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高端家政员走俏 年轻妈妈开车上下班做保姆

来源:青岛广播电视报-- 2013-07-20 14:19:52 字号:TT

  把做家政当作跳板

  2008年毕业的女大学生小杨后在一家国有企业从事质检工作,但一段时间之后,她发现能学到的东西太少了,每天都是程式化的工作,对自己的成长没有多大帮助。当看到家政公司推出的高端品牌之后,小杨果断决定放弃现在的工作到家政市场去一试身手。虽然做保洁员每月的收入比在职场工作相差不多,但小杨觉得,“空闲时间比较多,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多学学日语”。她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翻译,“从事家政行业只是毕业后面对就业难的一个缓冲阶段”,小杨想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谋求更好的发展。

  与小杨的想法不同,同为大学毕业生的小王却因为难以承受亲朋好友的眼光而放弃了家政职业。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的小王,曾经在崂山区的一个英国家庭从事家政,每个月有4000元的收入。与雇主相处的日子给她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与其说是高级保姆,不如说是他们家的朋友和家庭教师,我主要就是为小孩服务,在他父母上班的时候陪他玩,教他学习汉语学习功课,给他做饭洗衣服。”因为喜欢孩子的天性,再加上满意的收入,小王很喜欢自己的家政工作。但亲朋好友对她从事家政行业投来的鄙夷眼光,让她如芒在背。最终,难以承受这种压力的小王转行做了办公室文员。

  跟她们相比,硕士家政小李的规划更为清晰,“现在我给婴幼儿做启蒙教育也是为了以后积累经验,等机会成熟了我就自己办一个婴幼儿托管机构,自己创业当老板。”

  一个月4000元的收入,不算是一个小数目,可是目前青岛的高端家政市场仍然人员不足。赖双玲说,观念是导致人才缺乏的重要因素,不论是大学生本人还是家里人都觉得接受了四年的高等教育之后还去做伺候人的活儿太丢人,而且大学生也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所以家政注定只是他们的暂时落脚点。

 专业招生遭遇尴尬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是山东省首家开设家政专业的学校,致力于培养熟练掌握家庭经营管理、日常营养与保健、日常家庭理财及人际沟通与协调技巧、能够适应家政服务与管理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2006年、2007年均开设了家政专业,曾一度引起广泛关注。2009年4月,3名家政专业的大学生在家政公司一亮相,很快就被抢光,薪水也比普通大学生高出1000元。

  时隔三年之后,家政专业却突然销声匿迹。据了解,2006年和2007年该学院家政专业每次招生情况仅有13人,而其中很少是第一志愿的,“家政系的停招是迫不得已的,当时也经过多方社会调研和专家审议,才决定开设家政专业,然而生源的严重不足根本不能满足巨大的办学成本支出。”据该校招生办的一位老师介绍,家政服务被认为是“伺候人的活儿,不够体面”,而且没有保障,这些原因导致了招生困难。

  于雨为记者联系了很多从事家政的大学生,但她们都婉言谢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高端家政的瓶颈就是大学生的就业平衡心态”,于雨坦言,“很多人宁愿在小企业拿两千左右的工资,也不愿意做高端家政。”

  青岛家政服务协会秘书长赖双玲对此也有同感,在她看来,想要走出这种困境,除了需要政府扶持培训家政人员之外,也需要全社会纠正对家政服务业的偏见,让大学生从事高端家政有个好的从业环境。

  相关权益难以保障

  除了社会观念的因素之外,家政行业在法律法规方面的不完善、从业人员的相关权益得不到保障、市场的混乱也成为高学历人才顾虑的原因。

  临沂来青的保姆徐新花,经家政公司介绍来到台湾花园的陈先生家中做住家保姆,在打扫卫生间时滑倒造成了胯骨骨折,共花费医药费4000多元。事发后,徐新花认为这属于“工伤”,希望雇主陈先生负担一半的费用。但雇主陈先生咨询律师后表示,只愿从道义上补贴徐新花500元。

  徐新花的遭遇值得同情,但事实上,雇主陈先生的做法也完全合法。依据目前实施的《山东省家政服务业消费争议处理办法》规定,保姆在服务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意外伤害的,客户不承担赔偿责任,应由家政服务机构按照协议约定对家政服务员进行处理。

  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岛城的很多家政公司只属于中介性质,以向保姆和雇主分别收取管理费和中介费营利,无须给保姆缴纳保险,而且与保姆之间并没有签订相应的合同,所以也导致保姆在遭受人身意外伤害时只能自己“埋单”。

  调查中记者发现,无论是规模大如爱心大姐服务社,还是小如好帮手家政、安佳家政等家政服务公司,均不与保姆签订合同,这意味着家政服务从业人员需要自行承担。

  爱心大姐服务社总社经理金凤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道出了个中原委,尽管爱心大姐是目前岛城规模最大的家政服务社,但本质上仍属于半公益性的中介机构,“给保姆介绍一份工作,收取的中介费不足百元”,微薄的利润根本负担不起保姆每月500多元的社保费用。于雨对这种行业的弊端也深有感触,“之前公司推出的十几名大学生保姆虽然很受雇主欢迎,薪资也普遍比一般保姆高出上千元,但目前大多因社保问题无法解决而转行。”

  更重要的是,这个行业目前基本没有相关的法律对其进行规范和约束,家政服务员与雇主之间的关系被认为是雇佣关系,因此并不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出台一部关于调整规范家政服务业的全国性法律或法规。

    亟待规范的现状

  虽然对高端家政的需求越来越多,但目前家政市场却很混乱,很多中介公司甚至连工商营业执照都没有。据了解,目前青岛市大大小小的家政公司已有1000余家,而登记注册的只有300多家,更遑论对家政人员实行管理了。最常见的家政公司是这样的:一张桌子、一部电话、几平方米租来的房子就是全部家当,收取中介费的时候言之凿凿,但事实上却没有任何抗风险能力,出了问题,采取的处理方法基本是关门了事。

  青岛家政服务协会会长陈淑华表示,目前青岛家政公司的注册门槛普遍较低,“较大规模的家政公司需花10万元注册,个人的家政服务机构只需3万元就能成立,拿到相关部门出具的中介机构和职业介绍许可证后就可以开门营业了。”

  家政协会秘书长赖双玲说,针对家政服务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青岛家政服务协会也曾出台相关的规范标准,但缺乏相应的强制力和约束力,出了问题还是要以协调解决为主,家政公司的服务规范还是要依靠行业自律。

  不论是业内人士还是研究者都深刻意识到家政行业对于社会经济的重要作用。庞玉珍教授说,“家政服务产业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家政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能够扩大就业、拉动内需,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她看来,日本家政业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日本全民都非常重视家政教育和家政产业的发展,对日本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目前的家政业和国外的差距很大,远远滞后于社会需求,其主要原因是家政教育相对落后,家政服务人员专业化程度太低,政府对家政事业的发展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和支持,中国传统观念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行业的发展。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