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67%”和“78%”:释放山东城镇化提升新信号

2024-02-04 00:13 来源:大众日报
分享到:

1月30日,山东省政府印发《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透露出两个城镇化数据,引人注目。

一个数据是“67%”:深入开展产城融合、城镇能级提升、城市更新、人口市民化、城乡融合五大行动,以工程化、项目化方式加以突破,显著提升智慧、绿色、均衡、双向城镇化发展水平,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以上。

一个数据是“78%”:实施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完善济青联动发展机制,打造错位互补发展的双引擎。到2025年,济南市、青岛市经济总量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实现位次前移,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均达到78%左右。

“67%”和“78%”两个数据,释放出城镇化优化提升信息。

第一,让人看到了山东城镇化加快推进的信号。

近几年,山东城镇化数据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2020年底,山东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05%;2021年底山东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3.94%,城镇人口规模居全国第2位;2022年山东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54%,比上一年末提高0.60个百分点。2023年的山东城镇化率还没有公布,但根据此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山东省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2023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6%以上。

城镇化率从2022年的64.54%,到2025年达到67%,三年提升2.46个百分点,这个力度是不小的。这背后是因为城镇化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城镇常住人口920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104万人,减少731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5.22%,比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对比可以看出,山东城镇化率64.54%接近全国城镇化率65.22%。

2022年,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城镇化率均已超过85%,其中上海89.3%、北京87.6%、天津85.11%。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江苏、辽宁、浙江、重庆、福建等9个省份城镇化率都已经超过70%。

今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城镇常住人口9326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9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7700万人,减少1404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6.16%,比上年末提高0.94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和发达经济体80%左右的水平相比,我国城镇化还有10几个点的提升空间,中国的城镇化仍然处在持续发展过程中。近五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93个百分点,每年都会有超过一千万的农村居民进入城镇。

以此类推,和发达经济体80%左右的水平相比,山东2022镇化率64.54%,还有15个点左右的提升空间。2022年1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和三年行动方案。《规划》提出,到2035年,城镇化将实现高质量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新型城镇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第二,“67%”和“78%”两个数据,让人看到要发挥好济南、青岛龙头带动作用。

一个区域的城镇化面临大中小城市的不同情况,实现城镇率整体提升,必须让有条件的城市先行突破。“67%”是全省的城镇化目标,“78%”是济南和青岛的城镇化目标,济南和青岛的城镇化目标高于全省目标,但二者不是割裂的,要想实现“67%”的全省目标,应让有条件的济南和青岛先行一步,“78%”的目标设置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

根据本次行动方案,山东在城镇能级提升方面,围绕特大城市、西部地区、县域、小城镇分别作了部署。聚焦特大城市,我省将推动济南市、青岛市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适时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工作。

2023年10月,省政府印发《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今年1月,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和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济南和青岛两个都市圈获批,为全省城镇化率跃升带来了强动力。  

行动方案同时明确了城镇化带动战略,济南和青岛将在全省城镇化提升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方案指出: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发挥东中西部比较优势,我省将引导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和生产要素向中西部转移,培育新的增长极。对城镇化率低于60%的4个市,一市一策制定提升方案,强化产业、设施、项目等支持。加大济南市与临沂市、青岛市与菏泽市、烟台市与德州市、潍坊市与聊城市对口合作力度,组织县对县、开发区结对共建;鼓励引导央属企业、省属企业、民营企业等各类企业,组织省内高校与4市战略合作。到2025年,4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以上。

城镇化率表示的是一个地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这个比率可以用来反映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趋势和速度,以及城市的集聚程度。城镇化率的提高通常意味着更多的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领域,这通常是社会经济进步和发展的一个表现。与此同时要认识到,农业是基础性产业,是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前提,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农业生产工业化趋势逐渐明显,机械化、数字化甚至智能化遍布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从事农业并不是一件落后的事。

“全国农业看山东”,目前山东农业吸纳的就业人口还比较多,与山东农业大省的地位有相当大的关系。山东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20年在全国率先突破并保持在万亿元以上,2023年农业强省迈出新步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25万亿元、增长5.1%。粮食总产1131亿斤、单产899斤,再创历史新高。

根据山东省统计局数据,2023年山东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506亿元、35988亿元、49575亿元;相比于2022年的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6298.6亿元、35014.2亿元、46122.3亿元,三产数据都是增加的,其中农业增加值多了207.4亿元,当然,工业和服务业的增加幅度远远大于农业,这也说明城镇化持续提升背后有强大的产业逻辑。

城镇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济南和青岛已经是特大城市,有长期发展积累形成的优势,在全省实施以济南和青岛为龙头的城镇化带动战略,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比较切实可行的路径。

(大众新闻客户端 周学泽)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