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中国海洋大学以“三个着力”持续推动海洋强国建设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2023-06-12 13:47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6月12日讯(记者 韩彤彤 通讯员 谢杉杉 霍玉东)中国海洋大学作为国家长期持续重点建设的一所战略性高校,始终以全方位服务国家海洋事业发展为己任,在主题教育中着力推动海洋强国建设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勇担造就国家海洋事业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的特殊使命,为传播海洋文化、提升全民海洋意识积极贡献力量。

着力建强思政课主渠道,突出海洋特色

建设“形势与政策”系列特色课程。学校制定“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方案,将“形势与政策”课作为本科生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制定“3+1”专题化分期分批授课模式,特别设置“海大文化”教学专题。专题将海洋强国建设作为核心内容,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开发《海洋科学家精神》《新时代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现实与思考》《行远东方红》《谋海济国功》等校本课程,向学生深入讲述老一辈海洋科学家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精神,讲清楚学校在海洋强国建设进程中的成就、变革、机遇和挑战以及学校谋海济国的责任担当。

创新形式打造“流动的思政课堂”。学校将思政课开到全球最大静音科考船“东方红3”上,依托公共选修课《海洋科考认知实践》,学校领导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登船为学生讲授“海洋强国与伟大复兴”系列讲座。学生置身于宽广的海洋,领悟“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蓝色信念,感悟海洋强国对国家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学生在通过实践体验海洋科考的各个环节中,坚定自己投身海洋、建设海洋,切实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

着力推动课程思政协同,贯穿海洋主线

构建涉海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学校遵循“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教育理念,依托学校涉海学科齐全的综合优势,汇聚高端人才,打破学科壁垒,系统构建“海洋历史与文明”“科技兴海”和“海洋治理”三大系列共63门海洋通识教育课程,形成包含科学、技术、历史、文化、时政、经济等跨学科、跨领域、多维融合的“大海洋”教育知识体系。利用夏季学期,开设《海洋形势评析》课程,邀请海洋领域专家学者及海洋行政部门负责同志,为学生系统讲授我国海洋政策及国际涉海形势。

推动中国海洋文化研究成果课程化、教材化。传承创新中国海洋文化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精神力量,学校在全国高校中最早成立专门从事海洋文化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海洋文化研究所”,在国内首开“海洋文化概论”课程,编写第一部海洋文化专业教材《海洋文化概论》,构建起完整的海洋文化课程体系。切实将海洋文化研究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的源头活水,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民族自古就具备的自强不息、刚毅有为、开放包容的海洋文化气质,进一步增强海洋意识。

着力提升全民海洋意识,传播海洋文化

积极推动海洋教育的推广普及。学校成立海洋文化教育研究中心,深耕海洋教育,紧紧围绕政策研究、课程与教材的开发建设、科普宣教的资源建设等,面向全国开展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着力解决当前全国大中小学海洋教育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学校出版社做好做强海洋教育及科普类图书出版,出版《海洋科学导论》《军事海洋引论》《海洋管理概论》等海洋类教材,推出全国首套中小学海洋意识教育系列教材《我们的海洋》,在全国10余个省市、自治区中小学使用;编写山东省中小学海洋文化教育读本《齐鲁海韵》,“畅游海洋”科普丛书和《中国海洋鱼类》入选山东省“改革开放40周年40部优秀鲁版图书”,《中国海洋鱼类》荣获中国新闻出版最高奖之一的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近几年,学校共出版海洋教育图书100余部,累计发行500万册,有效传播海洋知识,推动海洋意识由沿海向内陆传播,不断为坚定全民“蓝色信念”贡献力量。

搭建资源丰富的海洋教育平台。学校开放共享“海洋的前世与今生”等20门优质海洋通识网络课程,近五年累计1150所高校、37万名学生修读。受教育部委托开展“海洋教育数字资源建设”,上线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面向全国中小学生传播海洋强国建设的丰富知识。面向全国大中小学生举办海洋特色品牌赛事,面向全社会进行大赛作品巡展,海洋教育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