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视点】剑指900亿元!西海岸推进文旅发展的雄心藏不住了

2024-04-20 06:00 作者:陈志伟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青视点】

记者 陈志伟

到2024年底,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20%以上,跻身国内一流水平。到2025年底,文化和旅游产业规模达到900亿元以上,文化和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3%……日前,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布方案,全力建设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01

去年年底,文化和旅游部公示了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名单,青岛西海岸新区成功入选首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公示名单,是青岛市唯一一家,山东省共2家,全国共50家。

公布的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各有特色,而西海岸新区的特色在于积极培育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特色和资源禀赋条件,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建设,积极培育海洋文旅等融合发展的新场景、新模式、新型业态。通过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建设,推动产业融合特色化、多样化、差异化发展。

此次公布的50个建设单位,将通过1至3年的建设期,分批次验收、择优遴选命名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发挥示范区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

近年来,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对文化和旅游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居民消费需求向休闲度假、深度体验转变,更加注重精神文化享受,“相约看展游”“美食攻略游”“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等融合发展业态成为文化和旅游新时尚。

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是我国文旅融合进入深层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具有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丰富、产业链深度融合和协同互补、发展机制健全的特点。融合发展示范区将通过在工作体制机制、政策保障环境、产业发展基础、业态融合创新等方面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发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优势,促进新型文化和旅游业态蓬勃发展,加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02

建设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青岛西海岸新区是有底气的。

青岛西海岸新区是2014年6月3日国务院批复设立的第九个国家级新区,陆域面积212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270平方公里,总人口263.3万人,2023年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综合实力居国家级新区前三强、全国百强区第四名,连续三年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区。

在政策方面,西海岸新区先后制定实施《青岛西海岸新区关于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青岛西海岸新区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10余个政策文件,从文旅产业、人才等各领域提供政策支撑,有效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强化金融赋能,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活水”,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普惠型露营旅游保险,构建起广覆盖、全方位的旅游保障体系,2023年西海岸新区主要露营景点旅游人次同比翻一番。

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西海新区现有驻区高校21所,清华大学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国家产教融合基地、青岛电影学院等国内知名艺术类院校和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黄海学院等高校开设的艺术院系,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将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工作相结合,新区引进西海艺术湾、东方时尚中心、唐岛湾实景演艺秀等优质文旅项目,带动一批工艺美术大师、设计名师、艺术大师入驻西海岸新区。

同时,西海岸新区将文化创意和精品旅游产业作为十大新兴产业强化培育发展,聚焦文旅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文旅产业集群建设。全区文化产业示范(实验)园区(基地)5家,具有较强的文旅项目承载力。全区文化企业数量6777家、从业人员56513人。

在文化软实力方面,西海岸新区成功培育打造“影视之都、音乐之岛、啤酒之城、会展之滨”四张国际名片。建成全球领先的影视产业园区——东方影都,集聚影视文化企业近千家,诞生《流浪地球》系列、《封神第一部》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产工业大片,累计制作影视作品300余部;成功举办青岛市第一个专业音乐节——青岛凤凰音乐节,建成凤凰之声大剧院、星光岛大剧院两大专业化、地标性剧院,引进梅纽因音乐学校等国内外知名音乐专业院校,欧米勒钢琴生产基地项目建成试运营;打造“永不落幕的啤酒节”,投资约10亿元建成金沙滩啤酒城,总占地1200余亩,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青岛国际啤酒节2015年登陆西海岸新区,连续举办九届,跻身世界四大著名啤酒节;打造最美会展海岸带,2019年至今成功举办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等重大节会活动近2000场。

03

西海岸新区文旅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23年,西海岸新区共计接待游客3612.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7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41%。全区共引进和培育亿元以上重点文化项目40余个,总投资额超过700亿元,入选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库8个,入选山东省“百企领航”培育计划企业5家。

然而,要在2025年底,实现文化和旅游产业规模达到900亿元以上,文化和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3%,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建设初见成效的目标,西海岸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对此,方案明确提出推进实施5大行动13项工作措施。

在实施业态融合创新方面,西海岸提出,要实施“文旅+”“+文旅”策略。做强“文旅+体育”,做大“文旅+康养”,做靓“文旅+婚尚”,做优“文旅+工业”,做活“城市更新+文旅”,做实“乡村振兴+文旅”,做细“茶文化+文旅”。

同时,拓展旅游演艺新场景、发展数字文旅新业态、培育文博旅游新模式。比如,推出唐岛湾文化艺术中心大型实景旅游演艺项目,打造沉浸式文旅综合体;依托西海美术馆、黄盒子美术馆等40余处文博场馆,推出具有“文字+图片+视频+VR”一体化游览体验的“山海物语”文博旅游线路等。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产业要先行。方案提出,要突破发展滨海文旅产业,深化影视文旅产业协同发展,做大做强创意设计产业。例如,打造凤凰岛国际艺术岛,打造竹岔岛开放型、地标性、世界级海岛度假新渔村,推动灵山岛创建AAA级景区;依托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和中国广电·5G高新视频试验园区,发展5G、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引进培育一批影视企业和影视项目等。

产业发展离不开重大项目的带动,西海岸将加快推进缦合缦高端文旅项目、西海艺术湾、东方贝壳文化博览园、杨家山里田园综合体等20余个重点项目建设。同时,西海岸新区将加快市场主体培育,年增规模以上文旅企业50家以上;鼓励西海岸新区国有平台公司做大做强,培育一批省级文旅领航型企业,创建一批重点文旅产业示范园区(基地),争创国家级、省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打造培育“雁阵型”文旅产业集群。

在市场拓展和品牌提升方面,西海岸将打造文旅消费新空间,例如,加大轻休闲、微度假、慢生活等休闲度假产品的创新开发力度,构建主客共享的文旅消费新空间;培育金沙滩啤酒城、红树林度假世界、阿朵花屿等一批独具特色的夜间文旅消费品牌。同时,通过举办中国海洋美食文化节、打造“食尚西海岸”“文旅佳味”等系列美食品牌等举措,打响特色美食新名片。

同时,西海岸将高水平策划举办青岛国际啤酒节等优势文旅品牌节会,不断丰富节会活动内容,全面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激发城市发展活力,力争让新区“火出圈”。推出藏马山等六大旅居圈、五大经典旅游线路等活动,推动西海岸从“旅游目的地”向“旅居目的地”转变,强化文旅品牌创建。

目标已经明确,政策措施精准发力。西海岸新区将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形成一条“产业结构合理、主题特色鲜明、规模效益并重”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