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 正文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中国驻叙使馆多次遇险 附近常有爆炸发生(图)

来源:京华时报-- 2013-09-08 13:55:25 字号:TT

俄增派3艘战舰前往叙利亚海域

  资料图:俄增派战舰前往叙利亚海域。

  俄罗斯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说,叙利亚确保化学武器库安全的一些军事基础设施可能成为军事打击目标。“由此,俄方警告美国政府及其盟友,不要打击(叙利亚)任何化学武器设施和邻近区域”。

  俄外交部说,美国1991年轰炸位于伊拉克穆萨纳省一处化学武器储藏设施,致使邻近区域遭严重污染。

  联合国

  特使称谁都无权触犯国际法

  联合国阿盟-叙利亚危机联合特别代表普拉希米6日在圣彼得堡会见了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普拉希米当天表示,在是否对叙利亚动武的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能够触犯国际法,而必须通过联合国安理会。

  普拉希米说,自从5月7号俄罗斯外长和美国国务卿在莫斯科举行会谈之后,联合国一直在竭力促成第二次日内瓦会议的召开,但是自从8月21日出现化武传闻以来,第二次日内瓦会议面临不能举办的危险,普拉希米多次强调,政治方案是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唯一途径。

  法国

  将等联合国调查报告公布后动武

  法媒报道说,法国总统奥朗德6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表示,法国将等联合国调查叙利亚化武问题真相小组的调查报告公布后才对叙利亚实施军事打击,而且只打击军事目标。

  奥朗德在二十国集团圣彼得堡峰会结束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法国将等待联合国调查小组的报告公布以及美国国会的投票结果。

  奥朗德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没有给出联合国调查报告公布的日期,但是潘基文希望较快地公布报告。

  法国媒体报道说,到目前为止,法国是美国军事干预叙利亚的最忠实盟友。

  京华时报连线

  中国驻叙大使馆:当地留学生或下周一前撤离

  近一段时间以来,叙利亚局势日益恶化,而中国驻叙利亚大使馆10名左右的工作人员,包括中国驻叙利亚大使张迅,仍然坚守岗位。他们在叙利亚持续内乱的恶劣环境下究竟面临哪些危险和艰辛。昨天,京华时报记者连线了中国驻叙利亚大使馆多名工作人员,对方称中国当地留学生或于明天前撤离。

  一天不打电话就担心

  中国驻叙利亚使馆领事部工作人员昨天对京华时报记者表示,在叙利亚的中国公民尚有20余人,6名在当地的中国留学生或将于下周一前撤离。

  一个月前回京休假的驻叙利亚使馆政治处主任林亚多说,目前主要通过邮件、微信等方式与前方同事联系,当地许多通讯基站被毁,导致国际长途信号时好时坏。

  米书敏是使馆厨师肖长生的夫人,每天与丈夫保持联系。米书敏说,“一天不打电话就觉得是不是有事儿”。

  52岁的肖长生是留在使馆的唯一厨师,他每星期都要出去采购。因为打仗,东西少了,价钱涨了,但还能吃饱。米书敏说,丈夫在电话里提到下周可能会撤离,但具体没定。

  多次与危险擦身而过

  今年1月,叙利亚使馆在炮声中迎来新年。驻叙利亚大使张迅当时在致辞中说,“我现在最美好的心愿是有一天早上醒来,晴空万里、阳光灿烂,当我坐在办公桌前再也看不到叙利亚危机成为各大主流媒体的头条新闻”。

  然而这8个月来,使馆工作人员多次与危险擦身而过。“迫击炮好几次打在使馆旁边,上班时听到一声巨响,使馆玻璃也震碎了”,林亚多记得,有次大使外出见叙利亚官员,车刚驶出不远就听到不远处响起巨大的爆炸声,“死伤数百人,离大使不远”。

  叙利亚内乱已持续两年多,林亚多感叹工作压力确实很大,“早晨起来,晚上睡觉,耳边都是枪炮声,夜里有时会被惊醒”,有的交战地区就在市区边境,而爆炸就在市中心,看着那些曾走过、活动过的街道、旅馆等被炸毁。

  林亚多介绍,中国使馆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市中心,离总统府、内政部、国防部、总参谋部都不是很远,而交战中使用的是迫击炮等低精度的武器,炸死很多平民,因此安全威胁相对较大。

  帮助中国人减少损失

  林亚多提到,此次叙利亚危机整个爆发的可能性很大,“破坏已经很严重了”。他提到,冲突刚开始时政府还想保留基础设施,但现在大桥、大坝、公路、油田、古迹,包括一些城市,都已被摧毁。

  林亚多一个月前离开叙利亚时,已有大量难民到大马士革等大城市躲避,有的一家十口住在一个十几平米的地下室,政府也开放体育场馆让难民住,因此当地民众都希望尽快和平,通过包容性的政治对话解决,而不是流血。

  “使馆之前已做过各种设想,应急预案、撤离预案,甚至类似于演习”,林亚多提到,2011年底在叙利亚的中国人还有一千多人,在形势不太严峻的情况下,使馆帮助一些人员履行完合同再走以减少损失,同时逐步压缩人员,并做好最坏的准备,也储存了燃料、汽油、大米、白面、矿泉水等物资。

  如撤离将首选黎巴嫩

  8月31日,4名中国驻叙利亚使馆工作人员撤离至黎巴嫩待命。昨天美国下令非必要外交人员撤离黎巴嫩,并发出旅游禁令。驻叙利亚使馆随员吕品昨天对京华时报记者说,美国这一举动肯定是个信号,但具体形势如何发展还很难说,目前他的主要工作就是通过网络等途径跟踪形势。

  此前驻叙利亚使馆工作人员告诉京华时报记者,如果撤离,赴黎巴嫩是首选路线。吕品昨天介绍,过关顺利的话,从叙利亚到黎巴嫩只需三四个小时,如果一旦发生状况,比如大量难民涌入,过关时间会更长。

  在叙利亚一年多时间,局势几乎每况愈下。吕品每天会跟家里通电话报平安,他表示,身处“前线”局势能看得比较清楚,安全状况等跟家里解释之后,父母也能理解。

  林亚多表示,尽管局势紧张,但他们不能闭门不出,每天仍要开展一些外交活动,与各派打交道,观察、研判形势,“每时每刻都冒着危险”。

  专家说法

  美对叙动武证据不充分化武疑云应由安理会彻查

  美国政府一直坚称叙利亚政府使用了化学武器,并且将此作为应对叙利亚政府军所采取军事行动的依据,对此,曾经任联合国伊拉克武器核查工作负责人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的汉斯·布里克斯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布里克斯对奥巴马政府决定绕开安理会对叙利亚动武的决定表示反对,并对美方提供的情报、证据提出了质疑。

  记者:布里克斯先生,根据您的判断,谁更有可能使用了化武,阿萨德政府还是叙利亚反对派?

  布里克斯:目前更盛行的观点是(叙利亚)军方使用了化学武器,是一个较大的组织,而不是规模较小的反对派使用了化武,但反对派在小范围使用化武(沙林毒气)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如果你还记得当年在东京地铁上就是一个宗教分支使用了沙林毒气杀死了很多百姓,所以说较小的组织并不是没有使用化武的能力,因此这些都待定,但这些问题应该通过联合国安理会验证并得出结论。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