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独家:草根版主的文学梦 辛勤笔耕千万字(图)

来源:青岛新闻网-- 2013-08-18 19:42:35 字号:TT

本网青青岛社区“蹉跎岁月”论坛版主,海歌(上排左三)

1968年,海歌响应号召插队到潍县农村

    青岛新闻网8月15日讯  “我是一个从知青起步的业余作者。在农村掏过粪,开过拖拉机,还当过多年的民办教师。来自基层的素材让我因没能完成写作而经常感到遗憾和生命的紧迫。”

    自2003年起,青青岛社区“蹉跎岁月”论坛版主“海歌”,与活跃在论坛上的老知青一起,用十年的时间著书立说千万字,轰动中国作协。回眸网络文学创作之路,“海歌”饱含深情地说:“青岛新闻网论坛就是我的‘家’。有道是‘小车不倒只管推’,我能写到70岁!”

    60年代:知青生涯边挑粪边写诗歌

    “海歌”真名于向阳,1950年生于青岛。虽自幼家境清贫,但年幼的他每天节省1分钱,买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本书——《毛主席诗词》。1963年,上中学的海歌在《青岛日报》上发表了第一首抗美援朝儿童诗歌《飞吧,海燕》。由此,正式开启了他穷尽毕生的文学创作之旅。

    “于向阳同志:你已被光荣分配下乡上山,这是毛主席指引的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革命道路。希望你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把自己锻炼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1968年,海歌响应号召插队到潍县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弯腰掏粪尿,点滴桶中装。热水泡窝头,吃的喷喷香。”虽然在潍县插队的时候,白天要下地务农,晚上到夜校教课,但是海歌对文学的热爱丝毫没有消减。在那个迷茫而困惑的年代,年轻的海歌在茅草屋昏黄的油灯下,创作了几百首带有时代棱角的诗歌。

 知青年代,海歌创作了几百首带有时代棱角的诗歌

海歌珍藏的书籍,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江姐》

    “1970年我在虞河,一同插队的知青小唐,因受不了农村的艰苦生活而嫁给了村长的儿子。婚礼当天,我们都没有去参加,而是跑到村头狂吼了一夜知青们传唱的思乡曲。”由此,《爱的悲苍》诞生了。

    “新娘,带着泪痕,被迎娶进一座大瓦房。从此,她就是那里的主人,知青妹变成老乡。为什么、为什么?她嫁给了老乡。只为几顿饱饭,老乡的热饭汤?我们是知青男生,没有温饱,没有瓦房。只有一颗红心,已经献给了大地,在晒着夏天的太阳。

    妹妹、去吧,嫁给他,我们的心已碎,热泪淌。要温饱,只能这样、老乡的爸爸是村长。歌声在夜空里荡漾,知青们开始大合唱。远方的儿女思念妈妈,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

由海歌担任副主编的《记忆中的市北》,记载了小鲍岛居民院

《记忆中的市北》记录着繁盛至今的台东商圈

    70年代:借百家之口重塑青岛城市志

    1972年,结束两年短暂民办教师生涯的海歌返青,回城后被分配到李沧区一企业担任宣传工作。进入70年代,青岛市的诗画廊开始复苏,海歌的诗歌作品每周都会“如约”出现在沧口、市北、台东和市南文化馆的诗画廊橱窗里。

    1975年,青岛市商务局主办的阶级教育展览会,由海歌所在的饮食服务公司的政治部分管,海歌则被抽调到宣传科担任文字的主编。在紧张的3个月里,海歌到下属的每一个商业网点的走访、采风。

    “5分钱一碗的大锅菜,我足足吃了3个月。和饭店、浴池的商贩同吃同住,借他们之口,重塑历史断痕下的老青岛。”

    “榉林山下有条小河,发源于太平山(榉林山)。上百年来,河水由清澈变浑浊,由浑浊变消失,演绎了两岸人们生生不息繁衍文明的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无论是市北区贮水山、浮山后、海泊河等地当年“无名白骨堆”的历史灾难,还是百年企业茂昌蛋厂革命家陈少敏留下的红色足迹;无论是胶东路红色电波在与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中的巧妙周旋,还是馆陶路、啤酒节、青岛港及闻名全国的17条特色街……

    时间太短,指缝太宽。在流水般的回忆里,海歌采风的记录有厚厚的上百页,这些珍贵的历史记载,也自2010年起,变成了咀嚼历史百味的《记忆中的市北》、《崂山风》和《四方民俗》。

海歌《挑尿歌》手迹

    90年代:结缘丐帮 不打不相识

    就在海歌创作思路文思泉涌之时,他遭遇了近10年的停滞。

    “1979年7月。我的妻子怀孕生儿子后发烧整整5天,查出了腹腔腿股处静脉栓塞急性发炎。我每天在家洗尿布、做饭,早上送孩子去医院吃奶,下班去医院接孩子,晚上要哄孩子睡觉。”海歌告诉记者,这段经历是他人生最残酷的考验和磨练,甚至比插队到农村更令人难忘。

    后来,妻子住院整整两个月才接来家,又在床上躺了2年后才能站起来。这场病,让她休息了十年没有上班,也让海歌的创作在80年代彻底停滞。

    采访到这儿,海歌突然问记者:“你听说过青岛丐帮吗?”“丐帮不是应该出现在金庸武侠小说里的帮派吗?”记者一时语塞。海歌笑着说,他在90年代曾和丐帮帮主面对面交流过,和丐帮的许多成员都打过交道!

    90年代某年冬天,济南路有个锅炉房,海歌所在的宾馆欲从此处引进蒸汽,海歌负责洽谈和合同的签订。某天夜间施工,暖气管道巷里一群孩子嫌噪音太大,往施工现场扔石子。海歌在像热炕一样的管道深处,看到了叠放的被褥。这里就是青岛丐帮的盘踞地。

    为了避免更大的冲突,海歌提议,把丐帮的头儿找来谈判。经过几次见面,海歌竟和这群仗义勇敢的年轻人成了好朋友。丐帮承诺,所有部下不会骚扰宾馆;海歌保证,丐帮每“拉客”一名到宾馆登记住宿,就到登记处领5块钱。

    “幸运地是,自从认识了他们,我们的宾馆天天爆满。由于从锅炉房引进了蒸汽,浴池的成本大大降低,利润增倍!”海歌笑着回忆。

    20年后,高楼林立的大都市里,青岛丐帮的身影已难寻觅。后人只能从海歌《青岛的丐帮传奇》里一窥究竟了。

海歌先后担任国内十几个网站论坛的版主

    网友帖文整理成书 老人完成遗愿

    2002年,青岛新闻网青青岛社区成立“蹉跎岁月”论坛。有着多年版主经验的海歌,像众多老知青一样,在网络这个自由而开放的天地里,畅所欲言。与此同时,海歌还在青岛传媒网似水年华,青岛知青网、中华知青网、老知青之家、等十几个网站的版块,组织网友在一起聚会、采风。

    “何不把老伙计们回忆的故事和创作的诗歌编纂成书?”2003年,海歌出版了第一本完全由青岛新闻网网友发帖集合的作品——《青城之恋》。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当老知青们看到了文学创作的结晶,发帖更加踊跃和积极。自2003年起,海歌和老知青们先后发表了《记忆中的颜色》、《山海日月情》、《琴岛情韵》、《真情像梅花开放》、《海天蓝月亮》等十余部作品。

    2010年,论坛网友老陈的儿子急匆匆地找到海歌。“我的老父亲患有肺纤维综合症,快不行了。他有一篇英译汉的小说,能不能麻烦您帮着出本书啊?”听到一位孝子的祈求,海歌爽快地答应了。因为7万字的小说不够出书,海歌又集结了60余位老友的文章。一个月后,《春天里》问世了。

    “当我激动地捧着书,放到了陈老的手中。病危中的老人笑了,然后安详地闭上了眼睛……”海歌感慨道。

    海歌告诉记者,刚刚离世的老作家王宗云,生前有多部作品都发表在海歌出版的书中。“我们这个论坛恐怕是平均年龄最大的。未来,还会有一位又一位老人离开,但是把我们的回忆保留再来,给后人呈现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我看来,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青岛新闻网之于我,就像家一样!”

    自2003年出版第一本由网友发帖整理的书开始,海歌用十年的时间出版作品二十余部,加之未出版的散文、诗歌、小说等不同题材的作品,共计约一千万字。

    “您已经是一位劳苦功高的资深版主了。对于今后的艺术创作,您还有怎样的打算和期许?”记者问。

    “青岛新闻网对于我来说,就像家一样,因为这里带给了我人生中最多的快乐!对我来说,发表和出版这许多的作品只是起点,没有任何包袱和压力,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我们的文学梦,推动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海歌对记者说。(记者 谢小真)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