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在青发布,青岛总量居全国第五、北方第二

2024-06-28 17:10 责任编辑:中石 来源:青报观象山
分享到:

衡量一座城市的科创实力有很多标尺,其中独角兽企业的集聚度是一个关键指标。

6月28日上午,由青岛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24独角兽企业500强大会在崂山区举行。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会上发布的2024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发展报告与榜单显示,青岛共有歌尔微电子、杰华生物、卡奥斯、特来电、日日顺、万丰飞机、中加特、云天计算、以萨技术、聚好看、宸芯科技、伟东云、少海汇等13家独角兽企业,数量稳居全国第五、北方第二。

13家独角兽企业分布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赛道,让我们看到了青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代表力量。

01

独角兽之问

当下的创投圈,对独角兽企业的追逐似乎不如前几年。

《人民日报》近期刊发的一篇侧记《微观察·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报道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听到关于创新与投资的发言,总书记追问:“我们的独角兽企业新增数下降的主因是什么?”

2024独角兽企业500强大会在崂山区举行。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独角兽的概念说起。独角兽企业与“风险投资”“估值”这些关键词息息相关,一般指成立时间在10年左右、估值超过10亿美元、获得过投资且未上市的企业,具有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和发展潜力。在全球经济低迷、地缘政治变化、美元基金退潮、IPO和再融资阶段性放缓等因素影响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发生变化,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独角兽企业增速明显放缓。

会上发布的报告也可以印证这一点:中美两国的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数量占比从2020年的81.8%下降到2024年的74.6%,柔宇科技、德尔科技等35家企业从榜单中出局。

然则,我们为什么依然要关注这个企业群体?

因为,放眼全球,独角兽企业仍是具有独特性、颠覆性技术的稀缺物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独角兽的集聚度,被视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晴雨表。

02

领跑“新一线”

当前,青岛正聚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奋力开创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发展新局面。独角兽企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正在重构城市产业的面貌。

报告显示,尽管全球独角兽企业城市分布发生重大变化,但青岛的表现稳定,继续领跑国内新一线阵营,以13家独角兽企业位居全国第五、北方第二。

坐落在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的歌尔微电子。

纵观13家独角兽企业,主要分布在先进制造、医药健康、航空航天、汽车产业等赛道,与城市重点产业契合。其中,先进制造赛道企业数量居各赛道之首。

如歌尔微电子,以223亿元的估值居13家企业之首。作为一家以MEMS器件及微系统模组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主的半导体公司,其产品正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无线耳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等消费电子领域及汽车电子等领域。

再如万丰飞机,估值达112亿元。该企业已形成以飞机整机及关键零部件制造为核心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持续探索飞机制造领域的前沿技术,推进纯电动飞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以及无人机等新型航空器的研发,致力成为低空经济领军企业。

宸芯科技则深耕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是为数不多的掌握2G/3G/4G/5G等蜂窝通信及相关演进技术的无线通信芯片及解决方案国产供应商。

与青岛制造相互赋能的工业互联网领域,卡奥斯以150亿元估值入榜。作为海尔集团基于近40年制造经验,首创的以大规模定制为核心、引入用户全流程参与体验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卡奥斯连续五年位居国家级“双跨”平台首位,打造了11座世界“灯塔工厂”,孕育了化工、模具、能源等15个行业生态。

从13家独角兽企业成长轨迹来看,青岛已经形成了大企业平台孵化+国有平台股权投资的独角兽企业培育模式。特别是坐拥8家独角兽企业的崂山区,打通了创新链、孵化链、资本链、人才链与服务链,成为全市独角兽企业集聚高地。

值得一提的是,榜单之外,青岛还有几家够得上标准的潜在独角兽企业。比如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力神(青岛)新能源有限公司。去年8月,力神青岛新能源完成29亿元B轮融资首轮增资,投前估值约为200亿元。再比如,作为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算法提供商的极视角,估值已超过70亿元。

03

养成路径

独角兽企业的崛起并非一朝一夕,其成长离不开相应的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政策法规研究所所长彭健称:“要打造培育独角兽企业的耐心资本,要多元化渠道,包括风险投资、政府的引导基金、资本市场等,应该说是为独角兽企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都提供一个必要的资金支持。”

这势必要深耕城市“沃土”。政策环境、创新氛围、产业结构、风险投资等,都对独角兽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2024独角兽企业500强大会现场。

青岛之所以连续6年举办独角兽企业500强大会,主要用意就在于打造有利于独角兽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带动一批新兴产业。

为此,青岛已经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两条梯度培育赛道,构建起全市优质中小企业孵化育强梯度发展体系。在这个“养成路径”中,广大中小企业构成了坚实底座,底座上面是雏鹰企业,再上面是瞪羚企业,最上面是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让青岛始终能够生长出新的独角兽。

据统计,青岛现有312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683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826家雏鹰企业、343家瞪羚企业,累计培育17家独角兽企业,展现出高能级创新创业的不俗实力。

此次大会除了发布报告、颁发证书和嘉宾演讲外,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环节在于启动独角兽企业500强培育工程中小企业总裁特训班。

这大抵可以补充成为“养成路径”的最后一步,解决的高成长企业健康发展这一关键。该工程依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中心、北京隐形独角兽信息科技院等机构的专业力量,为独角兽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培育和支持,包括政策咨询、资金支持、技术创新等方面,通过重点点位的补充,帮助独角兽企业进一步成长和发展。

独角兽企业的崛起为全球经济带来动力,期待更多独角兽企业奔跑在青岛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之上。

作者 |周晓峰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中石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