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聚力民生工程,撬动城市更新“更大空间”

2024-06-21 06:55 来源:青岛日报
分享到:

聚力民生工程,撬动城市更新“更大空间”

青岛发力推进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加强城市污水系统建设、补齐市政基础设施短板、改善老旧片区功能品质

前不久,由财政部发布的2024年城市更新行动评审结果公示结束,青岛等十余个城市获评首批城市更新示范城市。据悉,青岛市将在2024年—2026年示范期内获得8亿元中央奖补资金用于城市更新工作。

根据此前财政部公布的《关于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的通知》,青岛作为试点城市下一步将着力攻坚一系列重点领域——

推进地下管网更新改造,摸清地下管网功能属性、位置关系、运行安全状况等信息,建立地下管网老旧破损、风险隐患管理台账。科学制定计划,逐步对超过设计使用年限、材质落后、功能失效的城市地下管网进行更新改造,保障稳定供应、提升服务质量、满足使用需求。提高管网集约敷设水平,打造安全高效的地下管网体系。

加强城市污水系统建设,开展污水系统布局优化,提标改造9座准四类以下的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管网,实施管网运行排查监管、城市黑臭水体动态清零以及排水分级分类管理等长效机制建设,打造李村河流域污水管网全覆盖样板区。

补齐市政基础设施短板,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按照50年一遇内涝防治标准,对城区河道全面除险;深化城市生命线工程,实现供热、燃气、排水等9大防灾减灾领域智能感知全覆盖;提升宜居品质,新建一批城市绿色空间,改造一批综合杆箱、物流设施等。青岛自2016年成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以来,从试点区逐步向全市域展开,“以点带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记者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获悉,截至去年年底,青岛已累计建设海绵城市达标面积近290平方公里,今年还将新增海绵城市达标面积15平方公里。

改善老旧片区功能品质,实施老旧片区功能改造,围绕“一老一小”开展嵌入式设施服务改造工程,新建网红打卡点、推进“国球双进”进一步提高片区功能品质。同时,加快完善房屋定期体检、质量保险和养老金等三项制度。2023年7月,住建部等七部门发布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名单,用两年时间建设106个完整社区,其中,青岛有崂山区朱家洼社区、胶州市市南小区社区在内的两个社区入选,不管是买菜、理发,还是送孩子上幼儿园,出门只需步行10分钟就能完成,如此便利的完整社区生活,正在逐步铺开。

中指研究院研究总监吴建钦认为,中央财政支持部分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具有重要作用。资金使用方向主要集中在以往较难推进的公共空间更新、老旧片区改造等领域,这有利于加强示范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激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空间更新的积极性,最大程度惠及民生。

城市更新,一直是城市发展的热点话题。2021年开始,青岛在全国较早谋划并系统开展了城市更新工作,着重在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旧城旧村改造等十个领域攻坚。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开工项目2700多个。从承载力来看,近年来,青岛的交通、公园、停车场、老旧小区等不断更新;低效片区累计腾空土地6.6万亩;历史街区建筑保护更新约92万平方米;推进10个、共135万平方米TOD项目建设,城市空间布局持续优化,民生福祉不断增进。从拉动力来看,近年来虚拟现实、新型显示等一批专业化产业园区先后在低效片区落地;历史城区共引入312家重点业态,运营面积19.7万平方米,对拉动投资、提振内需起到了显著作用。

结合城市更新的实施,青岛还开展城市体检工作,并建立了清晰台账。对照此次更新示范涉及的领域,青岛又在地下老旧管网、老旧片区配套等方面查找了10个薄弱环节,建立了底数清单、问题清单、项目清单,逐项拟定了提升改造计划,为今后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冰洁)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