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博物馆17日将展出的商代黄玉璇玑。杨林摄
本报5月16日讯 青岛地区在全国最早出土玉璇玑,而目前在市博物馆就有一件3000年前的商代黄玉璇玑。包括这件商代黄玉璇玑在内的120件玉器珍品17日起将在青岛市博物馆展出。
17日,青岛市博物馆将推出以《琢璞为珍玉器篇》为题的玉器展,这些玉器均为新入藏品。展出的玉器共120件,玉器年代跨越商代至明清三千多年,辽、金时期的玉器填补了青岛市博物馆的收藏空白。展览到7月底结束。
在所有将展出的玉器中,分量最重的是一件商代黄玉璇玑,央视《国宝档案》栏目曾专门介绍过这件玉璇玑。记者提前探访看到,这件商代黄玉璇玑整体为片状长方形,中间有一个圆孔,圆孔外雕有4个旋角,但是一角已经残缺,四个旋角呈逆时针旋转。每个旋角上都雕有纹饰,轮廓像一只凤鸟,四个旋角上的四只凤鸟相互衔接。凤鸟与圆孔之间,还雕有四只小鸟。小鸟呈展翅飞翔状,头部呈三角形,与凤鸟的背部相接。
“这件玉璇玑的出现让博物馆又多了件镇馆之宝。”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石建民称,玉璇玑也被专家们称为牙璧,最早发现于即墨。市博物馆收藏的玉璇玑有三个角和四个角的。本次展出的商代黄玉璇玑是商代晚期的玉器,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至今玉璇玑到底是做什么用的还不清楚。”石建民说,目前有人认为玉璇玑是古代的防身兵器,有人认为是天文仪器的零件,玉璇玑的确切用途至今没有定论。(记者 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