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就是春节,这是中国人心中最大的日子了,年味儿早已扑满了天地。又到了要跟旧时光说再见的时候,你心心念念的春节是什么样的呢?
是廊檐下挂着的那一串串醇香的年货?是院门前那一幅幅火红的楹联?
让我们跟随摄影师的镜头,去看那一张张照片,去品那一段段文字,从影像中,我们得以一窥那些如水般逝去的日子。
爱青岛特约青岛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青岛早报编委、图片总监张建华和他的同事们与我们分享他们眼中的春节记忆。
【千禧年,火红的唐装】
2000年,新世纪的开篇,这一年好像格外不一样!
随着千禧年的钟声在24个时区接连响起,此时的中国人,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青涩、手足无措,变得张扬而自信。
唐装成了迎接新年最潮流的服饰,时尚搭上了中国风。(张建华 摄)
青岛的年轻人更是开始用“混搭”创造独一无二的个人服饰,在千禧年,随英伦、波西米亚、OL等服饰风尚先后刮起,旗袍、唐装、汉服卷土重来。表象背后则是“时尚循环”之手在幕后指引。
不管男女老少,人手一件样式各异的唐装。
“我那时也弄了一件唐装式样的棉袄,感觉不穿就不随潮流了。”张建华说。
唐装的靓丽衬托着人们的面庞,在新年,没有什么比这样的服饰更应景了!
因为是世纪更迭的千禧年,青岛的人们都自发彻夜不眠,走向街头,街头人山人海。
人们的心里隐隐有所期待,期待着不同的发生,各行各业的人们都精神振奋,用实际行动迎接着这个与众不同的新年。
“栈桥、湛山寺,到处摩肩接踵。”张建华说道。
虽然在大冬天,但是连矿泉水也卖到了脱销,商人们在路边用大货车卖矿泉水。
【老宅过个“告别年”】
那些年,人们的生活都在悄然发生变化,服装上,唐装的回归代表了一种多元化的开放和包容精神,而更多日新月异也在发生。
人们的住房和生活环境都在不断改善。
2003年1月31日,春节前夕,河西村村村民得到准备拆迁的通知,村民们在老屋里准备过最后一个春节,照片是村民给记者讲述村里的老故事。(张建华 摄)
这里的村庄将要变为都市,这在当时是不多见的。
家家户户都在认真地贴着春联,好奇的孩子从屋内向外张望。
人们齐聚一堂,合影留念,那时候能住上楼房,是非常惹人羡慕的,祖祖辈辈梦想的事情终于要实现了。
村民翻看自己的家谱,修理花架,努力地想要把在老房子的最后一个年过得不一样,这是一种对生活的仪式感。
2008年2月4日,大水清沟村的张玉美老人和孙女在老宅的墙上张贴大福字。“今年是在这个屋里过最后一个春节了。”63岁的张玉美说,住了50多年的老宅春节后就要拆迁,街道办事处给所有拆迁居民送来对联和福字,邻居们早早就把福字贴上墙头,准备在这里度过最后一个红火的春节。据介绍,大水清沟最后一批拆迁户将在春节之后拆迁,两年后,拆迁居民将住进宽敞的楼房。(赵健鹏 摄)
告别过去的房屋,告别过去生活过的痕迹,将希望和梦想装在心房。
拆迁也好,打扫也好,春节,属于一个万象更新的日子,适合怀旧,适合畅想,适合启程。
【难忘过年的“标配”】
物质生活的满足之外,人们还是难忘那些记忆中的老味道。
对于青岛人来说,有一些事情在春节不得不做,那是过年“标配”。
一定要去“挤热闹”的萝卜会。
2007年的正月里,台东八路龙岗餐厅的老板参加一年一度的萝卜会雕刻大赛。(赵健鹏 摄)
2007年正月初八,来自美国的Tom跟本次萝卜会雕刻大赛总监崔建国学雕刻。(张毅民 摄)
2009年正月,杭州路立交桥旁的大屏幕正在播放海云庵糖球会的宣传片。(赵健鹏 摄)
不能错过的天后宫庙会。
2008年正月里的天后宫庙会上,民间艺人从口中喷出一团火,台下观众啧啧惊叹。(赵健鹏 摄)
2009年正月里的天后宫庙会上,从德州赶来参加民俗庙会的民间艺人蒙师傅在展示吹糖人的技法。(于滈 摄)
2009年正月,天后宫举办的新正民俗文化庙会吸引了众多岛城市民前来听戏曲、猜灯谜、看杂耍。(于滈 摄)
去劈柴院听听戏!
2009年正月,劈柴院江宁会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艺演出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看。(于滈 摄)
当然,最不能忘记的,是买年货,回家过年!(赵健鹏 摄)
“父母八十多岁了,现在我每一年必做的事情就是回家陪父母!”张建华说道。
年轻时,张建华说自己喜欢逛萝卜会、糖球会,现在还是要去看,但是更多时间还是留给父母。
“现在人们出门少了,也不太在社交网络上群发祝福信息了。”
走出门去,面对面来一句“过年好”其实更重要。
随着时光的发展,每一年,人们穿不同的服饰,选择不同的消遣方式,但这背后,是越来越开放的思想,越来越蓬勃的精神,越来越满足的心情!
爱青岛/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 王兴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