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半年多的试点,八大关街道网格化管理于7月底扩容:从试点的14个网格,推广到整个辖区52个网格。街道内180多个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被划分到各个网格中。在每个网格配备党务、社会、城管三大专员,形成了“一格三员、一员数能、一岗多责”的网格工作格局。通过这些网格,该街道将形成“条块结合、逐级问责、无缝对接”的社区管理体制。而这一体制的重要作用就是能及时把社情民意“兜”上来。
由“条条管理”变为“条块结合”
八大关街道副主任孟凡东介绍:“网格化管理不是个新事,但以前的网格化管理主要依托社区,以各部门垂直管理为主。计生只管计生一摊活,城管也只管城管的事。街道、社区人力有限,极易造成‘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状况。”
在本次网格化管理创新过程中,八大关将街道内180多个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划分到各个网格中。在每个网格配备党务、社会、城管三大专员,形成了“一格三员、一员数能、一岗多责”的网格工作格局。
金口路社区是八大关街道五个社区之一。该社区以党支部为基础,划分为12个网格,每个网格约300户居民。69岁的党支部书记梁秀英担任第三网格的网格长。她所在的网格中,有党务服务网格员、社会服务网格员、城管服务网格员。以前,负责这一区域的城管服务网格员不按时上岗,打扫卫生也很马虎。街道办工作人员提出意见时,他却振振有词:我都打扫了。梁秀英担任网格长后,这样的情况几乎没有发生过。“我告诉他,我就在楼上看着呢。哪几天他没来,是我拿着扫帚替他清理的。”梁秀英说。
将社情民意“兜”上来
在今年春节假期结束的第二天,八大关社区组织一次社情民意大走访大收集活动,共搜集到社情民意84条,包括城建、民生、社会管理、文化体育、党建、经济六类。“大走访大收集活动毕竟不是长效的。为了更好地收集社情民意、解决民生诉求,我们街道办创新了网格化管理体制。这一体制的重要作用就是将社情民意‘兜’上来。”孟凡东说。
按照“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网格化管理模式,网格员和楼长负责搜集居民反映的各种信息,向社区反映。
家住武昌路1号甲的姜淑贞老人提出,应在武昌路一上坡处安装扶手,方便老年人上下坡。两个月之后,一段崭新的扶手设立在那段上下坡的路旁。姜淑贞老人高兴地说:“这次我们提的意见,社区都给答复了,就算我们提出的意见实现不了,街道、社区也会安排专人给我们反馈。”
每周一,网格长到所属社区通报居民反映的情况,社区居委会主任再将这些问题带到街道办。这些问题将被分解到各业务科室,由街道办分管领导负责督办。每半个月,街道办工作人员向社区反馈相关情况。
“通过搜集上来的社情民意,也就抓住了居民的需求脉搏,需要街道和社区所做的,就是走进居民楼院,为居民解难题、办实事。网格化管理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街道。”孟凡东说。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八大关街道建立了 “条块结合、逐级问责、无缝对接”的服务方式。网格员报上来的社情民意,社区能解决的,社区帮助解决;需要街道解决的,街道落实,超出街道和社区解决范畴的,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实在办理不了的,要向网格员和居民反馈,解释办结不了的原因,从而取得居民理解。
太平角社区第一网格内居民向网格长周学勤反映,岳阳路2号居民楼院较深,没有路灯,晚上居民进出都不方便,希望网格长帮忙联系社区和有关部门给装上路灯。在社区每周的网格长例会上,周学勤将群众的问题反映给了社区。最初,社区居委会主任联系市路灯管理处,说明情况后,对方说居民楼院的照明不属于他们的服务范围。社区又联系八大关街道办。最终,经过街道研究决定,由办事处为该楼院安装两处太阳能路灯,虽然造价有点高,但是这样就可以避免以后因路灯电费问题再次引发居民矛盾。目前路灯正在采购,很快就能安装到位。
今年5月6日至8日,八大关社区集中利用三天时间,就居民提出的84条建议和意见,对70名居民进行面对面答复。社区居民况守竹提出的三条意见,全都得到了落实。一条建议是拆除兴安支路与红岛支路交叉处的违法建筑,改造成老年健身、娱乐、休息场所;一条是建议利用39中外墙美化兴安支路;还有一条建议是改造红岛支路泄洪明渠。看到一条条建议得到落实,况守竹难掩内心的喜悦:“咱们社区确实给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这样的社区让人放心。”(记者 姜慧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