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前4月青岛位列出口十强!狂飙跨境电商,青岛外贸“杀”出一个春天?

2024-05-26 06:00 来源:大众日报
分享到:

今年前4个月,青岛市出口增速达9.4%,1623.6亿元的出口额超过佛山、无锡、厦门等城市,位列全国前十强。

青岛临海而兴,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制造基础,赋予其贸易全球的天赋基因。跨境电商外贸新业态之下,在全国过百个跨境电商综试区中,青岛连续两年评估列入“第一档”,跨境电商“北方第一城”名号稳坐如山。今年一季度,青岛跨境电商增速持续提升,实现进出口规模64.5亿元,同比增长58.7%。

“十年磨一剑。”自2015年设立首批跨境电商综试区以来,跨境电商作为外贸新业态已接近十年时间,放眼当下青岛跨境电商业态发展正呈蓬勃发展之势,不少企业探索跨境电商发展新路径也敢为人先,一批具有青岛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不断涌现,而从企业的新“闯法”也可窥见青岛乃至山东全省外贸的向“新”力。

网上卖钢铁起家!

贸易额激增之下的“互联网基因”

“青岛十大钢贸企业”、中国钢铁产业网“十佳钢铁贸易企业”、中国钢铁产业网“百强供应商”、行业内“SKA超级领军”……众多钢贸企业之中,地处青岛市城阳区的山东港中建材集团(以下简称为“港中建材”)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最与众不同的是,这样一家看似传统的钢贸企业,15年间贸易额从0到19亿元,实则是依靠跨境电商起家的。

早在2009年,当时大多数外贸企业还是普遍依赖参展、贸易代理等传统贸易方式推广业务,港中建材抓住了互联网红利,在阿里巴巴国际站、亚马逊等平台进行网络推广获客。

“当时没有客户资源,便通过互联网去寻找,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代网商”,港中建材总经理于业帅回忆创业初期依托跨境电商平台所带给公司的机遇,“我觉得跨境电商平台带来了客户的广度,在此能接触到全世界范围的客户以及询盘,当时我牢牢把握住了平台带来的第一波订单,赚了钱再投资到平台,逐渐形成专业网络运营人员管理平台、从单一平台到多个平台的打法。”

“跨境电商是创业初期走的必经之路,之后我们很快实现了转型和跳跃式发展。”于业帅告诉记者,目前港中建材已从钢铁出口贸易拓展到三个板块,一是以互联网起家的运营团队,二是在全球范围内建设生产基地与仓库,以建材为主、快消品为辅,三是二手车出口业务。

如果说跨境电商是港中建材从0到1的制胜法宝,从其战略布局的后续两步来看,仍旧贯穿着“互联网思维”。

要知道,在前几年外贸企业普遍承压的状况下,港中建材贸易额却做到了飞速增长:2020年,贸易额同比增长约30%;2021年,贸易额同比增长约50%;2022年,贸易额同比增长约89%。

能在风浪中稳坐钓鱼台,港中建材是因为做对了一个选择——提前布局建设海外仓。

在跨境贸易电商中,海外仓是指国内企业将商品运往目标市场国家,在当地建立仓库、储存商品,再根据当地订单从当地仓库进行商品分拣、发货。2019年底,于业帅远赴南美考察场地,2020年顺应市场变化选择在乌兹别克斯坦、肯尼亚等中亚以及非洲地区建设海外仓。

港中建材肯尼亚海外仓 受访者供图

“2021年,我们发现非洲市场不光缺乏钢铁等建材,卫生纸、纸尿裤、洗衣粉等快消品同样紧缺,而钢铁是重货,卫生纸等快消品是抛货,通过集装箱的重抛货搭配运输大大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价格优势和竞争优势。”于业帅表示,建设海外仓初期,国内员工无法去往现场,于是进行网络面试、培训当地务工人员,从建仓、采购、验货等环节均由其负责进行,“相对冒险,完全是基于信任来委托工作”。

不过,这个“冒险”带给港中建材的收获极大。于业帅告诉记者,“我们逐步将这种新模式拓展至其他海外市场,利润非常可观,销路十分通畅,基本上货没到港就卖掉了。”

目前,港中建材从海外仓又更进了一步——拓展建设海外生产基地,已在坦桑尼亚、加纳、肯尼亚、莫桑比克、科特迪瓦、阿塞拜疆建设生产加工基地和海外仓储设施。于业帅认为,“建海外生产基地,是因为只有在海外掌握主动权,才有资格去制定相关标准,才能更好地生存下来。”

今年3月,港中建材新获批二手车出口资质。

从网上卖钢铁、网上组团队,到网上卖汽车,持续优化“互联网基因”的港中建材,是青岛跨境电商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面对海外市场变化,要打好外贸这场硬仗,不断创新是关键。诚然,改变很难,但是不改变会更难,只有不断“打怪升级”,企业才能在这片广阔无垠的国际市场站稳脚跟。

于业帅总结的感悟值得一提,“外贸业态在不同阶段有不同需求,要一直持续不断创新改变,不断迭代转型,模式太过于单一迟早会被复制,企业也会被市场淘汰。”

“比客户更懂客户”抢先机!

开创多个山东跨境电商产业“先河”

创建山东省首家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全国首个以海运为特色的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山东省首个以跨境电商为特色的保税物流中心(B型)、山东省首家实现“跨境电商+新零售”的跨境体验馆、江北最大的冷链物流基地……

不同于其他物流中心,青岛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是山东省唯一以跨境电商为特色的保税物流中心,开创多个山东跨境电商产业“先河”。在众多个“首创”之中,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创下的“业内首创”最值得一提。

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总裁江南介绍,公司在业内首创了“一仓发全网、一仓采全网、一仓调全网、一仓播全网”的高效率一仓模式。

提起为何会“首创”这一模式,江南解释道,以往商家因服务商、平台不同,需要多地、多平台备货,而且对应的平台要求、客服能力也各不相同,导致备货成本高、效率低下。

江南表示,“一仓模式之下,商家无需多地、多平台备货,真正实现了‘一盘货’管理,大大降低了备货成本;此外,物流对于平台来讲也是很大的痛点,我们率先提出构建东北亚寄递物流枢纽,例如,畅通中日韩海上高速公路,开通了青岛-大阪、青岛-多伦多等多条跨境电商货运包机线路,建设了‘全国唯二、北方唯一’的航空物流超级货站试点,可最大限度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其实,除了通过平台销售至C端,商家还有TO B的需求,我们了解这一需求后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为商户、品牌商搭建了一个‘交易市场’,同时也可以通过中日韩消费专区电商体验中心、北方进出口商品交易中心等线下载体进行分销。”江南补充道。

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 受访者供图

此外,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依托青岛口岸区位优势,打造的“跨境出海”日本海运主通道今年年初正式开通,这也是青岛口岸首票跨境电商“9610”海运出口业务。

在此之前,青岛地区跨境电商“9610”出口业务全部由空运完成,近年来,随着出口货物量的激增,空运运量受限,这一海运主通道的开通,无疑对青岛乃至全省对日跨境电商产业服务注入“强心剂”。

紧跟新的市场变化,努力满足客户诉求,对于现阶段的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而言,战略规划方向已然清晰。

“我们相继引进国内排名前十的跨境电商平台入驻,比如唯品会、京东、菜鸟、天猫国际、拼多多、小红书等,成为全国跨境电商集聚平台最全的园区以及省市跨境电商发展主阵地。”江南总结公司拓展跨境电商新路子所遵循的理念,“其实就是海尔集团创始人张瑞敏提出的‘人单合一’,挖掘‘我的客户需要什么’,以客户为主导,了解诉求,满足诉求,只有满足客户需求,才能在市场上抢占更大份额。”

去年7月,山东省政府发布《山东省跨境电商跃升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其中十一项重点工作任务里五条提到青岛市政府分工负责,青岛在全省跨境电商产业布局重要性可见一斑。今年5月22日,青岛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将开展新一轮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着力把青岛打造成跨境贸易便利化标杆城市。

跨境电商,群雄逐鹿,模式创新是青岛外贸企业在这片蓝海中比拼的制胜法宝,而纵观外贸青企,在跨境电商实践中不断打磨出新模式、新路子,由此给青岛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带来了更多“底气”,更是折射出了青岛外贸新业态的拼搏向上与无限潜力。(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都亚男)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