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5月18日讯(记者 张晓楠)今天上午,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优化营商环境 深入推进服务型执法”的有关情况。
去年4月份,市市场监管局正式启动市场监管服务型执法工作,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市场监管“服务型执法”模式,把“打造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作为主要目标之一。一年来,市市场监管局的服务型执法通过实行事前“体检式”服务、事中“手术刀式”执法、事后“康复式”回访,真正实现让“服务跑在风险前、服务贯穿监管中、服务跟在执法后”,全力打造“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执法新模式,切实做到科学精准有效监管,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实施服务型执法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共办理免罚案件2286起、免除罚款金额9424余万元,办理大案要案275起、移交公安机关211起,为3000余家市场主体追回不合法、不合理收费500余万元,跟进回访企业586家,为企业信用修复18588户次。
今年的服务型执法,市市场监管局将锚定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这一目标,结合“青岛优品”工程,重点抓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入推进“三化”落实。系统化推进:把握好广度、深度和精度,在广度上向全系统推进,全员参与、全面落实、全程跟进;在深度上和我们的工作理念高度契合,与担负的市场监管职能深度融合,在各项业务工作中深度体现,在更广领域、更深程度、更强实效上推进落实;在精度上做到有计划、有执行、有检查、有总结,形成工作闭环。标准化推进:注重规范、统一和创新,将按照青岛地方标准《服务型执法事前事中事后工作规范》要求,着力解决处罚尺度不统一、服务内容不清晰、业务流程不规范等问题,扎实抓好服务型执法的流程再造、内容规范和标准统一,建立健全服务型执法标准化体系,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制度化推进:做到健全、管用和长效,出台《关于审慎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共13条,明确了审慎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相关要求,规定了审慎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具体情形和适用条件;该《指导意见》的颁布实施,将进一步深化包容审慎理念、有效指导执法实践、有力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使市场监管“手术刀”式执法更加精准、执法办案“最后一公里”更加规范、市场主体发展环境更加宽松。该《实施意见》属行政规范性文件,于2023年5月15 日起正式施行,有效期五年。另外,市市场监管局还将制定出台相关制度文件,建立完善服务型执法制度体系,进一步形成服务型执法的长效机制。
二是深化三级联动机制。进一步理顺监管与执法的关系,明晰市本级、区市局、监管所权责,依法依职权开展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在重点领域、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联合执法,建立转办案件重点督查、重大案件挂牌督办、执法办案协调指导工作机制,促进三级执法深度融合;市局各处室、直属单位要把担负的工作职能全面融入服务型执法,凝聚部门工作合力,加强业务条线指导,在案件会商、信息共享、协同共治等方面进行通力协作;依托市服务型执法宣传培训基地、服务型执法“大家”谈、“壮链强企”频道、岗位练兵比武,打造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服务型执法培训机制,提升全系统执法服务水平。
三是抓好三个环节工作落实。在事前“体检式”服务环节,重点抓好“服务通、法规通”迭代升级,助力企业高效发展;举办“政银携手益小微”金融服务活动,纾解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统筹推进数据归集中心、业务融合中心、智慧监管中心、服务型执法云图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智慧监管平台;制定2023 年质量技术“提质强企”行动方案,组织专业帮扶团队,提供一对一质量技术“诊断”;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认真排查和坚决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在事中“手术刀式”执法环节,深化轻微免罚制度,综合运用行政指导、约谈警示、轻微免罚等梯次执法工具,加强对免罚后主体的指导规范和后续监管,及时跟进核查,确保免罚不免责,形成免罚、整改、规范工作闭环;积极探索审慎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制度,对违法行为轻微、没有明显社会危害,且当事人积极改正违法行为、配合调查取证等情形,不予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在事后“康复式”回访环节,组织专家团队“进厂入企”,开展高质量回访工作;探索建立企业运行成本咨询服务机制,帮助企业梳理涉企收费政策,确保政策红利落地落实;开展信用修复全程网办,支持企业重塑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