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揭秘崂山劈石口:涧深谷幽被人遗忘 曾是重要交通通道……

2024-05-26 06:00 来源:青岛早报
分享到:

崂山劈石口 寻觅消失的古道

崂山劈石口。

“劳光”石刻。

去崂山游山玩水,相信很多人时常经过崂山劈石口,但不一定知晓看似其貌不扬的这里,背后竟有些许渊源。在崂山,劈石口家喻户晓,大名鼎鼎,它位于崂山王哥庄街道与北宅街道交界处山岭的一处山口处,也称大口,海拔250米。劈石口道沿着山势盘旋上升,东为北九水的连绵群山,西望五龙河、石门、华楼一线。站在高处远望周边村落,恍如仙境。

曾是重要交通通道

崂山有一条联系东西交通的古道,它从崂山西部的华阴集通往崂山东部的王哥庄。清乾隆二十八年《即墨县志》中就有了华阴、王哥庄两个集市的记载。华阴集是崂山西部的一个小市镇,附近村庄盛产水果、土布、药材,其西部的沧口、女姑口从南方所运来的土产杂品、日用百货,多经华阴集运往崂山东部地区。王哥庄,古代叫太平村,是崂山东部一大市镇,凡崂山东部所出土产多集于此,而尤以木柴、药材、鱼虾为大宗,即墨鳌山卫附近盐场所生产的部分食盐也经此运往崂山西部地区。

在古道海拔250米处有一山口,口下有一块独立巨石,呈桃形,高8米,由中间自然分为两块,像是用利器从中劈开一般,故称“劈石”。此处山口就叫“劈石口”,经过劈石口的小路,就叫“劈石口小路”,老百姓俗称“劈石口”。

劈石口小路是崂山最早见于记载的可行走的小路,在清同治十一年《即墨县志》中已有“劈石口”的记载。想必当年修建劈石口小路的条件很艰苦,环境也十分危险,《大庄修路记》中是这样记载的:“崂山屹立海上,以雄秀闻,其东西两麓尤峭。自大崂村达王哥庄,为胶澳即墨往来孔道。径路奥曲,间不盈尺,仰依峻坡,俯临绝壑,践其域者,恒蹓足屏息,有颠覆陨坠之虞。”

滨海大道建成以前,劈石口是由北宅通往王哥庄的咽喉,也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当地老人讲:“劈石口原为天然山口,有小路可通。后来为了打通从王哥庄到北九水的通道,组织修建了大王(大崂观至王哥庄)公路,路宽仅3米,将劈石口陡峭坡度下切数米,拓宽至7米,可通行汽车,成为当时游崂的重要通道之一。1971年重修公路时又拓宽2米。”

“劈石”独特奇观

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谷,时断时续的小路,来到劈石口,会看到这块巨石较匀称分为两半,中间有一道裂口,上口宽约两米七八,下口底部宽三四十厘米,仅能行人。劈石之西有石刻“劈石天开”四字,呈田字形排列,可倒读亦可环读,均能成句,称作“回文”,由青岛著名书法家修德所题写,类似石刻还有崂山明霞洞的“天半朱霞”。

东石刻有明代即墨县丞周璠(沭阳人,万历初年任即墨县丞)的《劈石口》七言绝句一首:“莲花片片削空青,华岳分峰仗巨灵。更向崂山挥玉斧,洞天有路不常扃。”此刻石通幅高达4米,由青岛著名书法家杜颂琴所书。如今村子里还有民间传说,明朝“永乐扫北”时大军经此处,因此石有碍行军,永乐皇帝一怒之下挥剑将大石劈为两半,成为今日之独特奇观。在劈石的东侧下部,有“青岛、即墨界”刻字一方。

在“劈石”附近,在小路的草丛中还有一块竖立的方形石柱,其中两面刻有文字,朝西的一面刻着“劳西区界”,朝东的一面刻有“劳东区界”。根据资料得知,德国租借胶澳和日本占领青岛时期的1898年至1922年,此处为青岛、即墨分界点。1935年7月1日扩大青岛市郊,设立劳东、劳西界碑。

涧深谷幽神秘色彩

劈石口古道大致呈南北走向,在最高处山口的西边是慧山,东边是锥子崮(古代叫文笔峰)。它沿着两条山涧贯穿东西交通,北边的山涧叫石人河,经解家河、屯山前、何家至浦里东北流入黄海,流程9公里。南边的山涧叫龙湾河,龙湾河发源于劈石口,沿着蜿蜒曲折的山涧顺流而下,流程大约有4公里,在孙家村东汇入白沙河。

龙湾河在和白沙河交汇处有一巨形石壁,每当雨季发大水时,洪水从上游冲下来,遇到坚硬的大石壁,就将石壁前方的泥沙冲走,形成了一个有200多平方米,最深处有五六米的大水塘。矗立在大水塘边的石壁,有七八米高,上面还有两块尖形的巨石,状似龙角,远远望去,极像一个传说中的龙头,因此人们把大水塘叫做“龙湾”,把水塘附近的地方称作“龙湾口”。龙湾口周围的山水风光非常美丽,1936年9月9日重阳节时,有一位叫龙沙壮的游人在龙角上题写了“劳光”两个篆字,书写镌刻十分工整,属于崂山石刻中的上品,由于位于风景区之外,埋没于荒山野岭,故现在很少有人知道。

据介绍,此石刻是唯一证明崂山名称正源的历史遗存;石刻是篆书写法,是崂山现有石刻里面仅存的双沟阴刻字遗存,与芙蓉峰下神清宫“卧龙石”石刻有异曲同工之妙。站在石刻前,能远眺东南方向的芙蓉峰,山水相映,特别是在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芙蓉峰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中,美不胜收,所以刻了个“劳光”,表示崂山之光的美意。空山寂寂,但闻鸟语。对此有人赋诗道:“名利场中卸甲人,沽酒寻入孙家屯。空山鸟语谁遗字,崂光崖下水如鳞。”

劈石口古道,涧深谷幽,风景秀丽,是一条被人们遗忘的山谷。2006年开通的仰口隧道减轻了劈石口的交通压力,也加速了青岛发展的步伐。劈石口,日益被人们遗忘在历史的记忆中。它远离景区,里面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包含了许多世人不知道的秘密,需要不断探索和发现。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北宅供图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