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下刘先生的苹果手机,本来想高大上一把,结果手机的身世太复杂,都可能是混血儿了。
啥?手机也会改身份证,难不成你买了个变形金刚?看着眼前这部会变身的苹果5手机,刘先生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直呼后悔,俺这是上当了。既是自己心仪的手机款式,价格也算公道,刘先生一动心,就跟卖家联系上了。
刘先生跟对方约在一个餐厅交易,手机拿到手后,就忙着系统升级,可这一升级,升出问题来了。
手机的序列号就相当于手机的身份证,一般来说,机身、机壳和外包装上,都应该是统一的,可刘先生买的这部iPhone5,显然是被后天改造过。这样的问题手机,刘先生不敢用,连忙联系卖家,俺要退货。
起初对于刘先生的退货要求,对方一直不接茬,后来见刘先生态度很坚决,卖家这才主动打来了电话。
手机有问题,不但不退货,还言语威胁,这算什么卖家?拿着手里的这部iPhone5,刘先生约上记者一起去了台东的一家苹果授权售后中心。
看到刘先生的手机,售后服务人员也一肚子疑惑,这部手机到底什么来历,打开电脑查查就知道了。查询结果把现场所有人都吓了一跳。怎么可能手机的销售时间比刘先生拿到手的时间,还晚了两天?再继续往下查,问题更大了。
系统显示手机是8月22号刚卖出的新货,可机身内部却显示已经过保,甚至在日本还有过维修记录,这样一部手机彻底把刘先生弄晕了。工作人员说,别着急,我再帮着你看看配件。
一部手机,从里到外都透着那么不靠谱的味,先不说二手手机能不能买,单就刘先生花的两千多块钱就让人心疼,这不二手手机到底什么身份?它是怎么一路漂洋过海过来到了刘先生手里呢?一会接着说。
继续来说刘先生买的iPhone5手机,因为心里没底,刘先生拿着它找到专业人员,没想到这部手机让售后人员也大开眼界:机身、外包装、机器内部序列号完全不一致,而配件更是五花八门,各种版本的都有,说白了,这就是一部组装机。这个结果刘先生傻眼了,肯定是网站和卖家的环节出了问题,刘先生投诉到网站,结果卖家却消失了,就在刘先生陷入绝望的时候,他的一位朋友发现,那个卖家又在另一家网站上出现了。
下午四点,在台东一家快餐店,双方见了面,来人果真是卖给刘先生手机的那位,甚至连手里拿的收据,盖的都是一样的章。看到刘先生,男子并不惊慌,也不否认自己做过的事,只是要求先别报警,有话好好说。
男子坚持手机是自用的行货,绝对没问题,既然刘先生不满意,可以退货。倘若真的是行货,怎么会序列号不一致?两部手机的收据,又怎么会一摸一样呢?
男子说,手机其实是在网上以每个2000元的价钱买的,对于卖他手机的人,信息一概不知。对方瞒天过海的说辞,刘先生实在听不下去了,赶紧报了警。大约十分钟后,民警赶到现场。
一番讯问之后,民警告诉记者,因为卖手机的男子坚称手机是从网上淘来的二手货,自己并不了解内情,卖给刘先生也并非有意欺骗,所以两人的矛盾不能算诈骗,只能算民事纠纷,经过调解后,男子答应退还2200块钱。原本以为,事情就此解决了,可谁想到,就在男子取钱返回的时候,出人意料的一幕发生了。
乔先生说,卖手机的男子取钱回来时,在派出所大厅跟自己碰上了,不知为何,对方突然用手肘照着自己的腹部来了一下子,而且力气不小,民警闻讯赶到,又将男子带进了办公室。记者随后联系上青岛市工商局,对于这次失败的网购,执法人员又该如何监管呢?
后来卖给刘先生手机的卖家已经退给他2200块钱,而乔先生也不会追究男子的相关责任。表面看问题解决了,无论卖家是良心发现还是形势所逼,但我更想知道,这类手机到底是哪来的?虽然现在商品流通都全球化了,但并不意味着流通销售的环节就没人管了,工商、海关、公安、网络监管等等部门,按照职权划分恐怕都有点关系,但为什么最后这样的手机到了消费者手里,或许是有联系的部门多了,但真正管事的少了。还有就是提醒消费者,有时候占小便宜容易吃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