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日前,青岛出台《全市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行动计划》确定了10个重点领域、30条改革措施,勾画出了今后三年的改革路线图。记者按照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城镇化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四个大方向,对重点、亮点改革措施进行梳理,并邀请青岛市委党校教授刘文俭进行了简要分析点评。
减少行政审批事项
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上,《行动计划》主要提出深化行政审批、社会管理等方面改革,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制定市、区(市)行政审批目录,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做好向重点板块及区(市)下放市级审批权限工作,推进区(市)向镇(街道)下放审批权限。
推进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改革。合理界定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范围和项目,制定实施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试点工作的意见,组织开展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工作。
刘文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的重要举措。近期,国务院已经取消和下放了100多项事项的审批权限,并要求地方政府也要减少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青岛应在这方面继续加大力度,把该放的全放到位、该减的坚决取消掉。
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提供的重要方式之一。需要注意的是,要明确界定购买范围和事项,购买方式要公开,要引入竞争手段,不能由主管部门随意委托给自己管理的社会组织。
国有资本从一般
竞争性领域加快退出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行动计划》提出推进国资国企、民营经济、财政金融等方面改革。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推动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加快退出,向蓝色、高端、新兴产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领域集聚,到2015年市属经营性国有资本布局的行业(大类)较2012年减少20个左右。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金融和教育、卫生、文化等项目投资。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重组,支持民营企业产品和服务进入政府采购目录。
深化预算编制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逐步将社会保障预算纳入预算体系,建立覆盖所有专项资金的绩效预算体系。
刘文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的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一方面,退出竞争性行业,为民营经济发展腾出市场空间;另一方面,进入蓝色、高端、新兴产业发挥引领作用,更为重要的方向,是向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领域集聚,承担起促进区域发展的社会责任。
预算编制管理的目的,是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充分体现其公共财政职能。在社会保障上,一方面,要将社会保障预算纳入预算体系,保证社会保障资金的安全和保值,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改善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水平。
把产权作为
撬动农村发展的“杠杆”
针对提高城镇化质量,《行动计划》侧重于以县域为重点,加快强镇扩权、农村产权制度、土地管理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等方面改革,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
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制定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做好流动人口居住证发放工作,建立居住证转户籍衔接机制。
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制定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完成对农村土地、房屋等的确权登记和颁证。制定农村产权流转管理办法和交易流程,完善产权流转政策体系。
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规范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完善征地监督管理机制,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储备土地交易和投融资机制。
创新农村金融制度。依法开展农村产权融资担保业务,设立市和区(市)两级融资担保公司。
刘文俭:上述改革举措,是推进青岛城镇化进程的关键点和突破口。需要注意的是,要进一步强化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识,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特别是,通过明确、盘活农村产权,将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撬动新一轮发展的“杠杆”。
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保体系
为了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动计划》提出,进一步深化教育、医药卫生、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改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制,实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与整合,统一区(市)间筹资和保障标准。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选择部分市级公立医院开展人事、分配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
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制定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市级管理办法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制定实施并不断完善各类养老、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办法。
刘文俭:医疗与养老保险是社会最关心、人民最关注的问题。其方向应该是是朝着统筹、公平、公正发展。这就需要整合,能统一的尽早统一,打破壁垒、消除阻隔,尽快建立起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记者 梁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