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破获跨省贩毒案 痴情大学生沦为帮凶(图)

来源:大众网-- 2013-12-22 07:42:07 字号:TT

青岛破获跨省贩毒案 痴情大学生沦为帮凶

    ▲ 警方缴获的15千克毒品及70万元毒资 ,图为警方提供。

    8

    一网打尽

    摧毁贩毒网抓获 20余嫌犯

    在抓捕刘某等人的同时,另一路民警也跟随着方某和神秘女子直奔流亭机场。此时,两人的行踪已经被警方完全控制。在拿到机票后,两人去往安检通道准备办理登机。见时机成熟,专案组民警立即上前将两人请出了安检通道。“我们是警察,请配合我们调查。”民警在亮明身份后,方某并没有在意,出示了证件。在民警查验其行李缴获70万元现金时,方某自称“我是做生意的,带现金不犯法吧。”他甚至还向民警叫板,“你们有什么事吗?没什么事我们还要赶飞机。”

    “我们是青岛公安局禁毒支队的缉毒警察。”当听到“禁毒”两个字从民警嘴里说出来时,刚刚还十分淡定的方某脸色煞白,站在原地愣了数秒钟。而那名神秘女子在听到“禁毒”、“缉毒警察”后,原本就十分紧张的她顿时站立不住,瘫坐在地上。

    在经过长达150多天的艰苦侦查后,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会同城阳公安分局,一举摧毁以刘某为首的贩毒网络,成功斩断了从广东至青岛的毒品交易链,当场抓获方某、刘某、黄某、李某、曲某5名犯罪嫌疑人,当场缴获冰毒15公斤,现场查获涉案现金70万元。随后,专案组多路出击,先后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20余名。被警方一窝端后,方某、刘某心理防线已是几近崩溃,在面对审讯时,几人对贩毒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9

    悔不当初

    为情痴,女大学生沦为运毒帮手

    在方某与刘某交易过程中,一名行踪诡秘的神秘女子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然而在该案侦破后,这名女子的遭遇却令人惋惜。这名神秘女子名叫徐某,今年21岁,是深圳某高校的大三学生。外表俏丽的徐某是在一年前的一次聚会上与40多岁的方某结识的。随后两人的关系迅速升温,最后发展成了情人关系。徐某并不是一个拜金的女孩,穿着、用品等也都比较朴实,而之所以对方某惟命是从,是因为她爱上了方某,以至于她明明知道方某是一名毒贩,也知道自己帮方某运送的是毒品,但是被感情冲昏了头脑的她,还是选择冒险。正在学校上课的她接到了方某的电话,要求她拿着方某已事先准备好的行李箱,乘上飞往青岛航班。

    在审讯过程中,徐某悔恨不已。然而与徐某深陷感情不同的是,方某在审讯过程中却并不愿意和徐某扯上太多关系,方某称两人只是“普通朋友”,只是利用徐某的身份来贩毒而已。

    最长一次蹲守蜷在车里50多小时

    活在“刀尖”的缉毒警察,身份连邻居也不知道

    12月22日,记者见到了“走在刀尖上”、“提着头干活”的缉毒警察赵易、纪云,他们与岛城所有缉毒警察一样,不仅要冒着生命危险抓捕穷凶极恶的毒贩,也要严重透支体力数十个小时缩在车里秘密侦查,而为了隐蔽和安全,甚至邻居都并不清楚他们的真实身份。

    方便面就凉水,熬过50小时

    缉毒民警赵易、纪云全程参与了这起案件的侦破过程,而对于包括他们在内的所有缉毒民警来说,在侦察过程中的蹲守是最为艰难的环节。

    “这起案子最长一次蹲守了50多个小时。”赵易介绍,在所有案件调查过程中,最有挑战性实际上就是看上去似乎比较简单的蹲守,这对民警来说无论是精神还是体力,都是一个巨大考验。“三四个人都挤在一辆小车上,轻易不能下车。”赵易介绍,出于隐蔽性考虑,在固定蹲守时往往选择一个比较好的位置后,就不再随意更换,而民警在车上观察显然也不能下车,一连10多个小时都要缩在车上。而涉毒人员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白天睡觉、晚上特别是凌晨两三点外出活动,而这个时间也正是正常人最疲劳、最困的时间,这对民警的体能是巨大的挑战。

    “为了隐蔽,空调也不能开。”纪云介绍,由于不能随意发动车辆,因此民警在车里不能开空调,在冬季夜里蹲守时,车内温度往往只有几度甚至接近零度,民警都会提前准备好大衣取暖,而在夏天还要忍受车内的高温。由于不能随意下车,民警在蹲守过程中的吃饭问题就只能凑和,干啃方便面就矿泉水是家常便饭,“方便面在碗里泡和在肚子里泡都是一样。”

    近身侦查需要“角色扮演”

    在案件调查过程中,民警也经常“角色扮演”以便于更好的侦查,由于“出演”过各种角色,两位民警都开玩笑说缉毒警察都是“中戏毕业的”。“有时候是为了确定嫌疑人,有时候是近距离掌握嫌疑人动向。”纪云介绍,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在锁定嫌疑人时往往掌握的是嫌疑人以前的照片,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人的体形、外貌有时候变化是非常大的,因此就需要近距离甚至是面对面与嫌疑人接触,还要不被对方发现。

    长年进行缉毒工作的缉毒警察,由于生活作息极度不规律,使得绝大多数民警都患有胃病,“吃饭很不规律,有时候长时间蹲守吃的东西也很伤胃,所以胃病基本都有,只是有的轻有的重。”赵易介绍,几乎每个民警身上都有伤,同时,由于长年的无规律作息,不少民警的生物钟已经紊乱,“晚上躺下感觉非常累,也非常困,但是就是睡不着觉。”

    而威胁着民警们身体健康的还有各种传染性疾病。据民警介绍,很多涉毒犯罪人员由于长年吸毒,会患有如肺结核、肝病、性病或是艾滋病等传染病,当民警抓捕这些犯罪分子时,甚至与犯罪分子搏斗时,都在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这和受伤还不一样,受伤会恢复,一旦被传染艾滋病,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会承受巨大压力,并且还会连累家人。”因此在抓捕过程中,民警们都会格外注意自我保护。

    冲在前,不将危险留给队友

    贩毒量刑极重,对被抓获后的后果,毒贩也是心知肚明,也正是因此,涉毒犯罪中的毒贩往往都是穷凶极恶的暴力犯罪分子,在面对警察抓捕时往往会拼死反抗,而这也是缉毒警察“提着脑袋”办案的原因。

    “在这个时候,能够信赖的只有自己的队友。”纪云介绍,毒贩都知道自己被抓获后会面临重刑,因此在面对抓捕时不是逃跑就是反抗,在抓捕时,信赖和依靠的就是自己的队友,行动时每个人的神经都紧绷着,所有人都拼命往前冲,因为只要有一个人慢了一步,就等于把危险留给了队友,而所有人都愿意为了队友自己率先冒险,“曾经在一起案件中,我们在抓捕一名毒贩,破门而入时就发现桌子上放了一把枪,而毒贩转身就能拿到,冲在最前面的同事飞扑过去把他制伏。”纪云介绍,后来发现枪里子弹已经上膛,在后期的审讯中,毒贩也称自知必判重刑,如果能拿到枪,肯定会朝民警开枪。

    在抓捕毒贩时,最容易受伤的环节,实际上是拉门。赵易介绍,在抓捕藏身家里或建筑物里的毒贩时,往往会等到毒贩开门的时机破门抓捕,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把门强行拉开,这是最危险的工作,一方面通常情况下并不清楚门的结构,二来对方很可能强行关门,这时民警伸进去的手极有可能受伤,如果拉门没有成功反被关上,那手指可能就断了。“受伤的多数都是拉门的民警。”

    另一项最为危险的就是冲门,在门被拉开后,第一时间冲进去。尽管在抓捕之前都会对抓捕地点的情况进行预判,但实际情况不可能与预判的完全一致,嫌犯可能携带着凶器,而率先冲进去的民警就是将自己完全暴露在极度危险之中。

    赵易说,尽管大家都知道拉门和冲门是最容易受伤也是最危险的,但从没有人推托,反而都是争着担任拉门的工作,愿意把危险留给自己。

    隐藏身份,邻居不知是警察

    由于工作极度危险,一些不法分子很可能会对缉毒民警打击报复,为了防止自己在业余时间以及家人受到牵连和伤害,缉毒民警往往都会选择隐藏自己的缉毒警察身份,低调生活。纪云一家人在所住的小区已经居住了6年,左邻右舍也都比较熟悉,但是并没有人知道纪云是一名缉毒警察,甚至都不知道他是一名警察,在日常生活中,只有少数亲友知道他的真实工作,而在生活中,他基本不会提及自己是一名缉毒警察,往往是以“公务员”作为介绍。

    赵易在生活中也是选择了低调,相比纪云来说,邻居和朋友知道他是一名警察,但并不知道他是缉毒警察,因为当别人问起他是哪一行的警察时,他往往会说是“派出所的”,不会详谈。

    “工资和其他行业的民警一样,没什么区别。”赵易开玩笑说,不仅收入一样,他们还得经常倒贴钱,在案件侦查过程中,民警们出于需要往往会开着自己的私家车跟踪,而毒贩开车闯红灯是常有的事,民警开私家车也只能硬着头皮跟着,在跟踪时被抓拍的交通违法,最后都要由自己处理。

    一朝吸毒,心理毒瘾终生戒

    亲手抓获过很多毒贩和吸毒人员,也看过太多因毒品而造成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一朝吸毒,十年想毒,终生戒毒。”纪云说,一旦染上毒品,在戒毒中,生理脱毒只需要75天,但是心理毒瘾却往往需要一生去戒除。

    在他们曾经办理的案件中,就有因为仇恨而一家三口吸毒的情况。这一家三口父亲是做生意的,家庭条件非常好,生活也很幸福,夫妻俩有一个成年的儿子,工作也不错。原先是父亲吸毒,后来妻子反复劝说无果后,抱着“你吸我也吸”的恨意,一怒之下也开始吸毒,而当夫妻俩都开始吸毒后,他们的儿子也是出于这种“你们吸我也吸”的恨意,开始吸毒,最终三人是在家里被警方抓获的,落网时 ,父亲在书房、母亲在卧室、儿子在阁楼,三人都是各自吸毒,家中一片狼藉。

    赵易介绍,一旦染上毒品,会极快地透支财力,不可逆转地伤害身体,并可造成精神异常,越早戒毒,就能越早地摆脱毒品的魔影。如果发现自己身边的人正在吸毒,一定要通过合理的方式来劝其戒毒,能否彻底戒毒,主观意愿的因素极为重要,同时也可以在其自愿的情况下,送去强制戒毒。

    生理脱毒只是第一步,由于“心瘾”的存在,戒毒后很容易复吸,因此,家人要对戒毒成功的人多一些关怀和关爱,让他们能重新融入正常的生活,转移对毒品的注意力,戒断“心魔”,“吸毒者是违法者,但同时他们也是病人,警方的打击、处罚都只是手段,最终为的是拯救他们的灵魂。”赵易说。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