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开海第二日,记者探访岛城各大农贸市场发现,海鲜供应量明显增多,前来尝鲜的市民也络绎不绝。细心的市民发现,如今虾兵蟹将成了海鲜市场的主角,而鲅鱼、黄花等海鲜却非常少见,成了珍稀物种。而各大海鲜市场摊贩争相打起 “本地牌”,不少消费者表示难以分辨。
海鲜市场尽是“本地”货
青岛人对本地海鲜的钟爱由来已久,因此很多海鲜商贩都打着“本地”的旗号卖海鲜。
记者在几家市场发现,每当有顾客询问海鲜是当地的还是南方的时,不管是刀鱼、虾虎、蛤蜊、梭子蟹,绝大部分摊主都会告诉顾客:“都是本地海鲜,放心吧。 ”果真如此么?商场买海鲜的程小姐则说:“我发现只要说是本地的就比别的贵,贵在哪里就不知道了。 ”
前来购买海鲜的李女士感叹道:“以前市场上个大的加吉(鱼)、偏口(鱼)还不少,现在想吃点正宗的‘本地海捕’太难喽。都是假的,看看那个黄花鱼那么大,怎么可能是本地海捕的,一看就是养殖的。 ”有消费者了解情况,但也有的根本不清楚状况,听摊主说本地的好吃,照样会掏更高的价钱买。
本地海鲜贵也不一定好吃
本地海鲜就一定好么? 一位市场商贩反映,从海鲜的品相和价格来看,本土海鲜品相也没有外地海鲜有优势。以黄花鱼为例,青岛产的黄花鱼比较小,而南方水域温暖,黄花鱼长得膘肥体壮,个头往往是本地黄花鱼的两倍以上。 “本地产花蛤和对虾的颜色都比外来花蛤和对虾颜色黑,长得不待见人。 ”摊主告诉记者。
从事海产批发零售生意已近十年的黄先生说:“不可能都是本地海鲜,哪有那么多本地海鲜? ”他告诉记者,最近几年随着青岛近海资源日益枯竭,本地海鲜越来越少,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口味也往往打着“本地”的旗号来做生意。 “拿蛤蜊来说吧,东北蛤蜊跟青岛蛤蜊就不一样。卖的人都说是红岛蛤蜊,有的根本就是东北那边的,有的就是青岛沿海其他地方的,比如胶州、即墨这些地方,也不是红岛的,就是卖个噱头罢了。 ”
外地海鲜是青岛市场主力
市海洋与渔业局专家表示,市场上的虾蟹比较多,主要在于虾蟹的繁殖速度快,而且产量比较大,加上这两种海鲜在近海的产量更多,所以开海前后这两种海鲜唱了主角。而很多鲅鱼和黄花刚靠岸就被酒楼买走,一般市民很难买到了。
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市场上百分之七八十的海鲜从辽宁以及南方一些地方引进,所谓的‘本地货’有时就是摊主出售的噱头。 ”(记者 李德银 见习记者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