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港24年34次涨工资 县级农民工全国闻名(图)

来源:青岛早报-- 2013-08-14 05:54:02 字号:TT

青岛港24年34次涨工资 县级农民工全国闻名

青岛港24年34次涨工资 县级农民工全国闻名

  1号码头、2号码头、8号码头,油港、前湾港、董家口港……走在这繁忙的海岸线上,你会有不同的心情。不是一浴、八大关那样的闲适放松,而是有一股冲动,有一些感动,想要甩开膀子干一场,像码头工人那样。

  39年前的夏天,金牌工人许振超也是带着这种冲动来到港口,离开了工作7年的国棉厂。他的偶像是王进喜、时传祥。许振超没有想到,几十年后他也成了中国工人楷模,甚至超过了前辈们。

  今天,6000名知识分子、8000名技术工人和9000名农民工也一起在青岛港的平台上追梦。他们出身背景不同、知识阅历有别,但在这里拧成了一股绳,汇成了一股劲,特别有干劲,特别能主动工作。这是怎样强大的企业文化和价值理念!不需要做太多理论分析,在这里,听工人们讲讲他们自己的经历,7个故事让你读懂青岛港。

  “流浪”打工者找到靠山

  前港公司装卸一队副队长,全国优秀农民工,山东省百佳农民工之星,青岛市劳动模范

  朱广田永远也忘不了1995年6月领工资的那一天。那是进入青岛港后第一次发工资,“竟然是一月一开工资”,当他接过1000元钱,有点不敢相信——过去漂泊打工的日子,一年也就挣七八百元。他立刻来到了邮局,留下100元钱,把900元都寄给了沂南农村的老娘。回想几年前给父亲看病,60元钱都借不到的日子,他咬了咬牙,“玩了命也要在这里干下去!”

  朱广田出生在沂南农村,1991年高中毕业后,为了改善家庭生活,他开始外出闯荡打工,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4年间他从东北到内蒙,再到浙江,干过建筑小工,在砖厂出过窑,扛过大包,挖过山参……受尽颠沛流离,可怎么也找不到归属感。“干建筑工被拖欠工资,受雇去深山老林挖人参差点把命丢了。老板说好了开工资,到年末又以各种理由推脱少开钱。”朱广田说,那时候跟人出去忙一年,平时只管饭,不开钱,到年底才能发几百元回家,“吃的多是馒头咸菜,甚至泔水菜。”

  1995年5月,青岛港响应国家帮扶革命老区的号召,到沂南县招收农民工,朱广田幸运地来到了青岛港,成为前港公司装卸队一名农民工,从事矿煤火车作业。第一次穿上崭新的工作服,住进了干净的宿舍,吃上了营养搭配的职工餐,他有了归属感,像到了家。

  从此朱广田成为最拼命干活的工人之一。在数九寒天、滴水成冰的冻煤卸车现场,他和班组职工挥舞着专用镐向着车厢近20公分厚的冻煤发起猛攻。在作业中,他创造了“二次翻”作业法,提高了作业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电费80多万元。2006年被集团命名为 “广田清车”员工品牌,当年还担任了副队长。

  2009年4月,朱广田被授予“青岛市劳动模范”,一家3口转为青岛市市民。如今,他的两个哥哥、嫂子,还有孩子,一家8口人都在前港公司工作,成了真正的港口之家。“大哥年龄大了,在门卫队,二哥在装卸三队当副队长,我们全家一年的工资收入近50万元,相当于一个乡镇企业全年的利润。”朱广田说,他们哥仨都在青岛购买了楼房,而且开上了私家车。“青岛港是工人的靠山,在这里别的都不用想,干就行了。”

  85后大学生非要当农民工

  实华公司储运队队长助理,集团“突出贡献农民工”、“优秀大学生装卸工”

  2007年初,杨献鹏做了个让亲友们大吃一惊的决定:以农民工身份进青岛港,当工人。“好好的大学毕业生,干什么不好,就算进青岛港也可以考集团管理部门啊?”这是很多人所不理解的,但杨献鹏自己心里有想法。

  杨献鹏出生于1985年,2006年从山东农业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专业毕业,在社会上工作了一年。干了几份诸如网吧网管的工作,有工资、无保障。“后来听说青岛港招农民工,我和父母商量了一下,当农民工也要进去!”杨献鹏家在黄岛区红石崖镇下面的村子,每年过年过节,有青岛港工人到村里探亲,都是大包小包往家带东西,“福利好、待遇好是出了名的,比干朝不保夕的网管好多了。”

  进港后杨献鹏被分配到油港公司储运队,队里专门给他安排了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手把手地教,一对一地练。那段时间,杨献鹏天天爬大油罐,在罐区拿着流程图一遍遍地熟悉阀门、管线,一个大罐有上千个阀门全要记清楚。很快熟悉工作后,杨献鹏并没有满足,他休息时间就泡在图书馆,先后提出了20多个安全生产“金点子”,有18个得到了公司、队的采纳,三次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项。2010年,在集团第六届科技大会上被评为 “集团突出贡献农民工”,同年11月18日与集团签订了劳动合同,成为青岛港的一名正式员工,实现了人生最大的梦想。

  进港工作6年,杨献鹏已经用成长和进步证明了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他说,“我的成长没有因农民工这三个字而搁浅,在这里只要肯干,机会的大门永远敞开。”

  农民工实现四大转变

  现在,青岛港已经有八分之一的农民工在青岛市购买了住房,五分之一的农民工子女在青岛市上学,上千人开上了私家车。有65名农民工通过民主选举作为代表参加集团每年两次的职代会,有两人当选为职代会主席团成员,有295人入了党、1671人入了团,889人担任了班长、车长,41人担任了队长、副队长,1人担任了合资公司党委书记,近3000人有了各类职称和技术等级,享受相应的职称补贴。在青岛港,农民工实现了 “四大转变”:由技能匮乏向又红又专的转变、由短期务工向扎根海港的转变、由挣钱吃饭向爱岗敬业的转变、由普通打工者向现代产业工人的转变。

  20年成就“县级”农民工

  青岛前湾西港联合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全国劳动模范

  “以前我的梦想就是能天天吃上大葱炒鸡蛋。现在的生活?想都不敢想,吓死了!”徐万年是全国闻名的 “县长级”农民工,他说,梦想是一步步实现,一步步放大的。20多年前,他从沂南农村走出来,四处打工、吃苦受穷。1990年,他进入青岛港,一开始是凭着扛大包、出大力、流大汗,苦活、累活、脏活抢着干,带领职工创纪录,一步步成为了农民工成长成才的典型。1993年,他成为青岛港第一批从农民工里选拔的纹车手,2005年又被提拔为装卸队的副队长,成为全集团第一批合同制的农民工,2007年,他被提拔为青岛港西港分公司副经理,成为了青岛港第一个、也是全国少有的副处级农民工,2010年又担任了西联公司党委书记。先后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如今,徐万年全家都转成了青岛户口,3年前在台东买上了86平方米的商品房。回首20年历程,他真心认为不是自己有多大的能耐,而是港口对农民工的培养、激励,“同工同酬,从不搞歧视,农民工和城市工有一样的发展机会。”徐万年说,在青岛港工作印证了一句话:吃苦的人吃香,实干的人实惠,有为的人有位。

青岛港24年34次涨工资 县级农民工全国闻名

     对工人师傅曾经不服

    西联公司机械一队队长,山东省设备管理先进个人

    大学毕业,天之骄子,12年前上班报到第一天于守水心气很高。当队长把他带到机械队维修师傅面前时,他感觉被迎头泼了一盆冷水。“师傅是中专毕业生,让我大学生跟中专生学,心里不是滋味。”于守水说,跟随师傅作业不久,他更烦了,因为师傅很“啰嗦”,一是经常跟他讲大学生要虚心学习,不要眼高手低。二是干活要“慢”,连一根电线的线头修剪、线路的包扎也要检查好几遍。于守水心里很是不服气。但是,现实很快给他上了一课。一次,一辆叉车的大灯不亮了,于守水信心百倍地拿着万用表,按照电路图纸量了好几圈,忙活了一个多小时,可愣是没有找到故障点。现场急着用车,对讲机里一个劲地催问车修好了没有,于守水急得满头大汗,赶紧请师傅过来帮忙。师傅过来简单检查了一下,从配件里摸出一个保险直接摁上,故障就修复了。旁边的司机忍不住说道:“还大学生呢,干了一个多月了,连个灯都修不好!”

    那一刻,于守水的脸“刷”得一下红到了脖子根,真恨不得能找个地缝钻进去。不几天,在集团表彰大会上,于守水惊奇地发现,他那位其貌不扬的“中专生师傅”,竟然是当年的青岛市技术比武的状元。顿时,他明白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内涵。从那以后,他丢掉了学生的骄傲与虚荣,扑下身子,虚心跟着师傅埋头学维修,满身油污地和他们一起摸爬滚打。在劳动中,他感到自己的书生气悄然褪去,很快成长为一名能够独挡一面的电气技术人员。11年后的今天,于守水已经成长为公司的技术骨干,带领团队创新攻关,研究攻克原木装卸“人木分离”的难题。

    庆幸与青岛港人并肩工作

    法籍华人,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QQCT)总经理,“国家友谊”奖获得者

    “我祖籍山东,出生在香港,从根上讲,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李成祚是一名法籍华人,2000年他担任合资方的总经理,在QQCT工作已经13年了。13年的工作中,这个操着流利法语、英语和普通话的外籍经理完全融入到了青岛港的国企文化当中,他很庆幸,自己当初做出到QQCT工作这样一个决定。

    “青岛港有一种特殊的企业文化,但让企业经营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李成祚说,青岛港给员工提供了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它的很多策略、政策给员工创造了很好的环境。这是他以前工作过的企业,很多都不具备的。青岛港通过一系列策略和政策,使港口越来越强大,员工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以合资公司QQCT为例,集装箱吞吐量十几年翻了6倍,成为世界一流的集装箱码头公司;QQCT的效益连续多年位列4家股东的全球130多家公司的前三甲,股东们实现了当初合资的愿望。“我本人也在这个过程中,取得了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的成功。可以说,青岛港不仅成就了员工,成就了各方股东,而且成就了我。”李成祚说,回顾13年,他感到非常充实和快乐。

    李成祚说,青岛港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特别关心每一名员工的成长,投入巨资常年开展学习培训。青岛港每年涨工资,都要反复征求员工意见,涨多少、怎么涨,都由职工说了算,最终达到人人满意。

    “能在青岛港,为祖国做些工作,能够帮助员工实现自己的梦想,我感到很有成就感,这份成就感是在国外工作感受不到的。”李成祚如是说。

    每年1000万奖励技术成果

    为了吸引知识分子参与到港口的建设和发展中来,青岛港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让知识分子真正做到面向基层、面向职工、面向市场、面向货主、面向外部,一切从港口的实际出发;还专门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强港战略的激励机制》,建立起了符合港口实际情况的港内职称评聘体系和评价标准。

    近年来青岛港先后表彰奖励了优秀科技成果5000多项,每年拿出1000多万元奖励技术成果和优秀科技人才;对集团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还实行津贴制度,推行高技能岗位津贴,在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中,实行岗位首席制度,每年评选一次,每月给予一定津贴。一大批技术工人、知识分子在港口发展中脱颖而出,走上集团中层领导岗位和管理岗位。

    他和桥吊成了铁哥们

    QQCT工程技术部综合办主任,集团劳动模范

    高吉凯是一名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在设备技术管理岗位上已经干了近25年。

    1993年的一天,领导把高吉凯带到集装箱码头2号桥吊前,说了一句:“今后你负责维护它。”面对这个高70米、重上千吨、价值数千万元的庞然大物,顿时,高吉凯感到了肩上“压力山大”。他说,这是青岛港对知识分子的信任,也是对技术人才的渴求。

    此后,高吉凯与这庞然大物结下了不解之缘。2号桥吊是国内第一代桥吊,现状是技术状况差,技术资料不齐全,为尽快熟悉设备,他牢记一位领导说的一句话:“桥吊是铁哥们,你出多少力,它就有多少回报,决不会骗你。”从此高吉凯一头扎在设备上,桥吊作业时就多观察,空闲时就抓紧时间检修、调整,很快摸透了各部位的技术性能,也与桥吊这个铁哥们结下深厚的感情。

    2001年的青岛港集装箱西移,高吉凯作为先期来到新港区的技术人员,参加了当时世界最大桥吊技术规格的制定,现场调试等工作,在码头投产前就编写了钢丝绳更换等7项工艺,为码头按时投产和创世界效率保证了桥吊的安全可靠,2004年被集团授予首届 “桥吊专家”荣誉称号,同时获得集团劳动模范称号。2009年底,公司成立工程技术部综合办,他承担了部门的组建和负责工作,从业务技术转向技术管理工作。

    “港口装卸都是靠设备出力,设备运行正常是重中之重。”高吉凯说,谁说知识分子不能干体力活,过去,他每天在几十米的桥吊上爬上爬下,一天攀爬的高度相当于爬崂山,也干得很带劲。“如今青岛港正在建设第4代港口,我们还要继续知识更新,越干越有干头。”

    24年涨工资34次

    青岛港一直坚持共建共享,职工工资待遇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即便是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但青岛港仍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大干多超、多劳多得,继续全员增资,其中农民工的增资幅度达到13.4%。

    多年来,青岛港把“年年为员工增加收入”作为制定工资制度的基本原则,连续24年34次涨工资,并且保证一线员工的工资收入大大高于其他岗位员工。

    当年曾被熟人看扁

    在集中采访中,工人们与记者敞开心扉交流,多达数十人的一对一采访中,他们一次次提及“尊严”两个字,让记者不得不注意、思考。为什么,这两个字这样重要?

    很多年前,老码头工人出大力、流大汗,工作没有技术含量,生活在社会底层。在他们心中,当代的码头工人不但是收入高了,生活好了,工作更有价值了,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尊严,挺直了腰杆——这可能是很多人心中最渴望的东西。

    采访中,金牌工人许振超给记者讲了一个有关尊严的故事。

    “大吊车,真厉害,成吨的钢铁,它轻轻地一抓就起来!”这是八大样板戏《海港》中的一句唱词,描述的正是码头工人的作业场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出戏传唱一时。当时,年轻的许振超正是被这个场景深深吸引,决心走出国棉七厂,到港口上试试身手,“感觉那是男人干的事”。

    可是,到了港口工作,他才体会到码头工人的不易。“40斤一麻袋的古巴糖,一次扛三包在肩上。经过长途贩运,糖已经板结,硬的像岩石,走一步都要命!”那个时期,许振超最大的感受就是累,每天下工回来,“累得让你什么都没法想,就那种累。”

    码头的作业环境也不好,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就着矿粉吃饭。又累、又脏、又苦,这就是老码头工人的工作写照。更让人难过的是,码头工人走哪都让人瞧不起。因为许振超转行做了码头工人,他的亲友纷纷表示不理解。有一次走在路上,一个朋友看见他过来,头一扭,装不认识走了过去,“当时社会上就是这样看码头工人。”

    许振超说,现在的青岛港码头工人待遇很好,收入高。但其实,码头工人收入一直不低。“70年代我就能挣43块钱工资、45斤粮票,在社会上算高的。但收入高不等于有尊严,一样被瞧不起。”

    如今,码头工人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为经济、社会做出巨大贡献,腰杆挺直了,社会地位越来越高。作为一个老码头工人,许振超对“尊严”两个字的体会比很多人都深。

    说起现在码头工人的地位,许振超讲得更实在,他说起了码头工人找对象的变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码头工人找媳妇难。由于工作条件差,原木装卸等作业风险非常大,说没命就没命,哪个女人愿意跟?”后来,工作环境有所改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码头工人找媳妇不难了,“但我队上的很多工友的对象都没工作,说到底,还是社会地位低。”

    “现在呢,我们码头工人价值被社会认可,找什么对象的都有。”说到这里,许振超笑了,他掰着指头给记者数,有几个同事家属是老师、有几个是医生、几个是护士,还有几个是白领。

    “工人伟大,劳动光荣。”就在那一瞬,这8个字在记者心中升起,清晰、有力,仿佛能感到它的重量。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