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平均每天新增183个老板
1元开公司、住宅楼可注册公司地点、取消90%的前置审批、一个地点可注册多个公司……“十二五”期间,我市出台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各项新措施把登记注册开公司门槛降到了史上最低。行政审批手续简化、创业成本降低等因素使得全市市场主体出现大幅增长。记者从市工商局获悉,商事制度改革以来,以2015年为例,全市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9.9万户,其中企业5.9万户,平均每天就能诞生183个“老板”。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93.4万户,注册资本金超过1.75万亿元,市场主体活跃度达到82%以上,高于去年同期11%。
1元注册实现火锅店老板的梦
今年对于32岁的小郑来说是个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他辞去了国企的稳定工作,决心创业。这个念头曾无数次地在他脑海里闪过,但手头资金紧张、证照办理手续繁琐等现实让他迟迟下不了决心。
“一直很想开家属于自己的主题麻辣火锅店,工商登记改革圆了我当老板的梦。”小郑说,在没改革前,最低注册资本成了他创业最大的“拦路虎”。按照规定,想要注册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但对当时的小郑来说,全身的积蓄也只有15万多元。抛去房租、设备、食料、人工等预算所剩无几,更别提拿出10万元放在某个指定账户证明自己有开公司的财力。
而在新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中规定,将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取消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等规定,甚至可以1元注册公司。“这个规定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小郑笑着告诉记者,他辞去工作后,向市南区工商提交了相关资料,营业执照拿到手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随后,小郑又跑了食药监局等部门将所有的手续全部办完,简单的装修、招工、购置设备后,小郑的主题麻辣火锅店正式开业了。
注册资本实缴变认缴、“先照后证”等一系列工商登记改革措施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小郑的生活。如今,小郑的日子也像他的火锅店一样过得红红火火。
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9.9万户
自去年3月1日,我市正式启动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像小郑一样将创业梦转化为现实的创客越来越多。改革中全面放宽市场准入、简政放权、鼓励投资创业等利好政策让创业变得越来越简单。记者从市工商局获悉,截止到目前,今年全市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9.9万户,其中企业5.9万户,
从去年3月到今年5月底,我市新增第一产业市场主体2.9万户,同比减少19.61%;第二产业市场主体新增2.4万户,同比增长40.44%;第三产业新增48.4万户,同比增长270%。从统计来看,增长速度排名前5的行业分别为:批发零售、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商务服务业、住宿餐饮、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这样的增速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通过为创业者“松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从去年3月到今年5月底,全市新增市场主体吸纳就业84万人次,同比增长294.02%,新增就业量居全省首位;全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吸纳就业4.5万人次、5.3万人次和62.9万人次,其中第二、三产业吸纳就业同比分别增长39.47%和202.40%。本版撰稿记者樊蓉 通讯员 门刚
前置审批事项“瘦身”
“原先开个蛋糕店需要先取得环保、食药、消防等部门出具的多个许可证后,才能办理工商登记,我在工商登记的同时申领相关许可证,这样就大大缩短了办证时间,节省了成本。”青岛全面实施登记制度改革,市民于女士在为开的冰激凌蛋糕店注册执照时切实享受到了这种便利的条件。
于女士告诉记者,她决定开这家店的时候已经是5月底,而对于冰激凌蛋糕店而言,全年的旺季基本集中在6月到10月之间。如果想让店运转起来,最好在10月前就能收回大部分的投资,这样店才能撑过淡季。如果没有新规,她需要先跑食药局、环保局等多个部门开证明,所有证明全了才能到工商部门申请注册公司。有了营业执照在招工、贷款等环节上才能更方便。再加上装修等,整过过程至少要2个多月。但在实际的操作中,于女士告诉记者,她向工商部门递交材料后的第4天就拿到了执照,随后招工、贷款、跑其他部门几乎是同步进行。直到店内装修完成,所有手续也都办齐全了,小店顺利在7月中旬就开业了。
前置审批后移这项新规定是此次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一大亮点,记者从市工商局了解到,前置审批的大幅后移,使得企业可以迅速开展一般性经营项目。取消卫生许可、娱乐许可证等344项前置行政审批,取消比例达到90.3%。对未列入《目录》的事项,一律不作为我市工商登记的前置事项。
“住改商”一址多照成现实
“我的工作很简单,就是做设计,一台电脑就能搞定。”在青从事商标设计的小彭告诉记者,基本上他所有的工作只需在家就能解决。随着自己的设计越来越被顾客认可,有时一些大型公司也会来找他制作LOGO。“但是有的公司提出要开发票,设计费用财务才能报销。”因为这个原因,失去了很多订单。
小彭也想过注册一家公司,但是注册地成了大难题。“每月花几万元租个写字楼当做公司注册地,对我来说根本不现实。”小彭说,好在登记制度改革了,允许将公司注册地点填写成居民楼内,现在公司就是家,家就是公司。
去年6月16日我市出台《青岛市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住所(经营场所)登记实行“五取消、五允许”,这些政策举措破解了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房租贵、场所难寻等问题,减少了因经营场所问题导致的无照经营。
在新规中,像小彭一样,从事创意、设计、软件等领域的小微企业和自由职业者,可以将住宅、公寓登记注册为营业场所。支持个体工商户进入众创空间经营,允许经营场所“席位注册”,甚至可以一个办公室有十几张桌子,每个桌子就可以注册一个新公司。
不仅如此,一个地点注册多个公司,还可以一个公司注册多个经营地点。此外,申请注册人不需要提交场地房产证等证明材料,只需提交租房合同等证明即可,申请人对住所或经营场所的合法性、真实性负责。
年检变年报 网上就搞定
市场准入的门槛降低了,池子里的“鱼”也变多了,如何监管也成了此次改革的重中之重。改革将传统的行政处罚的监管方式转化为信用监管模式,实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往年从3月开始企业就准备年检材料,向工商部门报送,办事大厅经常排长队。如今年检变年报,为企业带来了很大便利。企业只需轻点鼠标,通过登录市工商局官方网站在“青岛市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就可实现申报,且不受窗口办公时间限制。
与此同时,企业如果未在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工商部门将在当年年度报告公示结束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直至列入严重违法企业黑名单,对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将在市场经营、投融资、进出口、出入境、注册新公司、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方面予以严格限制,做到“一次失信、处处受限”。
今年以来市工商共立案查处各类合同违法案件72起。继续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活动,企业申报资格361家,登记建档161家,有力促进了企业诚信履约、守法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