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飞翔的水鸟、缓缓流淌的河水、随风起伏的芦苇荡、栖息水面的野鸭……昨天,航拍探访大沽河活动来到了第五站——大沽河、小沽河交界处,记者与工作人员一起身临这里风景优美的天然湿地。作为特邀嘉宾,青岛湿地保护专家王希明从本站开始加入到探访团队中,对治理中的大沽河湿地进行调查。据了解,大沽河、小沽河交界处将打造一个占地7平方公里的沽河岔口湿地公园。
河口芦苇深处水鸟飞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了莱西市西南与平度市相接的地方,大小沽河在这里交汇,形成了一片美丽的湿地。远远望去,河面上碧波荡漾,河水缓缓流淌,河中央有一大片芦苇丛,两米多高的芦苇随风摇摆,十几只小野鸭正在里面觅食。河岸的两侧都是绿绿的庄稼,村民们正在忙碌着……
当地的工作人员说,大小沽河交汇处河道最宽达到1500米,两河交汇孕育出肥沃的土壤,丰茂的水草成为候鸟天然的栖息地。近几年,白鹭和灰头鸭等水鸟纷纷在这里“安家落户”。
一位老人赶着羊群从此经过。记者上前聊天得知,老人今年71岁,家就在旁边的村子里,从小一直生活在大沽河边。老人笑着说:“听说大沽河要修了,我现在就希望自己身体棒棒的,看看这河将来变成啥样。 ”
两河交汇孕育“绿三角”
“趁着天好,咱们赶紧升空拍摄吧。”青岛中航航空运动俱乐部总经理范嘉林说:“今天,咱们还是无人机配合着热气球进行立体拍摄。无人机负责河道以及湿地的细节拍摄,热气球则是高空进行整体拍摄。”记者和工作人员们一起开始做升空准备。而王希明也在一旁忙着检查相机。
上午8时30分,记者和专家乘坐的热气球慢慢地升空了。由任宪明操控的无人机也同步起飞。借着风力热气球很快到达230米左右的高度。两河交汇的场景一下子就出来在记者眼前:两条河都是斜着从北往南流淌,在这里形成了一块“绿三角”。与此前探访不同,这块湿地三角地貌很特别。
记者留意到,小沽河里的水量比大沽河多,河面也更宽阔一些。 “呵呵,你不知道吧,自古就有‘大沽河不大,小沽河不小’的俗语。 ”王希明告诉记者,小沽河发源于烟台莱州市南部大泽山区,是大沽河的主要支流,在青岛市域内的河流长度约60公里,而且水量较大。
流域内野生鸟有147种
“早就想来看看大沽河上的湿地了。这里是除了胶州湾之外青岛又一处湿地宝库啊。 ”站在河道边,王希明指着大小沽河交叉处的芦苇荡说:“湿地里都是宝贝。”他告诉记者,湿地拥有强大的生态净化功能,是生物多样性的摇篮,有着“地球之肾”的美名。大沽河作为我市重要的河流湿地资源,是充满生命气息的微型世界,更是青岛版图上一块璀璨的翡翠。
大沽河流域湿地资源非常丰富,主要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4种类型,据市林业局调查,大沽河流域有野生鸟类10目20科147种。大沽河治理流域规划区的湿地面积为15138.3公顷(22.7万亩),湿地率22.1%。 “大沽河的湿地需要我们去保护。 ”王希明说,之前,大沽河流域内采挖砂活动对河流湿地造成了伤害,特别是大沽河中下游段和小沽河区域的采挖砂对湿地造成了严重破坏。另外,河滩湿地开垦后耕种农作物造成了水土流失和湿地环境污染。
河岔口将建湿地公园
“这里将来会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湿地公园。 ”王希明说,大沽河和小沽河河岔口主要位于莱西境内,河流交汇处河道宽阔,根据规划将建设沽河岔口湿地公园,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定位为休憩型湿地公园,主要分为四个区:旅游服务区、鸟类观赏区、湿地体验区、文化展示区。
公园建成后,将充分利用和保护原有的湿地生态资源,同时还要将湿地净水功能发挥到极致。专家介绍,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廉价的低投资、低能耗、行之有效的处理与利用污水的系统工程,是在长期应用天然湿地净化功能基础上发展的水净化资源化生态工程处理技术,脱氮除磷效果明显。利用系统中基质——水生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可通过基质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记者 田璐 摄影 汤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