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创对考取两个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进行补助和奖励、首次为中职和高级院校学生打开了考取更高级别职业资格证书的窗口、中职学校学生参加相关中级职业技能鉴定免除理论考核、新增财政教育投入向职业教育倾斜……日前,我市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省有关文件精神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诸多创新之举可圈可点。
据市教育局副局长王铨介绍,这是我市首次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行完整制度设计,实施意见提出,我市要扩大高职与本科“3+2”、中职与本科“3+4”、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包括“三二连读”和五年一贯制)招生规模。此外,我市的实施意见还提出,将开展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学校学分互认、学籍互转试点,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 “左右融通”。 职教园区选址城阳德国优质院校来青办学
长期以来,青岛市区职业学校占地面积狭小、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已经成为阻碍青岛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症结所在。为解决此问题,我市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2014年将开工建设青岛职业教育园区。目前,园区的选址已经确定,新园区位于城阳区上马街道,省轻工工程学校周围,占地800亩。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更应该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专业调整和培养模式创新的步伐。为此,实施意见提出三个目标:一是到2015年,全市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事项达到200个;二是新增2处职业教育名师、名校长海外培训基地;三是引进2-3所德国优质职业院校来青办 学,支持职业院校与德国开展合作办学。
职教要打“蓝色名片”鼓励开展应用性研究
我市实施意见提出,到2015年全市服务蓝色经济的职业院校在校生人数增长30%,基本建成全国海洋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实施意见把培育青岛职业教育的海洋特色作为重要抓手,通过构建具有青岛特色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体系、筹建青岛蓝色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扶持涉海专业建设、增加涉蓝专业在校生人数等综合性措施,主动服务于全市蓝色经济,特别是十大千亿级产业链。可以预见,青岛市职业教育的“蓝色名片”一定会越来越明显。
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引导高校主动服务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从2013年起,我市利用3年时间建设一大批本科高校重点学科、高职重点专业和中职“双高”名牌专业。
同时,为解决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脱节问题,实现产学良性互动,实施意见还首次提出,创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选择在5家大型企业建设职业教育生产性公共实训基地、完善职教集团治理结构、扶持职教集团发展”的举措。今后将进一步发挥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承担相应的教育教学、校企合作等职责。
鼓励学生多考“证”启动精品课程建设
为推进中职与高职、中职与本科等不同层次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意见规定,“从2014年起,连续3年每年启动5个中高职专业联盟建设、每年启动40门精品课程建设”,全面提高我市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发展水平。
职业资格证书一直是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的重要法宝。学生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越多,证书含金量越高,就业的砝码和质量就越高。
对此,实施意见重点进行了四个方面的创新:
一是鼓励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基础上,考取行业公认的国际职业资格证书;二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中级职业技能鉴定,免除理论考核;三是对考取第二个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给予300元的补助,对考取第三个及更多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给予500元奖励;四是鼓励中职学生考取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鼓励高职学生考取“预备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这些对于职业院校学生而言是一个利好消息。实施意见首次面向部分技能水平较高的中职和高级院校的学生,打开了一扇考取更高级别职业资格证书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