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中科院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在被调查的40个城市中,青岛宜居指数最高,名列第一。
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而北京和广州宜居指数分别为56.24分和56.78分,分别位居倒数第一名和倒数第二名。
评价指标有哪些
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报告首次通过大量居民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反映了公众真实的城市宜居性感受。一个有意思的结果是:不同年龄、学历、户籍状况、家庭月收入等属性的居民对城市宜居性评价结果明显不同。其中,20-29岁、40-49岁、本地户口、高学历、家庭月收入5000以下和2万元以上等社会群体的城市宜居性评价较低。也就是说中等收入群体的满意度要高于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
青岛凭啥“夺冠”
在6大维度评价中,青岛至少有3大维度排名前列。
●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评价整体领先。公共服务设施评价最高的五个城市主要包括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以及南京、 青岛、成都、济南和昆明等著名的旅游城市,得分均超过65分。
●东部沿海城市的自然环境宜人性更强。自然环境宜人性评价最高的五个城市依次为深圳、上海、苏州、 青岛和南京,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城市。
●东部沿海和西部高原城市的环境健康性评价较高。40个调查城市的环境健康性评价相对较低,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58.24、59.17分,是制约我国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瓶颈。在40个案例城市中,环境健康性评价较高的不仅包括厦门、 青岛和威海等东部沿海城市,还包括西宁和银川等西部地区高原城市。
北京为何垫底
《报告》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数得分位于倒数第一,主要受制于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三大维度瓶颈制约。其中,环境健康性维度成为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最大短板。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其团队在过去十年,曾经先后于2005年、2009年、2013年和2015年对北京的宜居城市指数进行四次调查。结果发现,从2005到2014年环境健康性是北京宜居城市建设中唯一出现负增长的维度。
“在29个具体评价指标上,尽管房价与宜居城市有直接关系,但我们特意回避了房价这一评价指标,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评价结果被房地产商用来炒作。”张文忠说。
住在青岛啥感觉
1经济发达 物价不高
经济学人智库去年发布研报显示,在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中,青岛排名61位,在国内低于香港、上海、深圳、大连、北京,但高于苏州、广州、天津等城市。
近年来,青岛大力发展海洋高技术产业,建设西海岸经济新区,构建起了以“港口、旅游、海洋”三大特色经济为核心的经济体系。据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2015年终述职报告,青岛的就业形势保持平稳,全年新增城乡就业37.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9%。
2015年,青岛GDP实现9300亿,在全国城市中排第12位。
2设施齐全 四通八达
青岛流亭国际机场距市中心32公里,2015年年末拥有国内航线120条,国际航线19条,港澳台地区航线5条,全年航空旅客吞吐量达到1820.2万人次。此外,青岛还正在建设新机场,预计2019年竣工。青岛火车站和青岛北站是铁路及长途客运的重要枢纽。济青高铁西起济南东站、东至青岛北站,全程约两个半小时。青岛的公路交通已建成济青、胶州湾、西流等7条高速公路,市内共有8个长途汽车站。此外,青岛还在打造国际邮轮母港。
青岛的公共汽车基本遍布城市角落,多条地铁正在规划和建设中。市域范围内共有近480余条公交线路,票价为普通车1元,空调车2元。
医疗设施上,青岛的三甲医院有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等13家。2015年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3146处,其中,医院、卫生院308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7处,妇幼保健机构11处,门诊部(所)、卫生保健所、医务室2368处。年末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6万人,其中,医生2.7万人。全市拥有医疗床位4.9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4.5万张。
3风光秀丽 夏凉秋爽
青岛市区气候的基本特点是“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而四季特征是“春迟、夏凉、秋爽、冬长”。
青岛依山傍海,风光秀丽。青岛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9.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6平方米,2015年正式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2015年青岛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93天,比上一年增加31天,优良率为80.3。其中夏季空气质量最好。
4万国建筑 啤酒飘香
作为黄海之滨的明珠,万国建筑的经典与啤酒飘香的名城,青岛的观光景点较多,如八大关、栈桥、五四广场、青岛海昌极地海洋世界、浙江路天主教堂、青岛啤酒博物馆等,还有青岛老建筑更是百年青岛历史人文的缩影。
此外,青岛市内有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三所重点大学。
这样的青岛,若是排名第二,没人敢排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