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关员现场验核中欧班列集装箱信息 。
青岛新闻网10月18日讯(记者 陈志伟 通讯员 陈星华)共建“一带一路”为我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青岛市立于开放前沿,与共建国家贸易往来日益密切。据青岛海关统计,十年来青岛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值从2013年的2159.8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4342亿元,年均增长8.1%。
十年间,青岛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合作发展成绩斐然,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外贸持续稳增长注入新动力。
这几天,在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青岛兴邦电器集团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对出口南非的304个电烤箱进行最后的检验包装。在青岛海关所属黄岛海关办结监管通关手续后,这些家用电器将乘船发运。
“烤箱、微波炉、油烟机、灶具这些家用电器是我们的主要出口产品,已经出口到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地区。”公司销售总监薛孝田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企业看到了潜在的市场前景,通过网络推广、国际展会、采购对接等多种途径,抢抓机遇拓展市场销售渠道,企业目前贸易市场中,有70多个都属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作为国内重要的机电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青岛智造”的机电产品在“一带一路”市场持续畅销。产品出口国家多,每个国家市场准入标准不一,辖区海关提供技术和政策帮扶,让企业出口产品行稳致远。
青岛海关辖区建有全国首个白色家电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海关根据不同出口目的地,专人研究对接和跟进保障,应对家用电器进口国家地区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并推动研究成果与辖区企业共享,帮助企业规避贸易风险,不断融入和拓展国际市场。
薛孝田介绍,目前企业“一带一路”市场的业务量占到集团出口总量的超6成,今年前三季度企业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达3.9亿元,同比增长超70%。
青岛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共建“一带一路”十年间,机电产品一直是青岛出口优势商品。2022年青岛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机电产品977.9亿元,较2013年增长125.4%,对出口增长贡献率达48%。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增速亮眼。同期,出口劳密产品379.1亿元,较2013年增长108.6%,占同期青岛市对共建国家出口总值的17.9%。
在进口方面,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是青岛重要的能源、矿产品及工业原材料进口来源地。十年间,青岛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口能源产品净增长163.4亿元至719.6亿元,增长340.4%,占同期青岛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口总值的32.4%。
青岛海关持续放大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青岛港等重要枢纽平台作用,持续助推拓展“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
在物流通道和通关监管方面,青岛海关持续推进智慧监管模式,在辖区内具备条件的现场复制推广内陆港海铁直运及水水中转业务模式,释放改革效能,畅通青岛海运口岸物流通道,并启动建设“智能转运监管平台”,通过海关与港口信息交互、数据互联,将海关监管无感嵌入港口和监管场所作业流程,实现进出口货物高效转运。
2018年批复设立的上合示范区旨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从东南亚、日韩海运入境的集装箱,经过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转运至中亚和欧洲,这是一条最便捷的多式联运物流通道。本地企业也依托这一物流通道,创新开展跨境电商、对外承包工程、冷链等特色货物专列,中欧班列运行线路持续拓展,发运货物种类不断丰富。
“我们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前港后站、一体运作’的海铁联运模式,已累计监管港口至上合示范区‘胶黄小运转’集装箱96.3万标箱。”青岛海关所属胶州海关副关长徐月静介绍,海铁联运的集装箱,一开始一周发运一列,很多企业都在观望,现在每天都有两三列,趟趟爆满。
“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大通道的建设,带来的是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越来越多的企业借道这条通道拓展国际市场。通过中欧班列出口货物的种类,也从最初的服装鞋帽等传统商品,逐步发展到包括电子器械、机械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商品品类近千种。
青岛软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是位于上合示范区的一家企业,主要从事橡胶加工专用设备的开发、生产和出口等业务,去年以来该公司已通过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累计发运中欧班列集装箱超400个。
“中亚等‘一带一路’市场是我们的重要市场,依托中欧班列,我们的全系列橡胶轮胎装备产品能以更快的速度、更便捷的手续通关运输,快速安全地发送给海外客户,比海运运输能节省一半以上时间。”该公司运营部部长王江涛说。
随着我国不断完善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布局,“一带一路”国际运输通道和物流服务网络持续拓展。据青岛海关统计,2022年,青岛市以水路运输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959亿元,较2013年增长95.9%;同期以铁路运输方式进出口95.7亿元,较2013年增长约8.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