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足“绣花”功夫,让农民群众“心热起来、行动起来”,感受到发展的温度,才能激发现代化的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也就是说,干好乡村的事,不光要懂农情,还要有感情。
这些年,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接连出台,农村成了投资热土。各路资本纷纷跨界务农,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快速增长。资本下乡推动了农业转型升级,但也出现一些苗头性问题。有的资本以农为名,占用农田搞开发“种房子”,损害农民利益;有的项目盲目贪大,基地一建就是几万亩,一遇风险,老板跑路,农民伤心;有的园区大规模流转土地,把农民挤出农业,产业效益再好,也和农民没关系。
既然农民不买账,这样的项目为何还能上马?究其原因,一是有的干部急躁,做规划、上产业不切实际,一味图政绩“造盆景”,工作赶进度,农民没“温度”,只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力度越大,往往副作用越大。二是有的老板冲动,对农业风险认识不足,认为门槛低、来钱快,规模越大越好。二者一拍即合,项目干得火热,换来的却是百姓怨气。
实际上,农业生产有其特殊性,它不同于造机器、盖房子,面对的是有生命的对象,这注定了农业回报期长、自然风险高,投资农业不会一夜暴富。农业也不是冷冰冰的产业,需要带着广大农民热情投入,需要政府耐心呵护,一个成熟产业,可能花三五年、十多年,甚至更长时间,拔苗助长不行,急功近利也不行,必须有长远打算,尊重农业自身规律和市场规律。
当前,农业发展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成本上升、价格下压,“买难”与“卖难”并存,新老难题交织。新形势下,只有懂农业、懂农村,带着感情扎根基层,才能精准施策,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的结构性、体制性问题。
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资本参与,但资本下乡是带动老乡,不能代替老乡。下乡资本干什么?要干农民干不了的事,鼓励其从事产前、产后服务,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现代种养业。也要给下乡资本立规矩,让真心真情干农业的留下来,把动歪脑筋的卡在门外。要清醒认识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体是农民。全国有175万家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超过430万户,培育扶持新型主体,为的是通过紧密利益联结,带动更广泛的普通农户参与现代农业。
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政策扶持,关键是政策要精准对路,切中农业所要、农村所需、农民所想。各级干部深入基层、心入基层,找准痛点和难点,政策、规划、项目才能对症下药。农民认可的事儿,抓紧做;农民不认可的事儿,不急着做;关键是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权力要“瘦身”,服务要“健身”,为农村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加快“生产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实践证明,下足“绣花”功夫,让群众“心热起来、行动起来”,就能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裤腿粘了多少泥巴,对农民的感情就有多深。”多倾听基层群众心声,多搞接地气的研究,让每个农民感受到发展的温度,农业农村现代化定能渐行渐近。(赵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