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9日电 (谢艺观)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数据显示,7月份CPI同比上涨2.1%,涨幅时隔三个月重回“2时代”。分析认为,适逢暑期高峰,出行需求增加导致非食品价格上涨是主因,预计未来一个时期物价仍将保持温和运行。
CPI同比、环比涨幅走势图。来自国家统计局
7月份CPI涨幅重返“2时代”
受出行需求增加以及蔬菜、鸡蛋价格上升等因素影响,7月份CPI同比涨幅达到2.1%,涨幅时隔三月重回“2时代”。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分析,暑假出行高峰,需求增加,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上涨,是CPI上涨的主要原因。目前部分地区天气炎热、雨水偏多,不利于蔬菜的生产和储运,导致鲜菜价格大幅度上升,也拉动了CPI上涨。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告诉中新网记者,暑期高峰及气候原因,对CPI上涨有一定推动作用,但主要原因还是原材料上涨和劳动成本的上升。
具体数据显示,7月份食品价格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2.4%,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9.6%,降幅继续收窄,影响CPI下降约0.24个百分点。
居民在超市里购物。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物价预计仍将温和运行
中新网记者注意到,进入7月份以后,鸡蛋价格受天气影响出现大幅度上涨。据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7月27日—8月2日,气温炎热,蛋鸡产蛋率下降,鸡蛋价格出现季节性上涨。专家预计,这种上涨可能还会延续一段时间。
赵锡军表示,物价基本上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走势,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消费品价格应该不会有剧烈地上涨。不过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可能会给下半年的物价带来一定的压力。
在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看来,目前CPI总体形势较为平稳,未来CPI缺乏显著反弹的动力。从翘尾因素来看,7月之后将显著回落,因此下半年通胀水平大幅上涨的可能较小,预计下半年CPI同比涨幅会在2%左右。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岳修虎2日曾表示,近期国内外市场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变化,特别是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国际商品市场、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不确定性显著增强。但下半年,我国物价保持平稳具备坚实的基础,仍将在温和区间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