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20日起,位于崂山深处的北海舰队某综合保障基地启动了近年来规模最大的退役报废军械装备就地销毁行动,包括各类子弹、信号弹、雷管、手雷和各种导弹、鱼水雷的火工品在内,共计6.5万余件到期危爆品将在5天内被集中销毁。前天下午,记者前往该基地探访,从危爆品运输,到拆卸、投炉及最后炉内爆破销毁,全程目睹了部分危爆品的销毁过程。销毁行动中,一款新型废旧弹药移动销毁车首次亮相。
现场 销毁基地不时传出巨响
前天下午2时20分,记者沿山路进入综合保障基地驻崂山某营区时,远处突然传来一声巨响。现场指挥员、基地雷弹仓库主任钱占进大校介绍,这就是危爆品在炉内销毁爆炸的声音。记者进入销毁场看到,一辆体型巨大的绿色军车摆放在销毁场中间,车体敞开,里面装着一个硕大的圆桶,正是爆破用的销毁炉。每隔一分钟左右,销毁炉内就传来一声声巨响,紧接着炉顶部冒出黑烟。
销毁车左侧伸出长长的履带,履带上每隔四五米有一个铁盒,正不断往炉内倾倒弹药等危爆品。传送履带另一侧,距离销毁车约10多米远的地方,多名弹药销毁作业人员正聚在一起。基地装备部长刘玉波介绍,“这里是投料地点,首先要把危爆品小心搬运过来,打开弹药盒,再拆开外面的塑料袋,取出准备销毁的危爆品,由作业人员定量放置到履带上的铁盒中,危爆品就会自行徐徐进入销毁炉。为保证安全,投料地点和销毁炉之间必须有一段距离,这就是传送履带的作用。 ”
有20多年弹药销毁经验的一级军士长赵凤超说:“危爆品销毁一般分两类,导弹、鱼雷、水雷等大型装备过期报废后,要返回原厂销毁,而子弹、信号弹、手雷和弹药起爆装置等不方便运输的装备,就需要我们就地销毁。大部分危爆品销毁都要在销毁炉内进行,炉的承受力有限,每次投料和爆破都必须定量,不可能一次大量投放。因此才需要负责销毁的作业人员每次定量投料,一旦投多了,超过炉的承受就可能发生危险。 ”
现场 200根水雷药柱池内烧毁
前天下午3时许,当天的销毁行动达到高潮。 200根鱼雷推进装置——药柱将进行集中销毁。据介绍,药柱体型较大,内部能量足,无法在炉内销毁,只能在露天的销毁池里引燃销毁,场面很壮观。
下午3时20分,8名作业人员开着运输铲车运来一箱箱药柱。现场官兵缓缓卸下弹药箱,打开箱子拿出药柱。记者看到,这些药柱长度在1米左右,外表呈灰黑色。官兵们每人扛着一根药柱,扔进了旁边四五米深的销毁池。 3时30分,销毁专家引燃了池内的药柱,药柱瞬间燃烧起来,火焰高度蹿到了五六米高,甚至超过了销毁池外围的围墙。池内不断传来“嗖嗖”的类似弹药发射的声音。 “药柱属于弹药推进和动力装置,里面能量很高,才会发出声音。药柱的销毁是整个行动中比较耗时耗力的。 ”所有200根药柱的销毁行动持续了整整两个多小时,直到下午6时才结束。
销毁6.5万件危爆品
据介绍,每隔几年,北海舰队某综合保障基地雷弹仓库都会对退役报废的军械装备集中销毁。2002年以来,不算这次,这支部队已累计销毁各类报废弹药、导弹及鱼水雷火工品20余万件,300余吨。这次销毁的总数约6.5万余件,涉及危爆品种类共57种。
赵凤超介绍,此次销毁量很大,难度和危险性都不小。因为各种弹药和火工品十分敏感,有时候受到撞击都会引发爆炸,因此运输、拆卸和投料过程中都必须十分小心。此次销毁的危爆品中火工品至少占了一半以上,无形中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最先进销毁车首亮相
在本次销毁行动中,一辆刚配装的新型废旧弹药移动销毁车成为主力军。据现场专家熊跃进大校介绍,车里面就装有弹药销毁炉,因为危爆品运输危险性高,所以就研发了可移动式弹药销毁炉,机动性更强,这辆新型废旧弹药销毁车虽是刚刚配发的新装备,但雏形就是在我们北海舰队研制发明的,因此大家都不陌生。以往的销毁炉只能承受100克TNT当量的爆炸,而该车内的销毁炉内壁材料是铬锰钢,厚度超过15厘米,承受力度更强,能承受200克TNT当量的爆炸,加速了我们工作的进度。
熊跃进大校还介绍说,这款新型弹药销毁车,具有销毁危爆品品种更多、量更大,抗爆能力更强等特点,并且具有较好的机动性。(记者 刘泽源 通讯员 王鹏 鲍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