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三五知己,寻街边小店,饮洌香散啤,谈畅快人生。
火热的啤酒节即将落幕,但大街小巷的桶装散啤每天仍是忙不迭地迎来送往。要么围小桌坐马扎、一盘炒蛤蜊或是一碟花生米,推杯换盏中增进感情;要么打酒回家,一个塑料袋拎上三五斤酒,做几个小菜独饮——这是散啤带给青岛人金不换的惬意生活。
“哈”得外地人“大开眼界”
没有啤酒厂的城市很难喝到散啤。
在青岛,每天市民喝的几乎都是当日生产的最新鲜的青岛啤酒——这是只有青岛人才能够享受的特权。
51岁的老青岛、青岛千帆经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史大钧说 “喝散啤陪伴了我大半个人生”。
“其实用塑料袋打啤酒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了。计划经济时期,物质匮乏,什么都缺,啤酒也不例外。有一段时期仅限于饭店经营散啤,想喝啤酒只能到饭店喝大碗散啤。那个时期的散啤,是把散啤倒进一个大缸里,据说为了多赚点盈利,还有掺自来水的。有些想带回家喝的,或者家里来了朋友,就要拿着暖壶或燎壶去饭店排队。”回忆起喝散啤的经历,资深“酒家”史大钧无比感慨。“从70年代的五分钱一斤,到现在的两块五、三块钱一斤;从罐头瓶装到现在的啤酒杯,喝散啤陪伴了我几乎整个人生。”
到上世纪80年代起,“啤酒装进塑料袋”就已经成为岛城闻名全国的一大怪,亦成为外地人来青在街头巷尾感受到的最生动的岛城土著文化。
“我坐在台东六路上喝着散啤,除了拎着啤酒塑料袋的来往人群,还有楼上的住户用钩子把酒从楼下店里拉到楼上,这真是从没见过的景象。”江苏江阴游客石磊真称“大开眼界”。
网友“仁者樵夫”在社区里发帖子:“用塑料袋拎散啤回家,可能我孤陋寡闻,在世界不知是不是‘蝎子粑粑——毒(独)一份’!有朋来青岛不知那是啤酒,还奇怪:怎么青岛人拎着尿袋子到处走?去医院化验?哈哈哈哈!我喜欢散啤,那是咱们青岛特殊的引以为豪的酒文化。”
“哈”出了几大散啤名巷
对岛城土著来说,喝散啤的最佳地点不是啤酒城或者是啤酒街,而是遍布大街小巷的小酒馆、啤酒屋。
台东六路及其周边已经成为岛城散啤文化最热的“新地标”。
“来料加工、啤酒新鲜好喝、价格便宜已经成为那不花钱的广告,台东六路和周边众多的啤酒屋一天卖个两三千桶很正常。”一位啤酒厂业内人士总结说。
网友“青岛的风”在新浪上开了名为“吃遍青岛”的博客,一一点评青岛的几大散啤名巷——
四方路的特点是最实惠:作为最老的散啤一条街,短短一条街上,有几十家酒摊。当年十元钱能买五十串烤肉,现在加上啤酒的消费,一个人花上二十几元就能吃得非常好。
浮山后是狂欢后的好去处,常常营业到凌晨,很多人都是在K歌之后,去那尽兴。如果你在白天来是什么也看不到,可到了晚上七八点钟再来看,马路边红红地一片帐篷,足足有十几家烧烤摊。
洮南路是喜欢吃济南风味烤肉的青岛人之最爱。
要说哪条街上的散啤最好,还得数——台东六路,一百多米长的马路上,满是一家挨着一家的啤酒屋。这里喝酒要先跟老板要“酒牌”,因为在这里大家敞开喝,一桌上喝上三十大杯很正常,一杯一杯来记账太麻烦,不如一下子买上几十个酒牌,凭牌打酒,喝不完当然可以退。
……
青岛的散啤能好到什么程度呢——你别管店有多大,七八平方米照样出名;你别管位置多偏,拐弯抹角也有人开着大奔找上门来;你别管房子多破旧,只要不拆迁,十年二十年名声远扬——全凭一个“酒”字。
青岛酒客,就认一个酒好,旁的一概“小意思”。
真假“一啤”一“哈”便知
“喝散啤的人大多数都‘认熟’,喝顺口了就认你家了。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让来喝的人‘论这壶酒’。”在黄台路经营一家啤酒屋的老板陈伟忠对此感受颇深。
陈伟忠的啤酒屋开业四个多月以来,从开始的每天一两桶到现在的一天十几桶,做菜的手艺没变,吸引越来越多食客的当家招牌就是“散啤好喝”。
相比刚起步的老陈,龙口路上的老尤家啤酒屋、云溪路上鑫鑫洋啤酒屋、团岛的老头烧烤……这些交通并不便利的小店已经是 “大哥级”的啤酒屋了,它们每天人满为患,一天卖五、六十桶属于常态,靠的就是客人们的口口相传。
瓶装啤酒有一、二、四、五厂之分,外地人是很难区分的,但青岛人的舌尖则相当敏感,“口感不同,”青岛酒客张先生说,“一喝就喝出来了。”
于是,青岛酒客由此又可以分为两派——“顺口派”与“一啤派”。
“有的人只认一厂散啤,可是对我来说,不管几厂的酒,只要喝的顺口,就是好酒。”史大钧的观点代表了一部分酒客的心态。
但也有“哈”酒只认“一啤”,别的“不叨叨”的。
网友“robingh”在网上发文,质疑“青岛遍地是一啤散啤,究竟几家是真的?”他还“在此呼吁领导们,关心关心这个问题吧?”
帖子一发,应者云集,众网友纷纷给他出主意,想办法,帮助他喝到真“一啤”。
总之,相比瓶啤,喝散啤的青岛人对口感更为挑剔。一个卖散啤的小店或者啤酒屋能生存多久,完全取决于酒的“口感”。随处可见的啤酒屋,哪怕是相邻或是对面,有的门前冷落,有的门庭若市,这种鲜明的差异就取决于“顺口”二字。
妙龄女郎街头“哈”
多年前,青岛媒体人有一种说法:手里拿着某报的都是一些“哈”散啤的,手里拿着另一张报纸的都是一些“哈”瓶啤的。这一说法,将读者素质和啤酒档次等同起来。
但时至今日,这种说法已经相当不准确了。如果说散啤早年间是一种 “市井文化”或者是“草根文化”的话,那现在散啤已经成为雅俗共赏、男女通杀、放之全城而皆准的通用文化符号了。
如果你认为,光着膀子、坐着马扎、端着杯子、喝酒不叫喝酒叫“哈”酒的,是散啤人的众生相,那你就大大地OUT了。随着青岛散啤的声誉渐隆,散啤文化已经渗透到岛城的各个角落、各个人群阶层。在台东六路,出租司机、打工的新市民与衣着光鲜的都市白领邻桌而坐,觥筹交错,酒到酣处,“相逢何必曾相识,来,干一杯!”——这种场景绝不少见。
在台东邮电局附近的啤酒屋,记者见到三个高挑美女每人优雅地端着一斤的酒杯轻呷,记者与她们聊了起来。“以前喝喝咖啡、吃吃冰饮,现在到了夏天,一口冰凉的鲜啤入口,这种香气、这种感觉难以言传。”25岁的银行职员宇小姐断言“喝散啤不是男人的专利”。
一座城市,酒“哈”到这种境界,还能说什么呢?说什么都是苍白的,都不如“走,哈酒去”来得实在,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