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网上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网吧蜕变史 从昏暗小黑屋到优雅商务会所

来源:青岛晚报-- 2013-05-14 13:53:52 字号:TT

    推开玻璃门,屋里回荡着悠扬的音乐,几个吊篮做成的椅子在轻微晃动;拾级而上,二楼的布置像个艺术工厂:抽象的喷画,点缀上墙的小灯泡,透明地砖,还有半空隔断……如果不是摆放满屋的电脑,这种优雅的“大客厅”环境很难和网吧联系起来。

    这家网吧主人是46岁的李东明,从2002年收购小店到如今成为18家网吧的管理者。 11年间,他经历了网吧从黄金到“黄土”的年月。如今的李东明正等待时机,期待行业的再次涅槃。

    火爆

    早期网吧上网要排队

    李东明的办公室位于二楼。办公面积有四五百平方米,财务部、人事部、执行经理室、总经理室……1998年的李东明还不像现在这么气派,他和其他商户一起挤在人民2路一条小巷里。当时不足百平米的房屋里堆着10多台游戏机,玩家可以通过手柄玩“红色警戒”、“大富翁”等游戏。

    当时的娱乐环境较为单一,经营一段时间后,李东明到辽宁路学计算机。在一两年的时间里,李东明从“计算机盲”学成了装机高手,并渐渐有了从事计算机行业的念头。2002年的青岛街头,游戏机室和台球厅占据主要的娱乐市场。后来“网吧”悄然出现,只要每小时花两元钱,就能上网。在家庭电脑匮乏的年代,网吧迅速火爆起来,门口聚集很多排队等候的人。

    上路

    小黑屋挤下60台电脑

    李东明准备申请办网吧时,正赶上政府部门暂停发放网吧许可证。他拿出开游戏厅积累的16万元,在洛阳路收购了一家网吧,开始建立他的“网吧版图”。这家网吧一共有100多平米,60多台电脑,显示屏是显像管的,就像老电视机一样。

    起初人们不太注重网吧环境,一进门就像进了间小“黑屋”,上网者依靠微弱灯光和屏幕发出的光线判断上网座位。起步时,这家店效益不错,可后来因为距离学校太近,不符合规定,李东明不得不将网吧搬到南京路。可半年以后8万元的亏损告诉李东明,他需要继续搬家。他又挪到了人民路附近,不少周围的居民给李东明捧场。 遭遇 电脑降价“冲击”网吧

    2005年,网吧迎来春天,有时一条百米长的街道,有三家网吧“三足鼎立”。每天12小时基本满员,夜晚花5元钱可玩通宵。

    借着这股火爆劲,李东明也开始四处开新店,收老店,渐渐成为十几家网吧的负责人,这种场面一直持续到2008年。

    后来电脑越来越便宜,电脑的普及冲击了网吧生意,12小时满员时间减少至七八个小时,而上网的群体也由时尚的年轻人渐渐变成了打工者。这种影响一直持续至今。

    求变

    “改头换面”招揽生意

    为了继续经营,李东明和其他经营者为网吧改头换面,找专业设计师进行设计装修,把一层单调的小“黑屋”变成两层隔断,同时把电脑全部更新换代,安装二十多寸大屏幕液晶显示屏,更换服务器,逐渐开始强调上网“极速”和“舒适”。

    李东明在镇江北路的一家网吧,“装修花了200多万。”根据不同客人的需求,李东明将网吧分为普通区、包间、贵宾区和无烟区,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颜色和设计。比如包间门上装饰着不同品种的花朵,贵宾区则间出一个小隔断,环境相对清幽。

    另外一眼扫去,超九成上网者的屏幕显示在玩游戏,这也是李东明改变经营策略的一个表现:除了继续提升视频聊天质量、视频更新速度外,还在机器上存储了上千个游戏,把网吧打造成“游戏天堂”。

    梦想

    把网吧变成商务会所

    网吧在发展,却一直在夹缝中生存,被视为灰色行业。李东明说,干这行很多年,听到最多的评价就是“黑心挣孩子的钱”,起初他还想辩驳几句,但后来意识到,除了监管单位管理外,网吧自律也十分重要。

    对于未来的发展,李东明认为网吧不转型,很难继续生存。“现在行业正在转变,‘大鱼吃小鱼’,通过不断整合,网吧数量减少了,品质提升了,可以在网吧中开辟空间往商务会所发展,一边上网一边洽谈业务。虽然不知道还有多久,但我充满期待。”(记者 王婷)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