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崂山文化
崂山号称海上仙山第一,全真天下第二丛林,历代文人墨客在崂山留下了多处石刻,成为崂山宝贵的文化资源,但是经过风吹雨打,不少石刻磨损严重。这些日子,崂山风景区正组织专业人员拓印石刻,留住宝贵的文化印记。
在崂山仰口风景区的白龙洞前,有一块非常大的磨崖石刻,这是丘处机写下的二十首有关于崂山的诗句,都是真迹。这块磨崖石刻距今已经有八百年的历史。
在拓印现场,所有的字上糊了两层宣纸,这也是拓印中的第一步:上纸。这四面拓印工作人员,用绳索吊在半空中进行作业,并进行上墨。
上墨的李继伟1999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国画专业,因酷爱书法、喜欢在玻璃上刻字,曾专门去河南拜师学艺,学习传拓。他表示,这次“拓印崂山”,比普通的碑文拓印更有难度。
“拓印崂山”工作人员李继伟:“跟石碑相比,它一来是石面不平,上纸比较难上;第二就是容易受风雨天气的影响,比如说下雨刮风都是比较难操作的,再就是有时候还受地形的影响。”
此次拓印,李继伟和团队都化身成为“蜘蛛侠”,用攀岩的方式进行拓印。相对于搭建脚手架拓印的传统方式,这样既节省了成本,也有效保障了拓印者的人身安全。
“拓印崂山”承办公司负责人孙夕伟:“攀岩的绳子承重是两吨半,即使再重的体重乘以十倍,都不会超出攀岩绳的拉力限度,所以非常安全。另外攀岩只需要找到合适的AB点,做两个点的固定就可以了。”
拓印崂山,不仅是为了保护历史文化的原貌,在这过程中工作人员也会对现有石刻进行调查与发现,过去的几个月时间里,不少有价值的文物被发现。
青岛市崂山风景区管理局文化处处长栾绍刚:“其中在太清宫发现了一处,明朝皇帝给海印寺,颁赐大藏经的一块记事碑。目前这块记事碑,它是明朝的石刻,它记载的这件事情,也非常有历史价值和历史意义。”
据了解,目前崂山风景区已知的磨崖石刻有270多处,拓印崂山工程从今年5月份启动至今,已经拓印了100多处,工程过半。
青岛市崂山风景区管理局文化处处长栾绍刚:“我们会整理一整套的拓片移交给青岛市博物馆,由博物馆收藏整理,然后研究展示,同时我们也会组织一些文化衍生品的开发,做一些出版展览的事情,朝着文化产业化的方向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