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家门口211报考支招:不盲目选择热门专业

来源:青岛早报-- 2013-06-26 06:06:52 字号:TT

  核心提示>>>

  高考成绩发布后,如何选择志愿,该填报哪所学校成了考生和家长们的头等大事。从昨天起,早报启动高校招办主任网谈,中国海洋大学招办副主任张殿镇、中国石油大学招办主任杨爱民在线答疑释惑。

  ■中国海洋大学招办副主任张殿镇

  不盲目选择热门专业

  今年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招生总规模为3800人,较去年减少50人,在山东省招生计划确定为1032人,比2012年减少了52人,其中理工类854人,文史类178人。

  网谈中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多少分报考海大比较有希望。张殿镇表示,根据往年的录取经验,结合今年第一年实行平行志愿,初步预计理工类高出一本线60分以上,文史类高出一本线40分以上的考生,报考海大录取希望比较大。

  今年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和家长对海大的专业录取原则较为关注。张殿镇表示,海大近年来一直推行“志愿清”的录取原则,所谓志愿清也就是专业志愿优先,而不是之前的分数优先。学校安排专业时每个专业先按照志愿来排序,第一志愿报考该专业的有优先选择权,同一专业志愿内再按分数高低来安排,因此考生要把自己最喜欢的专业放在专业志愿的最前面。

  张殿镇表示,2013年新的本科专业目录颁布后,学校的招生专业有一些调整,但总体变化不大。据介绍,热门专业一般报考人数比较多,录取分数比较高,所以考生在填报时还要根据自己的分数,不能盲目全部选择热门专业来填报。

  【网谈摘录】

  网友:请问603分都可以报考哪些大学及专业?

  嘉宾:这个分数报考海大可能风险稍微大了一些。

  网友:孩子如果考进咱们学校觉得专业不理想,是否可以转专业?

  嘉宾:海大目前实行的是“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和“毕业专业的识别确认制”为核心的现代本科教学运行新体系,这套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给学生更大的自主选课和专业调整权,实行弹性学制,学生修读年限为3-6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点以及社会的需求等情况,通过跨年级、跨专业自主选课,适时调整专业取向,实现转专业、选修第二专业的目的。也就是说,学生从什么专业毕业不是看他高考录取到了哪个专业,而是取决于他学习了哪个专业的课程、达到了哪个专业的毕业要求。

  ■中国石油大学招办主任杨爱民

  专业录取设3分级差

  今年中国石油大学共有53个本科专业,招生人数为4930人,招生类型涵盖普通本科生、国防生、定向生、高水平运动员、新疆协作计划预科转入生、内地西藏班高中毕业生、内地新疆高中班毕业生、保送生、自主选拔生、新疆协作计划预科生、贫困地区专项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免试台湾高中毕业生等类型。今年计划在山东省招收1195人,较2012年减少16人,其中,理科1049人,50个专业;文科146人,10个专业,含7个文理兼招专业,3个纯文科专业(法学、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今年新增的本科专业为化学专业,招生计划为60人。

  石油大学招办主任杨爱民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表示,今年一本线上30分的理科考生,一本线上20分的文科考生报考石油大学比较有希望,他提醒考生这个估计是建立在往年的录取经验基础上的,今年是我省第一年实行平行志愿,所以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因此考生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分数科学合理选择高校。

  今年石油大学在对进档考生进行专业录取时,将实行专业级差的方式安排学生志愿,即第一、二志愿间专业级差3分,第二、三志愿间专业级差2分,以后的专业志愿间没有专业级差。杨爱民提醒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一定要将自己最喜欢去的、最有把握被录取的专业放在第一位,否则如果第一志愿未被录取,只能将考生分数减掉3分参加第二志愿的录取。

  杨爱民表示,新生入学后允许转专业,学校将视学生的特长、爱好等情况,允许学生进校后转专业(一般在大一和大二的第2学期各有一次转专业机会)。

  【网谈摘录】

  网友:我孩子今年考595分,是理科,考你们学校可能性大不大?

  嘉宾:有70%—80%的把握。

  网友:孩子是理科生,考了614分,报考石油大学有把握吗?如果能考上的话,可以学跟石油相关的专业吗?

  嘉宾:有80%—90%的把握,可以选一个与石油有关的专业。

  网友:学校哪些专业是热门专业?能详细说一下吗?

  嘉宾:我校现有15个热门专业: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地质学、石油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安全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油气储运工程。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