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蛔、钩、鞭、蛲”土源性线虫病该如何防治?青岛市疾控专家提醒→

2024-05-25 06:00 来源:青岛日报
分享到:

“蛔、钩、鞭、蛲”是蛔虫、钩虫、鞭虫、蛲虫四种常见土源性线虫的简称。对于很多“00后”来说,这些寄生虫病听起来很陌生,甚至可以说闻所未闻。但对于“90后”之前的人们,对此可能比较熟悉,甚至还有“宝塔糖”这种儿时回忆。近日,青岛市疾控中心发布提醒,小心这些寄生虫感染并寄生在人体,引起人寄生虫病。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大农村地区卫生状况欠佳,没有自来水,人们多喝溪水或井水,生吃瓜果蔬菜也清洗不干净,下田劳作时防护条件也差,皮肤经常接触土壤,导致人们非常容易感染这些寄生虫病。当时部分省份的蛔虫、蛲虫的感染率高达30%。好在我国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成功研发出了驱虫良药“宝塔糖”,在糖果匮乏的年代,甜甜的“宝塔糖”是广受儿童欢迎的“甜口良药”。

那生活在当下的人们,身边是不是已经没有“蛔、钩、鞭、蛲”这些寄生虫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准确地说,是“少见但不是不见”。据权威数据,全球有12.8亿人感染蛔虫,广泛分布于温暖、潮湿和卫生条件较差的热带和亚热带,感染人群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全球有8.7亿人感染鞭虫,与蛔虫的分布相一致,在我国南方人群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北方干旱地区。钩虫全球感染人数达9亿人左右,以热带、亚热带地区感染居多,在我国人群感染率南方高于北方。全球2.1亿人感染蛲虫,感染人群一般城市高于农村,5到7岁幼童感染率较高,且有人群聚集性的特点。

专家详细解说,钩虫病主要是皮肤与土壤中的感染期幼虫接触,感染期幼虫进入人体,或生食含感染期幼虫的瓜果蔬菜、饮用被污染的水而感染。蛔虫病和鞭虫病主要是经口食入被感染期虫卵污染和食物和水而感染。蛲虫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方式感染。钩虫病可导致皮炎、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异嗜症,造成人体长期失血,严重可导致贫血,婴幼儿患钩虫病还会造成生长发育迟缓等。蛔虫病和鞭虫病主要引起消化道症状,影响儿童生长发育,严重的蛔虫病患者,还可并发胆道蛔虫病、蛔虫性肠梗阻、肠穿孔等。蛲虫病是儿童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引起肛周瘙痒、婴幼儿患者常常表现为夜间反复哭吵、烦躁不安等,还可引起蛲虫性阑尾炎、蛲虫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等。

怀疑自己得了土源性线虫病该怎么办?专家说,如果有食用生的或未煮熟食物史,需要到医院进一步诊断,通过采集粪便检测是否有寄生虫虫卵以确诊。患者确诊后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驱虫药物治疗。专家提醒,预防土源性线虫病,市民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勤剪指甲,教育儿童不要吸吮手指,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菜板生熟要分开,食物煮熟再食用,不随地大便,粪便要无害化处理再施肥。(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