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预计今年汛期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1~2成 青岛扎实做好2024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2024-06-25 16:36 作者:刘文超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6月25日讯(记者 刘文超)6月25日,记者从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6月1日青岛市已正式进入汛期,7、8月将迎来主汛期。为做好2024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全市水务系统积极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密切关注防汛形势,全面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坚决守住灾害防御底线。

截至6月23日,全市累计降水量137.3毫米,比去年同期多34.8毫米,比历年同期少30.4毫米;入汛以来全市累计降水量11.8毫米,比去年同期少2.1毫米,比历年同期少36.7毫米。全市大中型水库蓄水量32808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偏少9939万立方米,较历年同期偏多13259万立方米。

根据综合研判分析,预计今年汛期(6—9月)青岛市平均降水量480~540毫米,较常年(471.8毫米)偏多1~2成。预计有1~2个台风影响青岛市及邻近海域,发生极端强降水概率大。预计7月降水量160~180毫米;8月降水量185~205毫米;9月降水量55~65毫米。

今年气象形势可能呈现三个特点:

汛期降水量及暴雨预计偏多2023年厄尔尼诺事件已于今年5月基本结束,夏季后期可能进入拉尼娜状态,从历史统计来看,厄尔尼诺次年易造成汛期降水量及暴雨事件偏多,应高度关注青岛市阶段性强降水对城市安全和河道运行造成的影响。

汛期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结合历年青岛市汛期降水趋势,受季风、地形、气压等影响,青岛市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应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积极应对夏伏旱及后期短时雨涝对工农业生产、城市运行等方面危害。

发生极端降水概率较大。预计有1~2个台风影响青岛市及邻近海域,容易带来极端强降水。应做好热带气旋的监测和预防工作,防御台风北上可能造成的暴雨洪涝、大风和风暴潮灾害。

坚持“四个超前” 筑牢防御屏障

全市各级水务主管部门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四不”目标,坚持“预”字当先、“实”字托底,抓紧抓实“四个超前”防御工作,牢牢把握今年水旱灾害防御主动权。

超前开展预案修编演练。按照分级管理原则,调整公布了全市1491名水库防汛“三个责任人”。认真做好23座大中型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和汛限水位核定工作,编制完成497座水库、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74条河流、711个山洪灾害易发区等防御预案方案,组建了300名防御专家和10000余人的防御队伍,进一步加强防汛培训演练,市、区(市)、街道(镇)分别完成了水旱灾害、防山洪、城市排水3类重点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突能力,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超前开展防汛治理排查。汛前完成25处水毁工程修复,实施3座水库除险加固,组织实施11条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小沽河防洪排涝及水源利用工程主体完工。坚持“三管三必须”原则,针对水库大坝、溢洪道、放空设施、堤防险工险段、穿堤建筑物等关键部位,对监测预报预警、水库调度运行、山洪灾害防御、物资队伍保障等重点环节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隐患实现动态清零。坚持“汛期不过,排查不停,整改不止”,持续开展防汛隐患排查整治,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确保汛期安全。

超前做好城市防内涝工作。实施李村河(张村河)流域综合治理排水管网改造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43%。开展市区排水管网排查及改造,已修复及改造管网约40公里。对市区169个重点路段和157个易堵易冒楼院的排水管道进行拿砂养护,有效减少堵塞冒溢排水问题。养护管道212公里,疏通管道堵塞2540余处,排查并维修排水设施1065处,实现防汛措施和应急责任双落实。

超前强化监测预报预警。严格实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各级值班人员始终在岗在位、信息始终畅通。加强与气象、水文、应急等部门信息共享,开展联合会商,精准把脉,扎实做好实时雨水情信息监测和分析研判,落实临灾预警“叫应”机制。依托通信“三大运营商”,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做好全市497个水库在线监控维护保养,实现重点水利工程防控区域全覆盖。

聚焦“四个重点” 做好应急处置

聚焦防御重要部位和薄弱环节。严格落实水库安全度汛“三个重点环节”,突出抓好三类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的防御。紧盯在建水利工程,全面压实安全度汛责任,逐一落实安全度汛方案,提前疏浚行洪通道。紧盯水库安全运行,加强头顶库坝巡查防守,对全市21座重点水库大坝进行安全鉴定,为水库运行管护和调度运用提供数据支撑。紧盯城市低洼地段防涝,对强降雨造成的积水路段,采取加强警戒、增设警示牌、布设隔离设施、开展应急抢险等措施,确保车辆和行人出行安全。

聚焦山洪灾害避险。建立健全“预报预警、监测预警、现地预警”多阶段递进式山洪灾害预警体系,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实现风险预警信息及时直达受影响区域人员。强化区市、镇街、村居三级山洪灾害预警发布责任制,明确“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转何处、不擅返”5个关键环节责任。突出崂山、大小珠山、大泽山等山洪灾害易发区的重点防御,加强防山洪科普宣传,全面排查山洪灾害风险隐患,及时排除跨沟道路桥涵阻塞壅水、沟道泥石淤积等风险,确保行洪畅通。

聚焦洪水科学调度。树立系统观念,以流域为单元,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及不同防洪保护对象,系统实施“拦、分、蓄、滞、排”措施,做好水库纳雨能力分析,科学精准调度洪水,最大限度发挥水工程防洪减灾效益。严格执行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强化汛限水位线上线下监管,严禁违规超汛限水位运行,主汛期病险水库一律空库运行。建成智慧水务水旱灾害防御系统,采集水文大数据和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对产芝水库溢洪闸及大沽河移风拦河闸实现精细化BIM模型还原,为防汛调度提供了科学参考。

聚焦汛旱同防同治。面对当前出现的旱情,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编制抗旱应急预案,强化抗旱“四预”能力建设,密切监测雨情、水情、墒情、农情,滚动开展供用水形势分析,及时发布干旱提醒和预警,落实抗旱应急响应各项联动措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综合效益,蓄、引、提、调并举,提前储备、科学调度抗旱水资源,必要时实施跨区域应急调水。把保障城乡居民用水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统筹安排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最大限度保障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温馨提醒:

水旱灾害防御是人类治水难题,做好水旱灾害防御,是全社会共同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依法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在此提醒、呼吁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朋友,为应对防范超预期汛情水情,各单位和广大市民请一起行动起来,做好“一准备、两关注、三熟悉”。一个准备,就是备足防御物资,第一时间自救是减轻灾害损失的有效经验,提醒身处地势低洼的企业、单位、商住户,准备一些排涝设备、挡水板、沙袋等;两个关注,重点就是关注气象预报,以及市防指发布的预警信号、响应等级,科学合理做好出行规划,台风和暴雨天气期间建议市民减少出行,尽量避开危险区域和易积水路段;三个熟悉,就是熟悉一些应急联络方式,汛时保持个人联络畅通;熟悉身边环境,特别是居住在山区市民,多了解一些泥石流、山洪暴发前征兆,尽早发现、规避险情;熟悉防汛抗旱常识,主动掌握一些防台风、应对强降雨,以及节水灌溉保夏种的科普知识。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