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新能源汽车更易起火?揭开真相→

2024-06-22 06:00 来源:央视新闻
分享到:

近日多起交通事故,让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再度受到广泛关注。夏季高温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是否有影响?新能源汽车真的更容易着火吗?一起了解。

01

夏季高温,新能源汽车安全是否受影响?

根据过去6年企业报告的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分布,可以看到历年6~8月,均为明显高发期。起火时段分布较为平均,每天7~9时、13~18时起火数量相对较多且集中。而从车辆外部见到明火,到驾驶室起火,平均间隔时间仅有64秒。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良介绍,高温高湿天气,包括雨季,都会带来相应的危险因素。专家反复强调,新能源汽车起火后基本上都具备安全逃生时间,一定要第一时间离开车辆,不要进行自行灭火等尝试。

提醒新能源车车主:

平常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检测;

在充电过程中,不要出现过充的现象;

一旦发生火灾,第一时间要逃离车辆;

逃离车辆后报警,等待专业消防救援人员进行救援。

02

新能源汽车更易起火?揭开真相

新能源汽车真的更容易着火吗?数据显示,近3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火灾发生率从2021年的万分之1.85,降低到2023年的万分之0.96,燃油车的起火率则在万分之1.5左右。整体来看,当前新能源汽车的起火率甚至低于燃油车。

国际上的公开数据显示,在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最高的国家挪威,汽油和柴油汽车的火灾发生率是新能源汽车的4~5倍。

尽管新能源汽车起火概率没有燃油车高,但是电池起火比汽油起火更难扑灭,复燃率较高,这也是新能源汽车起火备受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

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梁军:从我们日常的调查情况来看,间隔5天或者6天的车都会发生复燃。特别是在灭火以后,水喷上去以后,短路反而会更容易发生,因为有水作为导体,容易造成复燃。发生事故以后,一定要有专业的人员或者专业的企业来把电池给分离开,进行销毁等处理。

03

新能源汽车起火原因是什么?

当前新能源汽车起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什么情况下容易起火?记者了解到,除了交通事故、底部碰撞等情况,与电池相关性最大的起火诱因,叫做“电池热失控”。

汽车火灾安全研究联合实验室副主任鲍欢欢介绍,动力电池的热失控是在使用过程中温度上升的不可控现象,因为一些不当的充电行为,包括在使用过程中,因为一些底部的托底、剐蹭,包括长时间泡水,都可能触发动力电池热失控现象发生。

总台央视记者王世玉:从热失控到起火的间隔如果在5分钟内,车内最高温度将达到437℃。如果可以将时间延长至5分钟以上,车内最高温度可大幅降低至85℃,意味着逃生成功率大幅提升。

正因如此,我国规定,所有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一旦发生热失控引发的起火,中间间隔时间至少要达到5分钟。也就是说,车辆需要确保具备人员安全逃生的条件。

04

只要起火就不合格!

我国形成动力电池全产业链安全保障体系

既然电池从热失控到起火的时间可以通过技术延长,那能不能再进一步,直接做到热失控后不起火呢?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最新报告,当前电池从技术层面已经可以实现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也就是说,热失控虽然不能完全避免,但热失控后完全可以做到不起火,这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隐患。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一则《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对比2021年的安全标准,主要修改针对的正是电池在热失控后如何做到“不起火、不爆炸”。也就是说,只要起火就不合格。

专家介绍,“只要起火就不合格”这样严格的标准,在全球新能源汽车管理中都是最高的。不仅对电池生产制造环节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久前我国还发布了“电动汽车消防安全评价规程”,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火灾安全制定了测试和评价方法,形成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安全保障体系。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