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2013年度胶州市“道德模范”名单及事迹

来源:青岛新闻网-- 2014-01-23 23:14:49 字号:TT

    2013年度胶州市“道德模范”名单及事迹(19个)

    一、助人为乐(4个)

    1、王海滨,男,阜安街道办事处北岭社区居民。今年38岁的王海滨,原本是一家锻压企业的技术工人,妻子在胶州酒厂上班,小日子过得富裕和美。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破了这个家庭的温馨与宁静。2007年,王海滨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导致右腿和右胳膊残疾,这让他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但当他看到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儿子和日夜操劳的妻子,他意识到,不能成为家人的累赘,要为家人分担生活重担。2008年,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王海滨办起了海滨电子维修部,主要修理小的家用电器。经历了生与死的磨难,王海滨知道生活的不易,对于维修部倾注了自己所有的心血。早上比别人早开门,晚上到很晚才关门,维修部不仅是他养家糊口的事业,也是他为顾客热心服务的场所。遇到家庭困难的居民,他都是免费维修。附近居民顾建祥老人自己一个人居住,家里有什么电器坏了都是找王海滨维修,王海滨也总是随叫随到,且从不收钱。在工作之余,王海滨在居委会的帮助下学了个按摩技师证,并且免费为扭着腰的邻居治疗。社区搞公益活动,他也是积极参加。正值壮年遭遇飞来横祸,王海滨是不幸的;但是,他没有在逆境中消沉,他用自己的坚强搏击逆境、自强不息,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2、黄英,女,胶州市人民检察院公诉科检察员。2012年10月的一天傍晚,来胶州打工的枣庄人张某在路上行走时,与酒后无证驾驶二轮摩托车的程某相撞,张某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整个家失去经济来源,陷入困境,四个上学的孩子面临随时辍学的处境。案件移送到检察机关后,公诉科办案检察员黄英在充分了解和深入调查案件后,马上向领导汇报了这一情况。市检察院领导高度重视,决定在依法办案的同时,迅速启动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给张某的妻子王某申请了2000元刑事被害人救助金,黄英自己又捐助了1000元。在黄英的倡导下,市检察院还发动全院干警为被害人家属王某捐款,仅一天时间就收到捐款9300元。为了尽早让这个家庭走出困境,黄英在征得院领导的同意后,专程奔赴枣庄市山亭区凫城乡马头村,将饱含深情的12300元救助金送到了王某手中。12300元钱对于正常的家庭来说,也许解决不了什么大事情,但对于这个失去经济来源、孩子面临辍学危险的家庭来说,如同雪中送炭给了他们温暖和希望,而这温暖和希望,都是源于一个叫黄英的普通检察员。

    3、贺培初、秦裕娥夫妇,胶州市浮翠园小区居民。今年89岁的离休老师贺培初,小时候家里姊妹多生活困难,当时很多邻居都对他家伸出了援助之手。为了报答乡亲们的恩情,离休后,贺培初和老伴连续多次义务为地震灾区捐款。贺培初表示:“当初乡亲们帮了我,我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应该的!”2013年4月份,贺培初夫妇在孩子们的陪伴下来到胶州市红十字会,签订了捐献遗体协议。如今离休后的贺培初和老伴两人,依然保持着读书、看新闻的习惯,每当听说有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时,老两口都会到当地红十字会捐钱,为灾区群众尽一点心意。2013年雅安地震时,两人来到胶州市红十字会捐上了1000元善款,贡献了自己的一点心意。作为平常人,作为普通的人民老师,贺老没有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却用一生的“向善”与“忘我”向我们诠释了默默奉献的涵义与人生的价值。

    4、陈玉志,男,三里河街道办事处斜庄村村民。今年48岁的陈玉志是一名普通农民,13岁时不幸患上了不死的癌症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多年来饱受病痛的折磨。35岁那年,病魔又夺去了他的生活自由,只能僵硬的躺在床上,要想身体稍微移动,就必须拉住床头上方横杆上的抓手才能实现。而当时父母都已80多岁,已经没有劳动能力,全家靠政府低保和残疾救助金生活。但他自强不息,用能动的胳膊做手工饰品活儿,增加一点微薄的收入贴补家用,还用挣来的钱为父母买了一台电视机。饱受病痛折磨的他希望自己的遗体能够供医学研究,为同类病人解除痛苦,经过多次努力他终于做通了父母的工作。2013年2月26日,陈玉志与胶州市红十字会签署了遗体捐献协议,决定将遗体捐献给青岛大学医学院,用作医学实验,将眼角膜捐献给眼科医院,帮助他人失而复明,他把所有的美好都留给人间。

    二、见义勇为(4个)

    1、李坤,男,胶州市胶莱镇杨李庄村幼儿园司机。2013年10月16日下午2时,位于胶州市胶莱镇南王珠村的青岛康境食品有限公司突发火灾,火借风势迅速蔓延。其中,位于制冷车间的多个巨型氨气罐因大火高温燃烧,时刻都有爆炸的危险。这时,李坤正好开车经过,看到有工厂着火,停好车,顾不得多想,立即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救火行列中。李坤当过兵,有一定的救火常识,他先是协助民警用灭火器将氨气罐周围的明火扑灭,后用水将其冷却,防止因为高温烘烤发生爆炸。在救火过程中,胶莱派出所一名民警在火灾车间内搬水时意外将脚踝扭伤,李坤发现后立即冲了上去,背起民警将其安全转移,随后继续和其他人员一起救火。李坤在整个救火过程中,先后搬水100余次,救助受困人员2人。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扑救,火势得到控制,李坤也因为体力严重透支几乎休克,在一处墙角稍作休息后,默默地离开现场。两天后,胶莱派出所工作人员几经周折,找到了当时参与救火的李坤。李坤见义勇为的行为得到了胶州市公安局消防大队、胶莱派出所以及胶莱镇党委政府大力表扬。2013年被评为青岛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2、杜明远,男,胶州市邮政局南关邮电支局投递员。2013年8月22日下午1时,在胶州市一家企业打工的小王(化名)和朋友到刘家村办事,看到朋友进村去谈业务,小王就独自一人来到村东侧青年水库岸边游玩。由于岸边很陡且比较湿滑,小王不慎滑入水中,不会游泳的他使劲在水中挣扎,在接连呛了几口水后,意识也渐渐模糊了起来。胶州市邮政局投递员杜明远恰巧骑摩托车经过,看到在水中不断挣扎的小王,他扔下摩托车跑到岸边,直接跳入水中。此时,小王已经滑入深入区,杜明远只能不断摸索前进,靠近小王后,他一只手紧紧抱着小王的腰部,另一只手则拼命划水,最终用尽力气将小王拉上了岸。在岸上,杜明远不断拍打小王的肚子,小王渐渐地清醒了过来。当小王询问他的姓名和单位时,他始终避而不答。看到小王已经脱离危险,杜明远便骑着摩托车匆匆离去,投入到投递工作中。事后,小王根据绿色报兜找到了胶州市邮政局。根据小王描述,工作人员推断可能是南关邮电支局投递员,小王便来到南关邮电支局。小王刚要打听恩人下落,没想到在门口遇上了杜明远。小王拉住杜明远的手不停地说谢谢,并拿出一个装有600元的红包,被杜明远当场婉言谢绝。2013年9月被评为青岛市文明市民;10月被评为山东好人。

    3、刘在强,男,胶州胶东街道办事处刘家店村村民。2013年7月13日上午,大沽河胶州胶东河段开始泄洪放水,致使附近胶莱河水位猛涨。胶东街道办事处刘家店村12岁少年泉泉(化名),从同学家回村经过胶莱河一座漫水桥时,一脚踩空落入水中,很快被湍急水流冲进深水区。此时,刘在强恰好经过这里,看到远处河道里有人落水,他立即跳入水中救人。由于河水快速上涨,湍急的水流一次次地把他与孩子冲散开。这时,他看见岸边有一艘小渔船,于是他便驾船靠近孩子所在水域,并立即再次下水。在水中,孩子由于过度恐惧,紧紧抱住刘在强头部,这给他救援带来了难度。刘在强几经周折,拽着孩子的上衣,才将孩子拖到了渔船上。在岸边,泉泉慢慢清醒了过来,刘在强仔细一看,正是本村村民家的孩子,他赶紧通知了孩子的家人。此后,泉泉家人多次带着礼品去感谢刘在强,但都被他婉言谢绝。2013年7月被评为青岛市文明市民;9月被评为山东好人。

    4、王春满,男,青岛建祥建设集团职工。2013年5月3日晚,胶州市九龙街道办事处李家河村10岁女孩小霞(化名),途经建筑工地时,因天色已晚,看不清楚道路,一不小心掉进了窨井里,情况十分危急。刚吃过晚饭准备回家的王春满,听到有人喊救命,没有丝毫犹豫,飞奔过来,扔掉身上的工具包,马上开始救援。女孩在井里挣扎,两只小手时而露出水面,时而没入水中,很难被抓住。王春满不顾自身危险,立即卧倒在地,探身井内伸直胳膊试图抓住孩子的小手,经过不断的努力尝试,他终于抓住了女孩的手,并在周围路人的帮助下,将孩子顺利从井底救出。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的两条胳膊已经流满了鲜血,好在孩子没有受伤,在周围的人帮忙联系上孩子家长、确保孩子安全后,王春满悄然离开。女孩的父母四处打听,才找到救人者,拿着礼物前去答谢王春满,但被王春满婉言谢绝。王春满表示:孩子在我眼前掉下去,咱不能见死不救,我也有孩子,孩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家也就散了。王春满作为一名普通的建筑工人,虽然身在异地他乡,但在他人危难时刻,奋不顾身,挺身而出,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农民工见义勇为、甘于奉献的优良道德品质。2013年6月4日,王春满被胶州市总工会授予“胶州市工人先锋”荣誉称号。

    三、诚实守信(3个)

    1、徐玉珍,女,胶州市环卫处工人。徐玉珍是胶州市一名环卫工人,70岁高龄仍然坚持工作,先后两次拾金不昧,主动交还失主,她勤劳善良与质朴的品质受到了大家的尊重。2013年3月24日,徐玉珍在翰林园小区西门北侧拾到一个钱包,内有身份证、3张银行卡和现金11元,想到失主丢了证件一定很着急,她马上将钱包交到了村委,让村委帮忙联系失主,据失主说银行卡里有10万余元;5月28日,她在澳门花园小区13号楼内拾到人民币100元,又主动上交。徐玉珍家里并不富裕,她不顾儿女的劝阻,坚持扫马路,靠劳动挣钱,乐观开朗、勤劳朴实、为他人着想。2013年11月,被办事处评为第二届“三里河之星”道德模范。她还决定将5000元奖金捐给更困难的人。

    2、刘丽,女,青岛欧迈克汽车美容店员工。2013年6月3日中午,刘丽像往常一样洗完车来到客户休息区整理卫生,突然发现座椅上有一个黑色的皮包,发现里面装有22万元现金及多张证件。刘丽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报告给了经理。随后,根据手提包里司机的身份证和名片,找到了失主。原来失主徐先生在等候洗车的时候,坐在休息室里上网,车洗好后就直接开走了,忘记自己带了一个手提包,里面装有买房子的22万元现金。当徐先生从刘丽手中拿到手提包时,激动地连声感谢,当场拿出2万元赠给刘丽,被刘丽拒绝了。刘丽表示,“虽然这些钱等于好几年的工资,但是我觉得别人的钱就不能拿。”2013年8月被评为青岛市文明市民。

    3、车文明,男,胶州市巴士公司9路公交车司机。2013年的2月2日上午11点,车文明师傅像往常一样,行驶完上午的公交路线后回到终点站,发现一位已经下车的男乘客突然从后门返回车厢,从座位上捡起了一个女士背包,准备带走,这一举动让车师傅感到十分异常。本着对乘客负责的原则,车师傅认真的与这位男乘客核查比对之后,断定这个背包不是该乘客的。车师傅拿过背包,将包交到了火车站调度室,发现里面有24000元现金以及手机、身份证、银行卡等贵重物品,因数额较大,车师傅马上汇报了公交公司,将包交到了公司,等待失主认领。在当天下午2点失主联系到了公交公司,在核实之后,工作人员将背包归还失主。车文明师傅全心全意为乘客保护失物的行为和拾金不昧的品德,不仅获得了失主的感激,也赢得了同事们的称颂。

    四、敬业奉献(4个)

    1、王情义,男,胶西镇李旺屯村乡村医生。王情义是胶西镇李旺屯村的一名乡村医生,所在的卫生室承担了胶西镇4个村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20年来,他平均每年门诊病人6000余人次,抢救和协助抢救垂危病人300余人次。坚持24小时应诊,只要病人一个电话,他都有求必到。在治疗中他不断总结中西医配药治疗的方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治疗套路,使许多患者花最少的钱又看好病。他还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患者,以及60岁以上老年人每季度免费查体一次。对有生活困难和无经济能力者给予药费减免。他通过自学考试,先后取得了中医学本科文凭、《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并在省级论坛和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中医针灸治疗哮喘》等数篇论文。他连续多年被评为胶州市“卫生事业先进工作者”,还曾荣获“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全省基层中医工作先进个人”、“青岛市十佳优秀乡医”荣誉称号。

    2、高和义,男,胶州市海洋与渔业局验船师。2001年,高和义从部队转业到市海洋与渔业局,成为胶州市船检站唯一一名有资格认证的验船师。他深知自己的工作事关渔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从一开始就刻苦钻研理论、认真撰写操作笔记,经常外出向经验丰富的同行和老船工拜师学艺,经过用心琢磨、相互切磋,很快成为渔民们检验渔船信得过的行家里手。 2010年6月,高和义为一渔船进行坞台检验,检验过程中发现这艘渔船机舱附近有渗漏现象,船厂业务厂长认为这些是船体紧缝时桐油的渗漏。高和义钻进船底仔细观察,结果发现机舱下有残留污水。经仔细排查他作出判断,此处渗漏的不是桐油,而是由于维修工紧缝时没有把缝口紧住,导致机舱内的水渗漏出来。如果这条船下坞到了水中就会漏水,就有沉船的危险。船长开始对此并不以为然,高和义只好找来工人把缝口刨开,掏出麻丝给他看,这下船长服气了。10多年来,高和义凭借自己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丰富的检船经验,在为出海渔民们的安全把好第一道关口的同时,还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开展渔船“拆小建大、拆旧建新”工作,踊跃承担了勘验甄别渔船的重任,用亲身测得的实际数据和诚恳耐心的专业讲解,引导渔民进行渔船的更新换代,先后共检验渔船8000余艘次,拆解180多艘破旧渔船,修建起了80多艘150马力以上的大中型渔船,使我市的渔船档次得到了升级,渔业安全得到了极大的保障,得到了省海洋与渔业厅和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的高度认可。2007年荣获全国渔政工作先进个人;2012年被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局记三等功;2013年12月被评为青岛市文明市民。

    3、王慧,女,胶州市第十二中学教师。王慧是胶州市第十二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为让学生能静心学习,家长安心工作,王老师做起了孩子们的“老师妈妈”,竭尽所能帮助孩子们解决大大小小的生活问题。2006年一个深秋的早晨,一场少见的暴雨刚停,学生纷纷冒雨返校,一名女学生和她的父亲在返校的路上,不小心滚入桥洞下的深水中,两人浑身上下灌了个透。学生哭着进了教室,王老师发现后就把孩子领回家,找出女儿的衣服从里到外,连鞋带袜换了个遍。给孩子冲完一杯热乎乎的感冒冲剂喝下去,安顿好孩子上课,又把孩子换下的衣服鞋袜洗净甩干。忙完这一切,她又马上打电话给她家里报了个平安。在她办公桌里,她又专门腾出一个抽屉常年备着针线包和各种药品,随时为孩子们缝补开线的衣服、书包、被褥,为生病的孩子及时补充一些常用药物;天气突然降温,她为走读的学生拿来家里所有可用的手套、帽子、围巾、外套御寒,并且一定要到宿舍看看学生的被褥够不够厚,门窗有无突然破损;学生突然生病,她总是第一时间带学生去医院,然后再通知家长,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每周五住校生离校时,她一定到校门口看看,为无车接送的学生联系家长,等到孩子们一个个离去,她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校园。其实40多岁的她,患有腹腔囊肿病已有5年了,医生多次催促她治疗,她一拖再拖,一直吃药坚持上课,痛了,就捶一捶,忍一忍。王慧挂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家长们把孩子交给了我,我就要担当起父母的责任来。2013年8月被评为青岛市文明市民。

    4、周荣华,男,胶州市地方税务局收入核算和财务科科员。周荣华是胶州市地税局一名普通工作人员,1996年,由一名副团职干部转业到胶州市地税局基层税务所工作。1999年,因工作出色,周荣华被调入机关内部从事税收计划管理和税收分析工作。这个岗位要求工作人员既要懂经济理论、税收业务,又要熟悉经济税源变化情况、统计分析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他来说,又是一次全新的考验。他通过查阅大量历史税收资料,熟悉掌握税收分析的一般规律;又通过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掌握辖区税源结构和分布概况。为使税收分析更贴近实际,他开拓创新了“纵横数据比对法”、“宏观税负测算法”等多种税收分析方法的新思路,为领导制定税收决策提供了详实有力的理论依据。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加班加点是常事,为赶材料晚上往往要工作到很晚,有时困了,就趴在桌上打个盹,饿了,泡一包方便面。14年间,他参与编制税收计划,他设计制作了宏观税负分析电子课件,成为全局查找征管薄弱环节、制定税收决策的理论依据,为全市税收工作作出积极贡献;他撰写了近百万字的税收分析材料,20多篇税收调研文章,并有《胶州地方税收可持续发展的思考》等多篇税收分析和调研文章获奖,成为地税计统战线上名副其实的“行家里手”。1995年,周荣华的妻子不幸身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导致双侧股骨头无菌坏死,生活极为不便。家庭生活重担几乎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但他凭着对妻子的无限爱心和耐心,无怨无悔地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为防止妻子腿部肌肉萎缩,他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为妻子做按摩,从未间断。如今他年逾五旬,由于长期伏案工作患上了颈椎病、前列腺炎,为确保工作的延续性,他仍旧坚守税收统计岗位,勤奋笔耕,甘当人梯,无怨无悔。先后被青岛地税局树为“军转干部”标兵、青岛地税十佳好税官,2012年被评为山东省地税系统先进个人并记三等功,被青岛市政府授予青岛市劳动模范。2013年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五、孝老爱亲(4个)

    1、明海云,女,胶西镇胶西小学学生。 明海云是胶州市胶西镇胶西小学6年级3班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可是明海云的家庭很特殊。明海云1岁时母亲离家出走,至今未归;爷爷患有腰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下半身几乎瘫痪,无法下床,生活不能够自理,需要人照顾;爸爸精神异样,只能完成基本的家务农活,唯一操持家务的奶奶也在前几年去世了。面对家中的不幸,小海云成了家里的“小大人”。明海云是个懂事的孩子,在家里总是帮助爸爸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爸爸每天天不亮就去地里干活了,小海云从不赖床,早早起床给瘫痪的爷爷翻身,这个工作看起来简单,但是放在瘦弱的小海云身上可是一项艰难的过程,每次给爷爷翻完身,小海云就累出一身汗。接下来就是做早饭,等爸爸干完活回来,早饭已上桌,吃完早饭收拾完,正是上学的时间,而别的孩子这时可能才刚刚从温暖的被窝里起来。家庭的困难没有打到这个坚强的孩子,她还是努力、刻苦、勤奋地学习。她深知家境困难,读书不易,自己学成才,才能给家庭出一份力、才能给这个家庭带来一份喜悦。于是她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学习,各门功课都是优,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三好学生”。 2013年12月被评为青岛市文明市民。

    2、纪敏,女,中云街道办事处店子街居民。中云街道办事处店子街社区纪敏,今年40多岁,在国货丽达购物中心当一名导购员。24岁时,不幸降临了这个原本快乐的家庭,弟弟不幸遭遇车祸去世,次年父亲因病离开人世,姐姐患有精神残疾,母亲又患上了脑血栓瘫痪在床,面对困难纪敏勇敢承担了照顾家人的责任。她白天上班,晚上给母亲按摩身体,还要像教孩子一样教母亲说话、扶她站立,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凭着对工作的热爱和精湛的业务能力,她从普通员工晋升为生鲜部熟食、糕点区的柜台长,经常替同事们主动看柜台,帮助顾客挑选合适的货物,在同事间人缘很好。有什么事情大家伙也愿意找纪敏说说,愿意找她帮忙。同时,她还加入了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帮助社区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把自己电话公布在社区“亲情联系卡”上,发到社区居民家中,只要哪家需要什么日用品,一个电话,她就给帮忙买回来。尽管她的家庭遭遇了许多的不幸,但是她依然乐观坚强,用爱回报着家人和社会。

    3、李效兰,女,三里河街道办事处高家艾泊村村民。李效兰是高家艾泊村一名普普通通的村民。2012年4月,丈夫因脑瘤成了半植物人,住院四个月花掉了20多万元,这些钱都是借来的。面对家徒四壁,上有84岁高龄的婆婆,下有读高中的女儿,李效兰没有逃避,没有放弃,一个人勇敢坚强的撑起了这个家。她一边起早贪黑耕种十多亩地养家糊口,一边悉心照料丈夫和婆婆,条件艰苦,又忙又累,可她并没有放弃给丈夫治疗,有了一点钱就带丈夫去医院复诊。由于长时间的手术治疗和营养不良,李效兰的丈夫瘦的皮包骨头。李效兰就每天给瘫痪在床的丈夫按摩,因为药物反应肠胃不好,李效兰就一天做六顿饭喂丈夫吃。为了防止丈夫因为长时间不运动而造成肌肉萎缩,李效兰就每天架着丈夫慢慢的练习走路,从开始的一步一挪到现在一步一步的走,从开始的走一分钟到现在走十几分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李效兰付出了旁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如今,李效兰的丈夫不仅能在别人的搀扶下慢慢走路,还能跟人进行简单的交流,眼看着丈夫身体恢复得一天比一天好,李效兰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值了。李效兰,一个普通的农家女,面对重病瘫痪在床的丈夫,不抛弃、不放弃,用质朴的爱去拥抱生活,用坚韧的责任,为家人撑起一片天。

    4、张爱华,女,三里河街道办事处西辛置村村民。张爱华,一个娇小的农家妇女,却用坚强支撑着四口之家。2010年,丈夫宋玉金因车祸导致脑部严重受伤成了植物人。4年多来,张爱华始终陪伴左右,不离不弃,象照顾孩子一样细心的照顾着丈夫,每天教失语的丈夫说话,用轮椅推他出去晒太阳,活动身体。不仅如此,她还得照顾患精神病的婆婆和刚上小学的女儿,就这样一个家,全由这个年仅34岁身高1.4米的娇小农家妇女一人支撑着。因为要照顾丈夫、婆婆和孩子,她没法出去做工挣钱,家里的收入主要靠政府每月720元的低保救助,经济的拮据、沉重的精神压力和家务负担,没有压倒这个娇小的农家妇女。村里多次要发动群众为她家捐款都被她婉言谢绝了。在她的精心照料下,丈夫逐渐有了意识,能含糊的说话了,张爱华在艰难的生活面前自强不息,积极乐观的精神让人敬佩,这种不离不弃,用爱唤醒植物人丈夫的精神感动了全村的乡亲们。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