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市民明显感觉日光很“毒”。昨日,青岛观象山天文台太阳活动观测显示:太阳表面上的黑子数量增多,而且,最大黑子群个头比地球大十几倍,这导致紫外线的辐射增强。近期,岛城医院日晒伤和光过敏的皮肤病患者明显增多。专家提醒,近期要注意防晒,避免过强的紫外线对皮肤产生伤害。
监测太阳黑子比地球大十倍
“今天,我们观测到了大的黑子群。 ”昨天下午,在天文台的观测室,孙台长指着当天刚刚绘制的太阳黑子图说。不仅如此,当天观测到的太阳黑子数量也很多。记者看到,在太阳表面示意图上,有很多小黑点。这些小黑点个头大小不一。
“这些小黑点就是太阳黑子。 ”孙台长说,“进入今年以来,我们监测到太阳表面上的太阳黑子逐渐增多。这在往年是很少见的,要知道,有的年份一年都观测不到几颗太阳黑子。”他表示,昨天一下子就观测到了十几个太阳黑子,其中,还有两三个大的太阳黑子团。这些太阳黑子团中面积最大的是地球的十几倍!而且,大量的黑子正在向太阳中心移动。
调查今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
“今年是太阳活动高峰期,日面呈现的太阳黑子会较多。 ”天文台孙台长介绍,太阳黑子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中最基本、最明显的活动现象。
一般认为,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温度大约为4500℃。因为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温度要低,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点。太阳黑子很少单独活动,常常成群出现,其活动周期约为11年。在天文台上,观测员孙恒阳一边操控着天文望远镜观测着黑子一边说:“平常的太阳黑子面积比地球小。而到了太阳活动高峰年的时候,太阳表面会出现实际面积是地球十几倍的黑子群。太阳活动的高峰年,或许会出现太阳风暴。 ”孙台长介绍,太阳黑子的大面积出现,会引起紫外线辐射的大幅度增强。
探访医院皮肤科患者增多
记者从医院了解到,最近来看病的日晒伤和光过敏的患者明显增多。八医皮肤科主任王德旭介绍,日晒伤是正常皮肤经暴晒后产生的一种急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红斑、水肿、水疱和色素沉着、脱屑。
患者小张是一名初二男生。 “他来就诊时后背上都是很大的水泡,皮肤红红的,一碰就喊疼。”王德旭说。原来,小张去海边游泳两小时,回家觉得皮肤疼,第二天还起了水泡,晚上睡觉都睡不好。“孩子皮肤挺白的,一看就是平时很少有机会去游泳,突然一下受到暴晒就演变成了日晒伤。”医生先把水泡刺破清理干净,又开了一些药物。王德旭介绍,上午10时至下午2时是太阳最“毒”的时候,游泳、爬山都容易晒伤。据了解,近期八医皮肤科每天会接诊两三例此类患者。
另外一类患者则患的是光过敏,学称“多形日光疹”,是日光诱发的过敏反应。王德旭介绍,光过敏与季节有关,春夏症状加重,到了秋冬就自行减退或消退,第二年还可能复发。“暴露部位容易发病,比如颈下V形区、前臂伸侧和手背、上肢、面部、肩胛、股和下肢这类部位。”近日,一名50岁的日照患者就诊,紫外线一强他就犯老毛病了,皮肤有很强的灼烧感,还起了红斑。王德旭说,这种病很难根治,每年大约有四五十例这样的患者来就诊,他们常年要穿长衣长裤,夏天白天都尽量不出门。老王有10年病史,因为不能见日光,只能赋闲在家,家人们带着他多地求医,但只能暂时缓解症状。
生活提醒
避免日晒多吃防紫外线食物
八医皮肤科主任王德旭给市民支招,最主要的是避免长时间在强烈的日光下活动,特别是中午前后。 “多吃一些防紫外线的食物,比如番茄、西瓜、橙子、猕猴桃、咖啡因等。 ”对于光过敏的患者,除了做好物理防晒,还要注意日常饮食。
“有些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其中所含的光敏性物质会随之进入皮肤,如果在这时照射日光,就会和日光发生反应,进而出现裸露部位皮肤的红肿、起疹,这种叫做光敏性食物。 ”常见的光敏性食物有灰菜、紫云英、雪菜、莴苣、茴香、苋莱、荠菜、芹菜、萝卜叶、菠菜、养麦、香菜、红花草、油菜、芥菜、无花果、柑橘、柠檬、芒果、菠萝等。除此之外,“光敏性海鲜”包括螺类、虾类、蟹类、蚌类等,同样含有光敏物质,也需要留意。王德旭提醒,市民出现轻微的日晒伤和过敏,如出现局部红斑、小水泡,可以用凉水进行局部凉敷,情况严重则需及时就医。(记者 田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