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28日讯 4月27日,胶州湾二隧探路先锋“国信号”盾构机传来喜讯:掘进超1000环,标志着该工程服务隧道盾构段掘进里程过半。
胶州湾二隧项目是山东省重大建设项目、青岛市“十四五”规划确定的“15515+N”工程的第一个“1”工程和中心城区“七横九纵”高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全长17.48公里,其中主线隧道长14.37公里,海域段长9.95公里,连接青岛西海岸新区与东岸主城区,是环湾交通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支撑项目。由青岛市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监督管理,青岛国信集团投资建设,中铁十四局集团负责服务隧道盾构段施工。
胶州湾二隧为两条主线隧道加中间服务隧道形式,服务隧道作为“探路先锋”先行施工,极具风险与挑战。用于探明海底地层地质状况,为超大直径“海天号”盾构掘进,提供数据参考和技术支撑。主要用于通风及维修保养,也是救援通道,以满足较大流量和超长海底隧道的需要。服务隧道分2层结构,上部为行车层、下部为综合管廊层,每隔1000m左右通过横通道与两侧主线隧道连通。
“国信号”盾构机2023年6月30日从青岛端盾构井首发,向黄岛端掘进,开启胶州湾下穿海征途。盾构机开挖直径8.18米,管片外径7.7m,内径7m,总重3000吨,掘进总长3255米。盾构段隧道最大埋深95m,最大水压9.4bar,水土压力巨大,相当于拳头大小面积上承受接近100公斤的重量。盾构机掘进到标段里程后,采用海底原位拆解回拖。
工程面临的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需长距离穿越全断面硬岩及破碎带,地质强度不均、稳定性差、透水性强,对盾构机的设计和施工提出极高的要求。为此,“国信号”盾构机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和优化,确保长距离安全高效掘进。此外,服务隧道盾构段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创新实现了8m级盾构机箱涵同步拼装,属世界首次。
胶州湾第二隧道项目作为世界海底道路隧道领域长度最长、建设规模最大、综合施工难度最高的超级工程,面临极其复杂的地质条件等世界级难题,技术含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铁十四局集团项目建设团队将加强与高校等科研院所联系,通过科研创新突破复杂地质超大直径海底盾构掘进稳定性控制技术、高水压破碎岩层海底盾构隧道结构设计与钢纤维混凝土管片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等世界级难题,打造海底隧道建设领域的“中国标准”。
项目团队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中心工作,提高掘进拼装质量,力求将胶州湾二隧打造成引领世界超长海底隧道未来的标杆工程、精品工程和百年工程,在青岛地区积极塑造中铁十四局“行业领军世界领先”的大盾构品牌。一是加强项目精细化管理,赋能高质量发展,聚焦“成本管理”核心、强化“过程控制”主线、突出“效益最大化”原则;二是开展5S管理,实现“工地管理工厂化安全文明标准化”,有效提升安全文明施工以及项目整体管理水平;三是实施TPM设备精益化管理,认真学习标杆项目管理经验,吸收借鉴并建立自己的管理体系,优化提升设备管理体系;四是以SOP管理模式为抓手,现场工序作业迈向“程序化、标准化”,有效促进工程质优目标实现。
该项目对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进胶州湾东西两岸同城一体化发展、缓解交通压力、构建完善的大青岛全天候跨海交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项目通车后,青岛将进入“双隧时代”,环胶州湾这片“C”字形港湾,由北往南有环胶州湾高速、胶州湾大桥、胶州湾二隧、胶州湾隧道。(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通讯员 丁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