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学”号西太科考33天顺利返航
13个国家级科研项目一航次完成 首次获取近海到西太平洋微塑料样品
昨天下午2时许,在外航行了33天的“科学”号顺利返回青岛薛家岛码头。此次,“科学”号圆满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7年西太平洋开放共享航次”项目的科考任务。在这个航次里,来自3个国家的29位科考人员行程5200余海里,获取了西太平洋水文气象、海洋生物生态、化学和沉淀物的相关数据和样品。特别是针对棉兰老冷涡和哈马黑啦暖涡开展的多学科的同步观测试验,为认识西太平洋多尺度环流变异以及气候和环境效应提供了观测和基础数据支撑。
获西太平洋深渊海环境数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7年西太平洋开放共享航次”项目首席科学家袁东亮告诉记者,这个航次共有13个国家级科研项目,科研人员取得了多个国内“首次”的好成绩。首次在西边界流区开展次中尺度过程观测试验、首次获取了拉尼娜期间西太平洋深渊海的环境数据、首次获取了从近海到大洋的微塑料颗粒样品。并且在海试过程中搭载了国产的小型设备,为我国海洋仪器设备迈向国产化提供了试验和应用平台。
“航次完成全水深CTD站位20个,2000米CTD站位18个,走航XCTD站位22个,布放ARGO剖面浮标4套,投放58个探空气球。”该基金委项目首席科学家袁东亮告诉记者,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在西边界流区开展了次中尺度过程观测试验。“西太平洋菲律宾东部沿岸有两只十分强劲的西边界流,分别叫做黑潮和棉兰老流,宽度约150km到200km,流量相当于长江流量的数千倍之多,对于全球大洋的热输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两支西边界流内部存在着丰富的涡旋结构,尺度在几百米到几十公里,对于西边界流的动力过程十分重要。过去一直没能观测,此次依靠西太平洋开放航次,成功地对这些次中尺度涡旋进行了观测,这也是国际首次。”袁东亮说,同时,该航次还首次获取了拉尼娜期间西太平洋深渊海的环境数据。“此次科考,正值赤道太平洋出现异常拉尼娜事件。该航次获得的深海温度、盐度以及海流的观测,对于理解大洋热量平衡和我国短期气候预报等具有重要意义。”袁东亮表示,此外,全水深海流和痕量元素的协同观测,对于理解深渊海环境变化提供了重要信息。棉兰老冷涡和哈马黑啦暖涡的多学科综合观测,对于了解热带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动力过程有重要参考。
“近年来,塑料垃圾的海洋污染也是国际关注的热点。微型塑料通过海洋中的食物链,进入到海洋生物体内,并最终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这个问题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但是西太平洋的微塑料观测以前几乎是空白。”该航次首席科学家、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周慧表示,他们这次获取了25个站点的海洋微塑料颗粒拖网样品,为查明微塑料在中国近海到西太平洋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运移路径提供了观测支持,获得的样品对于评估西太平洋环境污染情况等具有重要意义。
国产设备不负众望
发展海洋科技离不开自主研发的海洋设备支持。“科学”号在这次航行中搭载了一些国产设备进行试验。比如用北斗卫星作为通讯系统的ARGO剖面浮标,可以测量水下2000米的温度、盐度等参数;毫米波测云仪,可以实时预报天气,对作业现场的天气情况进行观测等。另外,科研人员还在本航次成功开展了对西太平洋关键海区的强化观测试验,取得了该海区的关键观测数据。同时,也获取了该海域全水深标准深度的水样,通过采用分子生态学技术手段,以功能群为单位,阐明了黑潮传输路径上水体生物群落结构和生物量时空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组成以及受西边界流影响下西太平洋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分布的差异。 (记者 徐栋 通讯员 王敏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