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九十月份,经过了海洋渔业部门增殖放流和三个月休渔期的调整,黄渤海区域海货出产到了最为集中的季节,出海作业的船主们都把希望寄托在这两个月上。不过近日记者采访了解到,虽然刀鱼、鲅鱼、红头鱼、蟹子等鱼汛如期来临,但是因为人为活动的影响,岛城沿海至少6个鱼汛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消退,有的甚至濒临消失。
现场 一船八成是刀鱼鲅鱼
前天上午8时,记者来到开发区积米崖中心渔港时,来自斋堂岛的船老大肖常春正和船上的伙计们将刚刚捕获的鱼虾抬上岸。 “现在出去一趟,收获的主要还是刀鱼、鲅鱼,基本上占渔获物的八成,渔船则主要集中在灵山岛以东的海域。 ”积米崖港380多条渔船,其中有近半数是双拖网作业的大船,一天差不多有七八万斤刀鱼和鲅鱼上岸。 “每年这个时候,刀鱼都从浙江那边洄游过来,而鲅鱼则从日本一带海域过来游经青岛附近,这是比较固定的两个鱼汛。赶上好行情,出去一趟,能卖个一两万块钱。 ”
在即墨田横镇山东头村,让渔民王希早感到欣慰的则是琵琶虾,“一网下去,差不多能有百十来斤上岸。 ”虽然现在这个时节,琵琶虾不如春天的时候价格高,但是每斤六七元的价格还算是船上这些渔获物中价格不错的了。 “码头好几百条船,出去一趟就要跑到长门岩、千里岩附近海域,要是没有这些琵琶虾,还不一定折多少本钱呢。 ”
亮点 本地海捕蟹今年丰收
“今年蟹子可以说是个丰收年。 ”中秋节期间,记者在崂山区王哥庄街道港东渔码头采访时看到,仅靠码头的一条街上,就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车辆。这个码头近百条小型渔船,每天大约能携带2000斤本地海捕蟹子上岸。 “鲁崂渔61077”船的船主老刘告诉记者,出海一趟不用走远,基本上是一天一个来回。仔细算了算,这一趟出去,老刘的船打了将近300斤蟹子,个头都不错,以每斤40元计算,收入也能过万。
“今年青岛本地产量有了明显增加。除了自然环境的因素,一方面是休渔政策的坚持实施,另一方面每年的增殖放流活动也有很好的促进效果。 ”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研究员李成林介绍。
遗憾 鳗鲡红头量少个头小
在沙子口中心渔港靠泊的渔民老姜的渔船是大个头,450马力,船上雇了五六个水手,出去作业一趟就要十天半个月的,专门打鳗鲡。“往年这时候是打鳗鲡鱼的好季节,但最近几年情况越来越差,近海没有鱼,作业地点只能是越来越远,已经到了黄海和东海交界的地方了,离港近百海里。即便这样,打上来的鳗鲡鱼个头也是越来越小了。 ”
在积米崖渔港,另一名船主周华则告诉记者,往年刚开海时比较成规模的红头鱼鱼汛这两年也比较差,“现在红头鱼的个头很小,一斤连一块钱都卖不上。如果要捕捞大一点儿的,恐怕要到10月份,而且在灵山岛周围的海域是不行了,还得往更远的地方去才行。 ”而在即墨田横码头,说起今年的秋季黄姑鱼鱼汛,不少渔民直言不抱希望。 “黄姑鱼往年还行,春秋两季特别多,那时候还有专门打黄姑鱼的船,但是现在很少有了,谁出去专门打黄姑,肯定赔钱,根本打不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