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小升初分班,如何确保公平公正?一起揭秘

2024-06-14 11:09 来源: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分享到:

随着公民同招派位结束,小升初的学生已经明确了初中段的去处。希望能分个好班、挑个好老师……在报到前的这段时间,分班成了家长们热议的话题。

学校如何分班?如何保证公平公正?教师团队如何调配?分班看似是一个小问题,考验的却是学校的管理能力。S形分班、选课走班、双班主任、班级共同体……记者调查了解到,多种创新做法正将教育资源优质均衡输送到“末梢神经”。

S形分班,确保各班同一起跑线

教育局有明确要求,基础教育段不能分重点班,为了确保各班的相对均衡,“S形分班”是目前学校分班普遍使用的方式。学校的分班依据除了学生入校综合测评的总成绩,还有更为细致的考量,有的学校最多能达到六个维度的均衡。

首先,将学生按照性别分成两组,确保班级男女生人数均衡;第二,按照学生来源校分组,人数少的合并为一组,以确保分班时不出现来自同一小学的学生扎堆的情况;第三,按照学生入校综合测评的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列,之后S型分班。比如一个年级14个班,男生按照总成绩从高到低分到1、2、3……14、13、12……1班,之后女生按照成绩从低到高继续排,确保每个班的语数英平均分大体相当。至此,分班工作还没有结束,还有语数英单科的三个维度需要关注。“如果一个班里学生偏科严重,也不利于教师教学工作,所以我们会再按照单科成绩,在这个分班名单上进行调整。”校长介绍,最终的效果就是每个班学生的基础层次达到均衡。“老师们接手班级时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样对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后续评价老师的工作、做增值评价有积极作用。”校长说。

部分实施分层走班或选课走班的学校,在分班后还会有更细致的调整工作。比如青岛超银中学广饶路课程创新校区的小升初6月22日报到,之后均衡分班。七年级开学之后两个月左右,学校会根据学习能力的调研和平时过程性课堂及课后作业练习反馈,参照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开始安排走班。学生的行政班固定,走班分为拓展提升班和基础巩固班,原则是寻找最近发展区。为了更好地激发老师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拓展提升班和基础巩固班的师资与行政班一致,一个老师既要教拓展提升班,也要教基础巩固班。选课走班对老师的要求提高,老师需要至少拿出两倍的备课时间,并且能够在两种班型之间快速切换。因为是原先行政班老师,老师对学生的具体学情更为了解。选课之后,因材施教能够做得更好,托底和培优也都更有针对性。分层走班实施动态调整,两个班型的学生可进可出。目前,分层走班在创新校区实施近一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班主任不问出处,讲究团队力量

在家长的眼里,择班选的是班主任。“班主任最好是教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孩子数学成绩弱,找个数学班主任,把成绩提一提。”“最好是班主任能一下带三年,孩子和老师互相适应需要时间,初中三年不要频繁换班主任。”“男孩子找个男班主任,管得住。”在家长群,各种“经验”满天飞。什么样的老师能做班主任?学校如何分派班主任?校长们的判断标准出奇一致:看班主任是否愿意为孩子的身心成长动脑筋、出力气。

班主任是个辛苦的岗位,为学生的成长操心劳力。学校一般会在每学年结束后启动班主任岗位的申报流程,全校老师都可以报名。在征求老师个人意向后,结合学校总体发展和岗位需求进行综合考量。班主任也不是一任三年,比如有的学科是一年制、两年制,班主任就无法跨越三个学年。

青岛六十五中校长田科介绍,校长选派班主任的时候会综合考虑老师的发展情况,比如年龄、专业背景等,让每个老师都有在班主任岗位上发展的空间。“每个学科老师都有担任班主任的机会,没有一个学科有天然的短板和劣势。”田科说。据介绍,有一些学校有音体美老师做班主任,六十五中也曾有体育老师做班主任的先例,这位体育老师并没有因为专业背景影响带班,反而因为体育特长,特别容易和学生拉近距离,课间带着学生一起打球活动,在班级管理中幽默果断,他带出来的班凝聚力极高、成绩优异。其实,青岛六十五中校长田科也曾是体育老师。

青岛五十八中附属初中七年级8班班主任葛乾乾第一年带班时,孩子只有两岁。在家长的传统评判标准里,老师年轻、家庭负担重,并不是理想的班主任人选。可就是这样的年轻老师,没有一次因为家事请假,为了带班,她将孩子送到老人家看护,只有周末才接回身边。班里学生不爱回答问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葛乾乾就创新性地制定了“组队闯关”的班级管理办法,让五六个学生组队,回答问题加分、作业优秀加分、给班级事务作出贡献加分,分数最高的小组可优先选择座位。而小组成员则是老师精心安排的,确保每组孩子优势智能混搭。一个点子带动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还顺便解决了排座位的难题。

学生在校面对的并不止是班主任一名教师,而是一个以班主任为中心的团队。青岛五十一中去年从初一年级开始实施双班主任制,两个班主任同时管理班级,两个人的组合是年轻与年长的搭配、文科与理科的搭档。校长王凯红表示,班主任不仅考验智慧,还考验体力,一些临近退休的老师体力吃不消,年轻人可以做帮手。年轻人缺乏带班经验,年长的老师可以出谋划策,大家形成互补。学科搭配让每个班至少有一名语数英学科班主任。学校还尝试班级共同体制度,两个相邻的班为一个共同体,四个班主任搭配管理两个班级,充分满足学生对班主任的个性化需求。

教育漫谈

有时不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

查到孩子中学的录取去向之后,分班就成了家长们面对的新问题。虽然教育主管部门明令禁止义务教育段设置重点班,也不允许择班,但不管学校如何表态,如何宣传平行分班、阳光分班,家长们总是心存侥幸,还是有人绞尽脑汁,各种打听对比,想让孩子进一个所谓的“好班”。

优质教育资源有限,即便是优质中学,十个指头也有长有短。家长总有个性化的需求,有家长表示,孩子太调皮,需要个严厉的老师,最好年纪大点有经验;有家长认为孩子太内向,需要个活泼的老师,最好年轻有活力能讨孩子欢心。

谁都想给孩子争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但事情的发展往往并不如家长所料。从前,有人想尽办法挤进了名师的班,却发现老师没教几天,就回家生二胎去了;有人因为孩子数学薄弱,便费尽心思找数学老师做班主任,结果孩子总找不到自信。

与其纠结焦虑,倒不如充分信任学校,把一切安排都当成最好的安排。学校一般会综合考虑,师资强弱搭配,否则不用家长反映,其他班的班主任也会抱怨难以开展工作。把学校的安排当成最好的安排,是家长的淡定心态,也是给孩子的人生一课。父母的庇护并不能为孩子选择未来所有的环境因素。无论求学生涯还是工作、生活,你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不同风格的老师,不同爱好的同学,适应环境,用积极的心态汲取知识,从与不同性格的人交往中了解世界,也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

学生入学的目的是学习,而学校安排老师的宗旨也是千方百计、不拘一格地引导学生爱上学习。有这样的共同目标,家校就容易达成共识。不妨在孩子面前多夸夸老师,维护老师的形象。分班结束,告诉孩子:我相信你的老师是最棒的。平时支持配合老师的工作,家校合力,发挥最好的教育效果。

优质教育均衡体现在学区、学校,也要体现在班级。学校可以把分班的过程透明化,让家长放心,也可以通过前置的家长会表明态度,明确流程。更多的创新思路比如班级共同体、班级内螺旋分组等也在实践中探索完善。缓解了入学的第一次焦虑,才能让家长安心地与学校同向同行。(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黎)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