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已经迎来寒冷的冬季,然而病毒却并没有冬眠。笔者从清远市多家医院获悉,当前正值冬季,气温较低,空气干燥,也是诺如病毒和流感的高发季节,清远各大医院呼吸科、儿科门诊量大幅上升,近期清远未出现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清远已进入感染性腹泻的发病高峰期,专家建议市民注意个人卫生,不吃生和半生的食物,以防腹泻。
腹泻和呕吐是主要症状
据了解,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美国每年在所有的非细菌性腹泻暴发中,60%—90%是由诺如病毒引起。荷兰、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也都有类似结果。在中国5岁以下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5%左右,血清抗体水平调查表明中国人群中诺如病毒的感染亦十分普遍。
全年中,秋冬季节是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诺如病毒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且传播途径多样、全人群普遍易感,因此,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诺如病毒感染发病的主要表现为腹泻或呕吐,国际上通常称之为急性胃肠炎。
据了解,清远市卫生部门近几年来来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清远进入感染性腹泻的发病高峰期一般在11月份到次年春季。
一般来说,在秋冬季引起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主要为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轮状病毒往往引起婴幼儿腹泻,大多为散发病例。据了解,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是主动预防轮状病毒腹泻的措施之一,群众可以到当地的疾控中心或社区服务中心进行预防接种,“可是诺如病毒没有疫苗,因此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感染。”
笔者从清远市卫生部门获悉,近期清远市没有出现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感染性腹泻发病病例均为散发病例,多数病例症状较轻。不过,专家提醒,目前,清远已进入感染性腹泻的发病高峰期。
感染人群以儿童居多
专家介绍说,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主要会出现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症状,也可有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儿童患者多为呕吐,而成人患者则以腹泻为主,腹泻次数为每天数次或10多次。该病具有自限性,绝大多数病人症状较轻,只要适时、适量地补充流质或者给予对症治疗,通常在1—3天后便可痊愈,预后良好。
但是,也有极个别严重的病人可能会出现脱水,对于病情较重的病人尤其是幼儿、体质差或者有基础性疾病的病人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此外,诺如病毒感染后缺乏持久的免疫力,因此一段时间以后还可能再次患病。
“诺如病毒感染人群以儿童为多见,常容易导致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暴发。”专家表示,一般情况下,由诺如病毒导致的感染性腹泻如果及时治疗,不会导致生命危险。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
据了解,诺如病毒通常通过以下途径传播: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将手指放入口中;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
专家表示,诺如病毒胃肠炎起病急,以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为主要症状,一般持续1到3天后自愈,患后注意多饮水和多吃清淡食物。成人以腹泻为主,儿童患者先出现呕吐,然后出现腹泻。学校、幼托机构等集体单位要加强晨检,一旦发现疑似病人,立刻隔离治疗至症状消失后3天才可以返校。诺如病毒具有自限性,脱水是感染诺如病毒致死的主要原因,对严重的病例尤其是幼儿及体弱者,应及时输液或口服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诺如病毒目前没有特效药,家长不要乱给孩子吃药,这会加重肠道负担。正确的对待方式是观察孩子精神状况,病情轻的可以在家隔离休息,如果出现高热、严重呕吐或腹泻的,就需要赶紧上医院诊治。
在日常生活中,市民需做好预防工作。注意手卫生,在如厕和更换尿布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饮用水煮开才喝,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忌生食海贝类及牡蛎等;已经发病者要及时隔离,积极治疗,学生暂停上课,建议在家休息,直到症状消失2天后才回校,以免将疾病传染给他人;注意室内清洁、通风,被污染的物品也可采用煮沸、暴晒等方法消毒,可以用含氯消毒粉覆盖呕吐物或粪便,处理后及时用洗手液、肥皂洗手;同时要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链接
诺如病毒研究取得新进展
据媒体报道,诺如病毒导致的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感染对象覆盖全年龄段,每年感染约6.84亿人。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联合英国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武汉大学等专家的最新研究,揭示了诺如病毒核糖核酸复制中的作用及机制,为世界抗诺如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据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周溪研究员介绍,诺如病毒是正链核糖核酸病毒,目前尚无针对诺如病毒的疫苗与抗病毒药物。
研究中,专家发现诺如病毒一非结构蛋白的解旋功能可以促进诺如病毒核糖核酸复制,对诺如病毒的复制及病毒活性至关重要。相关研究发现了诺如病毒及杯状病毒编码具有核糖核酸解旋酶及分子伴侣活性的病毒蛋白。
这一研究加深了我们对这类重要病原病毒复制机制的认识,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病毒学专业期刊《病毒学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