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推出若干措施,聚焦丰富产品供给、突出内涵建设、提升管理服务等方面发力,“真金白银”支持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旅游住宿集群,让更多游客“来了不想走”
推动形成一批旅游住宿集群
持续引进高端品牌酒店
2025年底前,完成10个以上高端品牌酒店引进项目;至少打造5家好客山东精品酒店
不断壮大星级饭店规模
2025年底前,全市星级旅游饭店总量达100家以上,五星级旅游饭店达15家以上,四星级旅游饭店达25家以上
持续打造精品旅游民宿
2025年底前,全市打造15家五星级旅游民宿,四星级以上旅游民宿数量达40家
丰富乡村旅游住宿供给
2025年底前,全市新打造4个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10家以上乡村酒店,实现旅游民宿集聚区内各等级旅游民宿全覆盖
2025年底前,完成10个以上高端品牌酒店引进项目;至少打造5家好客山东精品酒店;支持没有五星级旅游饭店的区市实现零的突破;全市星级旅游饭店总量达100家以上,五星级旅游饭店达15家以上,四星级旅游饭店达25家以上;至少打造10个特色主题住宿品牌……
阿朵小镇的特色民宿。王雷 摄
住宿是游客市民日常生活四要素“衣食住行”和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的重要内容,旅游住宿场所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是城市“软硬实力”的综合体现,是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旅游吸引力的重要依托。如何保障游客“住得下、住得好、住得舒心”?又如何将旅游住宿业的高质量发展转化成文旅行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
毗邻海边的壹凡森海帐篷酒店外景。
1月4日,在《关于推动青岛市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财政局共同发布近日出台的《关于推动青岛市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从发布内容看,该《若干措施》针对旅游住宿业急需发展的短板弱项强化政策引导,从市场内生和创新驱动着手,优化旅游住宿业的市场格局、产业布局,跟上众人出游意愿日趋强烈、线下消费场景不断拓展的市场节奏,打造有魅力、有温度的“诗和远方”,让五湖四海的客人感受到青岛“留客”的诚意满满。
补齐短板弱项,“量身打造”支持举措
2024年元旦假期,市文化和旅游局监测A级景区76家,共接待游客108.82万人次,同比增长181.34%,营业收入2277.76万元,同比增长31.37%。在线旅游平台携程数据显示,青岛上榜2024年元旦跨年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元旦假期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11%,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天津为青岛主要客源地。
数据传递出新一年青岛旅游市场的积极信号,当然,这也是向旅游住宿业的发问:新一年,做好迎接出游热的准备了吗?
青岛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旅游城市,旅游住宿业发展起步较早、市场基础较好。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宾馆、饭店4660家,客房数21.4万间(各占全省的1/7),星级饭店78家、星级民宿6家,其中,高星级旅游饭店超30家。近年来,随着个性化、休闲度假旅游的兴起,青岛的旅游民宿发展迅速。依托青岛山海城湾的优良资源,八大关、浮山湾、崂山景区周边以及西海岸沿海涌现出一批备受游客欢迎的旅游民宿,伊美萝薇、海角七号、陌海美墅、临澜海墅等已成为青岛旅游持续曝光的网红目的地。
位于青岛崂山区的钓鱼台酒店和美高梅酒店。
有发展优势但也存在隐忧。从目前的排名情况看,青岛的五星级旅游饭店数量在全省排名首位,但在全国同类城市排名中仅列第九位,与杭州(20家)、厦门(20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而等级旅游民宿数量上,青岛目前有国家甲级民宿1家、省级五星级民宿6家,与省内济南、临沂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去年暑期以及“五一”“十一”假期,这方面短板已经显露:青岛的高品质旅游饭店数量供给不足,沿海一线的旅游饭店一房难求。此外,民宿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管理不规范、档次不够高、特色不鲜明等。
为此,青岛结合实施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积极推动旅游住宿设施建设和服务升级,此次发布的《若干措施》无疑将为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心剂”。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郭爽介绍,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财政局坚持“开门定政策”,先后征求了各区市、各职能部门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又充分征求了相关行业协会意见,切实提升政策精准度,更好地满足市场主体政策需求。
丰富产品供给,构建完善接待体系
围绕推进旅游住宿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构建覆盖全面、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旅游住宿接待体系,更好地满足广大消费者多层次、特色化、个性化需求为目标,《若干措施》聚焦完善旅游接待体系、促进服务提升、加强人才引育等五个方面,致力推动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有文化有情怀、配套服务完善的旅游住宿集群。
在丰富产品供给,构建完善旅游接待体系方面,提出四项任务措施:
持续引进高端品牌酒店。支持各区(市)引入国际、国内高端品牌酒店,2025年底前,完成10个以上高端品牌酒店引进项目。鼓励建设标准和服务水平达到高星级饭店但未评星的高端品牌酒店,积极参与省“好客山东精品酒店”评定工作,2025年底前,至少打造5家好客山东精品酒店。
不断壮大星级饭店规模。支持没有五星级旅游饭店的区市实现零的突破。2025年底前,全市星级旅游饭店总量达100家以上,五星级旅游饭店达15家以上,四星级旅游饭店达25家以上。
持续打造精品旅游民宿。支持本土特色旅游民宿通过品牌输出、连锁经营等方式做优做精。2025年底前,全市打造15家五星级旅游民宿,四星级以上旅游民宿数量达40家。
丰富乡村旅游住宿供给。积极推动乡村酒店民宿集聚区建设,提升乡村旅游住宿水平,2025年底前,全市新打造4个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10家以上乡村酒店,实现旅游民宿集聚区内各等级旅游民宿全覆盖。
在突出内涵建设,促进管理服务提升方面,提出两项任务措施:
引导智慧化酒店建设、特色主题酒店建设。支持本地酒店集团出台智慧酒店相关标准。2025年底前,至少打造1-2家智慧化酒店样板,引领行业智慧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推出一批文化主题酒店、艺术主题酒店等特色主题酒店。2025年底前,至少打造10个特色主题住宿品牌。
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推广“亲情一家人”等“好客服务”典型经验,落实“好客管家”服务标准,创建“亲青驿家”特色服务品牌。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连锁酒店的管理团队、管理标准,鼓励优秀企业输出管理经验、管理模式。
在加强人才引育,夯实行业发展基础方面,提出三项任务措施:
支持旅游住宿业人才在青发展。鼓励旅游住宿业相关学科专业毕业生来青就业,符合相关条件的可办理人才落户,享受高校毕业生住房补贴;鼓励酒店管理专业硕士及以上层次全日制研究生到我市中高端旅游住宿企业就业,符合条件的发放青年人才一次性安家费。对在旅游住宿业经营管理方面取得突出业绩的优秀人才,优先推荐参加青岛市拔尖人才评定。
加强校企联训。加强著名酒店管理品牌与专业院校(系)的校企合作,力争青岛酒店管理学院创建省级旅游住宿业人才培训基地,与5-10家院校(系)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分层次、分类型开展行业人才培训,提高旅游住宿业管理水平、技能水平。
组织技能竞赛。每年举办全市旅游饭店从业人员技能大赛,增强全体从业人员的荣誉感、自豪感。
此外,《若干措施》在强化行业监管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加强组织保障形成推动发展合力等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真金白银”奖励,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旅游住宿是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也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市财政不断优化完善政策体系,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着力支持多元化旅游住宿新业态打造,助力推进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发展。”市财政局文化处处长刘会芹介绍。
2022年初,青岛出台《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重点从集群化、规模化发展角度支持旅游住宿业。本次政策制定过程中,市财政重点聚焦青岛旅游住宿业规范化、品质化提升,从高星级饭店评定、精品旅游民宿打造、旅游行业人才奖励三个方面给予奖励扶持。
在高星级饭店评定方面,对新评定为五星级、四星级旅游饭店的,分别一次性给予500万元、100万元奖励;对通过评定性复核的五星级、四星级旅游饭店分别一次性给予30万元、20万元奖励。通过政策引领,激发旅游饭店提升软硬件实力、争创高星级的积极性,助力我市旅游接待水平提档升级。
在精品旅游民宿打造方面,对新评定为国家甲级、乙级旅游民宿的,分别一次性给予30万元、20万元奖励;对新评定为省级五星级、四星级旅游民宿的,分别一次性给予20万元、10万元奖励。通过政策鼓励,吸引社会资本建设高品质的旅游民宿,推进青岛旅游民宿数量和质量有效提升。
在旅游行业人才奖励方面,对在全国、全省旅游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个人,分别给予一次性5万元、4万元、3万元和4万元、3万元、2万元奖励。通过对获奖人才实施奖励,激发旅游从业人才提升服务和技能水平的内生动力,进而推进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
“这些措施出台后,将激发旅游饭店和旅游民宿从业者的积极性,有效改善市场的供需矛盾。”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场管理处处长苏宏伟介绍,在旅游饭店方面,力争到2025年,全市星级旅游饭店总量达到100家以上(居同类城市第二位),其中五星级旅游饭店达15家以上(居同类城市第八位),四星级旅游饭店25家以上(居同类城市第三位)。在旅游民宿方面,未来3年力争新评国家甲级、乙级旅游民宿3-5家,新评定省级五星级旅游民宿15家以上,四星级旅游民宿20家以上,让“为一间房,赴一座城”在青岛成为常态。
全方位助力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释放了强力的信心和信号。“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围绕金融赋能、文旅深度融合、文旅消费场景等方面,推动旅游住宿业发展提质增效,大力培育新型文旅消费场景,助力过夜住宿消费升级。”市文化和旅游局产业发展处处长刘文静介绍,下一步,将持续完善文化旅游业特别是旅游住宿业企业白名单,推动更多银行推出“民宿贷”等针对民宿、酒店的特色信贷产品,依托“青融通”平台,建设文旅金融板块,有融资需求的住宿业企业可在线上发布融资需求,进一步提高融资对接效率,支持住宿业企业提质升级。此外,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产品体系,有效支持旅游住宿业高速发展。
专家声音
恰逢其时的举措
“通过一年的市场观察,特别是元旦假期期间的数据反馈,目前,国内的文旅市场发展势头非常强劲。青岛市在2024年开年之际就推出了这样的重磅利好政策,对于提振整个青岛文旅行业信心作用巨大。”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文旅学院院长石媚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旅游住宿是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也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旅游品质提升攻坚行动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的前提下,《若干措施》的出台恰逢其时。
对新评定为五星级、四星级旅游饭店的,分别一次性给予500万元、100万元奖励;对新评定为国家甲级、乙级旅游民宿的,分别一次性给予30万元、20万元奖励……《若干措施》的奖励政策,是迄今为止力度最大的。“这也充分表明了青岛强力推动文旅消费和产业复苏的决心和信心。”石媚山表示,“用奖励的办法来激励低级别星级酒店‘升星’,能有效引导市场主体提升自己的配套设施和服务质量,达到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的目的。此外,精品民宿和乡村酒店民宿聚集区概念的提出,也丰富了青岛旅游住宿业的内涵。”
作为一位院校专家,石媚山对《若干措施》中“加强人才引育”的举措也颇有感触:“‘引’是引进,给予行业相关毕业生优惠政策;‘育’是培育,加强校企联训,把青岛酒店管理学院打造成人才培训基地。拥有一大批高水平从业人员,不但有利于高端品牌酒店落户,也能让住宿业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
记者点评
住得下、住得好、住得舒心
许诺
“33小时速游北京,一天转8个景点”“2天1夜玩转新疆”“24小时16顿饭吃遍淄博”……这些听起来不可思议的行程安排,正被当代年轻人一一实践。
“特种兵旅游”是当下的时髦词汇。社交平台上,网红路线成为“特种兵”们的行动指南。游览景点时,“特种兵”们追求的是速战速决,只为证明“到此一游”。然而,细看这些所谓的网红路线,有时仅仅是一个“好出片”的背景板。远道而来打卡,只是为了满足社交分享的需求,往往忽略了城市的文化底蕴。
与过去相比,当下旅游观念的新变化也折射出另一种现实——当便利的出行条件让旅游由“朝发夕至”变成“朝至夕归”时,如何发挥夜间旅游的优势,让游客留下来、住下来,成为国内旅游的新课题。
夜间旅游,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需求新潜力、供给新动能。相对于白天走马观花般的景区打卡,夜晚的休闲调性更有助于游客感知当地文化,体验特色生活方式。“夜游”拉长了出游的时间宽度和长度,对于体验旅游目的地来说,则是拓展了旅游体验的深度。中国旅游研究院夜间旅游专项调查数据表明,当前游客夜间旅游参与度高、消费旺,九成左右游客有夜间体验的经历。如,杭州西湖夜游,晚上可以看戏,乘船游西湖、看商务型演出;上海黄浦江夜游,既可饱览外滩灯火,还可以闲步老街。再如,香港的维多利亚湾夜景鸟瞰和焰火表演、南京的夫子庙夜市和四川成都的宽窄巷子夜文化等,甚至夜晚比白天更具吸引力,已经成为“来了就不想走的焦点”。
2023年,青岛市文化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攀升,继续在全省“打头阵、当先锋”,为全市稳增长作出文旅贡献。出台《关于推动青岛市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着力保障游客“住得下、住得好、住得舒心”,这让人看到了青岛持续提升文化旅游产业能级的信心和决心——只要始终坚持全方位以旅客为中心,以品质聚人气,以服务赢口碑,“让远方的客人留下来、住下来,来了还想再来”将不再只是一句理想化的口号。(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许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