麦收割、麦穗脱粒、灭茬还田、深松整地、机收减损等作业环节一气呵成。这是记者在青岛市“三夏”生产现场会暨小麦机收减损行动启动现场看到的一幕,这标志着青岛小麦自西南向东北、由零星收获转向集中收获,农机农艺协奏、信息技术赋能,奏响“三夏”丰产丰收曲。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全市“三夏”生产从6月2日开镰收割,预计6月中旬进入大面积集中收获,6月下旬初基本结束夏收,6月底前基本结束夏播夏种。截至6月9日,全市小麦已收51.22万亩,夏播面积14.82万亩,其中:已播夏玉米5.77万亩、大豆4.67万亩、甘薯3.61万亩、水稻0.47万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0.3万亩。
上午9点20分,随着一声令下,20名农机手分别驾乘联合收割机冲入麦田,10分钟时间,金灿灿的麦田就被剃了个“板寸”,收割机一刻不停地在连片麦田里“联合”作业,将谷仓填满倒入翻斗车后,这些收割机又马不停蹄地调转机头,再入麦田。“今年夏收进入关键的紧要时刻,再不抓紧,就真的‘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了。”来不及停顿片刻,驾驶收割机的青岛勤耕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姜永战赶紧驾驶收割机进入另一垄麦田,继续着机收作业。
麦熟一晌,贵在争抢。夺取夏粮丰收,离不开农机的贡献。青岛市全面做好“三夏”机械化生产服务保障,加强小麦机收作业调度,根据小麦成熟情况,组织机械从西到东、从南到北开展机收作业,全市组织小麦联合收割机8000多台,玉米精量播种机2.8万台投入夏收夏种,截至6月9日,上阵小麦联合收割机1221台,累计收获小麦51.22万亩,机收率100%。今年,为保障农机跨区作业通行,青岛市农业部门会同交通部门在辖区内高速路口设立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站25个,开通“绿色通道”,加强外地来青跨区作业机械通行保障,优先查验、优先放行。科学应对春夏之交天气复杂多变,可能对夏收夏种造成的不利影响,会同气象部门做好麦收期间天气预报,每天滚动预报1周天气,统筹开展农机抢收抢种。深挖机收减损潜力,广泛开展机收减损大比武行动,以赛促训、以赛提技,力争小麦机收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提升农机应急作业能力,组建覆盖全部产粮镇街、村庄的农机作业应急服务体系,公布全市6个24小时服务保障电话,协调解决“三夏”抢收抢种困难问题100余个,储备机关大院、社区广场、房前屋后等各类场所1万余处,发挥现有103台粮食烘干机作用,未雨绸缪做好小麦烘干晾晒工作;调度燃煤、生物质燃料等各种热源,满足24小时应急救灾烘干需求;发动国有粮库、粮食收储企业、供销系统、农民合作社等多方力量,随时准备抢烘小麦,充分降低灾害性天气不利影响,确保颗粒归仓、丰收到手。
夏种无巧,越早越好。夏粮作物生长期短,夏种宜早不宜迟,农业农村部门科学指导农户抢抓农时,压茬收种,做到收获一块、播种一块,确保应播尽播、应种尽种,提高适期播种率。充分利用农机装备优势,借助专业化农机合作社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大力推广玉米贴茬精量播种技术、玉米“两选四适”一播全苗技术,引导农民选用优良品种和先进农机,抓好适期、适墒、适密、适深播种,切实提高播种质量。引导农机服务组织选用多功能、高精度玉米播种机械,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6月底前基本完成夏玉米、夏大豆、夏花生等播种任务。强化农资市场执法检查,确保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供应充足、质量可靠,让农民群众能够及时用上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
种子落地、管字上马。全市农业农村部门指导农户在“管”字上狠下功夫,早管、细管、严管,提升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全市1000多名农技人员深入“三夏”生产一线,制定有针对性的田间管理技术方案,督促落实各项关键技术措施,指导服务农民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和实际困难,及时发动农户查苗补苗,确保苗齐、苗匀、苗全、苗壮。提前谋划,做好草地贪夜蛾、二点委夜蛾等病虫预报预警,高度关注玉米锈病,提早制定了防治预案,做好农药、器械等防控物资和人员准备,做到治早治小、全力扑杀,确保不扩散成灾,病虫害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充分挖掘粮油作物单产潜力,依托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和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建设,抓好良种良法配套、农技农机融合,集成推广一批绿色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技术模式,分作物、分品种开展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活动,把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
据了解,今年农业农村部以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抓手,把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今年粮食生产工作的头号工程。青岛市成立由发改、科技、农业农村等11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粮油单产提升工作专班,制定出台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2023年全市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攻坚落地重点任务清单。选定目标作物,将产能提升最迫切、单产提升潜力最大的大豆和玉米作为今年的重点作物,统筹推进小麦、花生等作物单产提升,进一步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能力。按照“急抓1年、紧抓3年、长抓5年、续抓10年”的工作打法,突出大协作攻关、优机制推广、强政策支持、整建制推动,逐步缩小与先进水平差距。明确技术路径,重点围绕“五良融合”,抓好关键性技术和紧迫性工作。围绕“良田”,重点是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耕地质量,年内新建7万亩、改造提升14.7万亩,新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以上;围绕“良种”,重点是选用良种、培育新品种、明确育种方向、加快生物育种推广;围绕“良机”,重点是装备提升、政策优化、机手培训;围绕“良法”,重点是示范带动、提高技术到位率;围绕“良制”,重点是统筹茬口衔接、兼顾用地养地、发展间套作和规模经营。打造示范样板,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建设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引领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建设作为抓好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的重要载体,列入今年建设名单的7个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已经全面启动,先行示范区内小麦平均亩产预计达到650公斤,为全年小麦玉米两季作物达到1500公斤,实现“吨半粮”打下坚实基础。(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文 邢志峰/图 通讯员 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