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独家】
记者 陈志伟
日前,青岛市统计局公布了各区市2023年度地区生产总值数据。
此前陷入低迷的即墨区迎来反弹。
从增速上看,2023年,青岛即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高于全市0.7个百分点,发展增速从2022年度第7位跃升至2023年度第3位,上升4个位次,实现触底反弹,重回增速三甲。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6亿元、增长6.1%,完成节能减排降碳任务。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14位,较上年提升1位。
从经济总量上看,2023年青岛即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94.7亿元,排在黄岛区和胶州市之后,位列前三名。
01
即墨的反弹,首先得益于优势产业的扩容提质。
根据2024年青岛市即墨区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即墨区深入实施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成功入选省首批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试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高于全市2.3个百分点。
以汽车产业为例,2023年,即墨区汽车制造业实现较快增长。据即墨区统计局,2023年前三季度,即墨汽车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2.5%。由于全国重卡市场销售加快,前三季度一汽解放青汽公司实现产销两旺,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2023年,一汽解放产销两旺、产值突破300亿元;一汽大众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奥迪A3新车型正式投产;奇瑞青岛基地获批整车生产资质,星途瑶光、风云T9新能源车型下线量产;一汽智能锻造项目加快推进,海联金汇成功研制国内首款一体压铸轻量化底盘总成。
同时,过去一年的成绩单显示出,即墨制造业基底依然牢固,民营经济活力十足。
2023年,即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10.5%,总量突破30万户。即发入选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朗夫科技、锚链股份成为省制造业单项冠军,海尔施特劳斯等4家企业被评为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义和钢构创建省新型建筑工业化基地。营上建设等4家企业上榜青岛民企百强,海联金汇等3家企业入选青岛民企制造业十强,云路等7家企业成为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企业,豪江智能成功上市。
今年,即墨区将持续发力汽车、纺织服装、商贸物流、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其中,在汽车产业方面,推动一汽解放微卡项目尽快落地建设,轻型车冲压车间建成投用;加快奇瑞KD车间、冲压车间新建扩建,促进星途瑶光、风云T9产量爬坡;尽快启动一汽大众宝来新能源车型改造。
在纺织服装产业方面,即墨区将启用即发创新研究中心,支持瑞华生态产业链平台扩大运营规模,不断提升针织、童装、卫衣特色品牌知名度。在商贸物流产业方面,即墨区将建成蚁家人“品智公元”产业综合体,赋能本地企业提品质、拓市场;开工建设东方鼎信副食品市场,打造千亿级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在装备制造产业方面,即墨区将推动穗禾集成房屋、豪江智能制造基地全面投产,一汽智能锻造建成国内最大的热模锻压力机自动化生产线。
02
依海而生、向海而兴。海洋经济是即墨最大的特色优势所在,也是最大的空间所在、潜力所在。
2023年,即墨用足用好国家战略优势,加速汇聚蓝色要素资源,预计实现海洋生产总值590亿元、占GDP比重36.8%。
过去的一年,即墨加快推进涉海重点项目,新引进海洋智慧终端与大数据创新中心等涉海项目20个,超算与海洋数据应用中心等39个项目加紧建设。自然资源部北海预警基地一期主体封顶。鳌山湾港区扩大开放获国务院批复,女岛港港区一期完工,大洋钻探船北部码头挂牌启用,全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成功试航。汉缆超高压海底电缆生产线投入试运行。
同时,即墨加快释放海洋创新动能,过去的一年,崂山实验室加速入轨运行,智库大厦竣工验收;海检集团检验检测平台全省唯一入选国务院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海上综合试验场唯一获批全省海洋领域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产业攻关项目;获批建设全省首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国家水生动物防疫技术研发中心、全国首个标准浅海综合试验场建成主体;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汇聚科技成果3.6万项。
新的一年,即墨将推进总投资417亿元的41个涉海重点项目,力争涉海规上企业数量达到220家以上,海洋生产总值突破630亿元。推进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装备、海洋新能源等产业园区建设,加快百洋水产总部落户,全面开工鳌山湾海洋文旅特色街区、水下机器人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竣工交付青啤研发中心、国际电竞产业园等项目,推动膜天科技园、汉缆产业链基地正式投产,矿晶博物馆建成启用。
同时,即墨区今年将巩固提升海洋创新能力,发挥崂山实验室引领效应,加快浅海实验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建设,促进大科学计划、成果转化和产业项目落地,打造经略海洋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国家深海基因库、大数据中心和标本样品馆三大平台立项开工,海洋一所科考船岸基平台、国家海洋考古博物馆全面开建,海上综合试验场一期、中船725所二期、自然资源部北海预警基地、超算与海洋数据应用中心加紧建设。
03
新质生产力,驱动新发展。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3年,即墨创新驱动扩能加力,入选2023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双创示范基地获省委、省政府表彰激励。成立全省首个县级科技情报研究所。森麒麟创建全区首个国家工业设计中心,酷特智能获评国家绿色工厂、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创新奇智荣登青岛民企创新十强榜首。新增发明专利授权874件、增长14.9%。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99家、瞪羚企业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61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86%。高新技术企业突破800家,高新技术产值占比达75.2%。
今年,即墨区将做大新兴产业规模。着力突破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
在新能源产业方面,推动中电建海上光伏及制氢站项目获批建设,落地实施海尔新能源基地项目,促进通裕重工风电设备项目竣工投产,推动先控华展、百思科、辰舜等储能项目扩能增产,打造“发送储用”全产业链。
在新材料产业方面,支持云路建成国内产能最高的10万吨级非晶带材生产基地,推动千里新材氮化硅制品总部、新铭达新材料产业园主体完工。
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促进美谷生物科技一期正式投产、大医精诚原料药获批量产,完成百洋仿制药三期建设,落地开工纳米生物制药项目。
在通用航空产业方面,发挥青岛即墨机场取证运营优势,推动亚捷航空等12个产业链项目正式入驻运营,大力发展通航保税维修、整机制造、飞行培训等业态。
同时,即墨区今年将做活数字转型赋能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依托创新奇智、鹏博士电信传媒等龙头企业,培育引进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企业,拓宽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支持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平台型企业赋能传统产业,新培育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10个以上,“两化融合”贯标认证企业达到100家,打造更多数实融合样板企业。
04
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
2023年,即墨区持续加力优化投资。180个省市区重点项目预计实现纳统投资36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8%。实施工业技改项目204个、完成投资230.9亿元,高技术投资增速达到42.1%,民间投资占比达到69.8%。15个项目获市级投资奖励,居全市首位。调整优化招商工作机制,新签约总投资586亿元的重点产业项目103个,厚植发展新动能。
今年,即墨区将继续狠抓项目扩投资,确保182个省市区重点建设项目上半年全部开工。多措并举稳定制造业投资、扩大高技术投资,更大力度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全年实施技改项目220个、完成投资250亿元以上。着眼补短板、强功能,推进总投资133.6亿元的43个公益性项目,一季度开工率达到80%以上。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今年,即墨区将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搭建“数字惠民”场景,提升社保、医疗等领域数字化服务水平;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场景,电子证照用证事项达到1500项以上。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动态调整企业“不罚轻罚”清单,建立健全涉企执法检查回访机制,让服务企业更有力度、执法检查更有温度。深化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强化企业诉求闭环办理,切实做到“无事不扰,有呼必应”。
汇聚前进力量,吹响奋进号角。
根据2024年青岛市即墨区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即墨区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新的一年,即墨区将聚焦供需协同、战略引领、产业转型、城市更新等重点工作奋力争先,在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打头阵、当先锋,推动活力宜居幸福现代化新区建设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