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 正文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港24年34次涨工资 县级农民工全国闻名(图)

来源:青岛早报-- 2013-08-14 05:54:02 字号:TT

青岛港24年34次涨工资 县级农民工全国闻名

     对工人师傅曾经不服

    西联公司机械一队队长,山东省设备管理先进个人

    大学毕业,天之骄子,12年前上班报到第一天于守水心气很高。当队长把他带到机械队维修师傅面前时,他感觉被迎头泼了一盆冷水。“师傅是中专毕业生,让我大学生跟中专生学,心里不是滋味。”于守水说,跟随师傅作业不久,他更烦了,因为师傅很“啰嗦”,一是经常跟他讲大学生要虚心学习,不要眼高手低。二是干活要“慢”,连一根电线的线头修剪、线路的包扎也要检查好几遍。于守水心里很是不服气。但是,现实很快给他上了一课。一次,一辆叉车的大灯不亮了,于守水信心百倍地拿着万用表,按照电路图纸量了好几圈,忙活了一个多小时,可愣是没有找到故障点。现场急着用车,对讲机里一个劲地催问车修好了没有,于守水急得满头大汗,赶紧请师傅过来帮忙。师傅过来简单检查了一下,从配件里摸出一个保险直接摁上,故障就修复了。旁边的司机忍不住说道:“还大学生呢,干了一个多月了,连个灯都修不好!”

    那一刻,于守水的脸“刷”得一下红到了脖子根,真恨不得能找个地缝钻进去。不几天,在集团表彰大会上,于守水惊奇地发现,他那位其貌不扬的“中专生师傅”,竟然是当年的青岛市技术比武的状元。顿时,他明白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内涵。从那以后,他丢掉了学生的骄傲与虚荣,扑下身子,虚心跟着师傅埋头学维修,满身油污地和他们一起摸爬滚打。在劳动中,他感到自己的书生气悄然褪去,很快成长为一名能够独挡一面的电气技术人员。11年后的今天,于守水已经成长为公司的技术骨干,带领团队创新攻关,研究攻克原木装卸“人木分离”的难题。

    庆幸与青岛港人并肩工作

    法籍华人,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QQCT)总经理,“国家友谊”奖获得者

    “我祖籍山东,出生在香港,从根上讲,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李成祚是一名法籍华人,2000年他担任合资方的总经理,在QQCT工作已经13年了。13年的工作中,这个操着流利法语、英语和普通话的外籍经理完全融入到了青岛港的国企文化当中,他很庆幸,自己当初做出到QQCT工作这样一个决定。

    “青岛港有一种特殊的企业文化,但让企业经营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李成祚说,青岛港给员工提供了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它的很多策略、政策给员工创造了很好的环境。这是他以前工作过的企业,很多都不具备的。青岛港通过一系列策略和政策,使港口越来越强大,员工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以合资公司QQCT为例,集装箱吞吐量十几年翻了6倍,成为世界一流的集装箱码头公司;QQCT的效益连续多年位列4家股东的全球130多家公司的前三甲,股东们实现了当初合资的愿望。“我本人也在这个过程中,取得了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的成功。可以说,青岛港不仅成就了员工,成就了各方股东,而且成就了我。”李成祚说,回顾13年,他感到非常充实和快乐。

    李成祚说,青岛港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特别关心每一名员工的成长,投入巨资常年开展学习培训。青岛港每年涨工资,都要反复征求员工意见,涨多少、怎么涨,都由职工说了算,最终达到人人满意。

    “能在青岛港,为祖国做些工作,能够帮助员工实现自己的梦想,我感到很有成就感,这份成就感是在国外工作感受不到的。”李成祚如是说。

    每年1000万奖励技术成果

    为了吸引知识分子参与到港口的建设和发展中来,青岛港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让知识分子真正做到面向基层、面向职工、面向市场、面向货主、面向外部,一切从港口的实际出发;还专门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强港战略的激励机制》,建立起了符合港口实际情况的港内职称评聘体系和评价标准。

    近年来青岛港先后表彰奖励了优秀科技成果5000多项,每年拿出1000多万元奖励技术成果和优秀科技人才;对集团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还实行津贴制度,推行高技能岗位津贴,在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中,实行岗位首席制度,每年评选一次,每月给予一定津贴。一大批技术工人、知识分子在港口发展中脱颖而出,走上集团中层领导岗位和管理岗位。

    他和桥吊成了铁哥们

    QQCT工程技术部综合办主任,集团劳动模范

    高吉凯是一名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在设备技术管理岗位上已经干了近25年。

    1993年的一天,领导把高吉凯带到集装箱码头2号桥吊前,说了一句:“今后你负责维护它。”面对这个高70米、重上千吨、价值数千万元的庞然大物,顿时,高吉凯感到了肩上“压力山大”。他说,这是青岛港对知识分子的信任,也是对技术人才的渴求。

    此后,高吉凯与这庞然大物结下了不解之缘。2号桥吊是国内第一代桥吊,现状是技术状况差,技术资料不齐全,为尽快熟悉设备,他牢记一位领导说的一句话:“桥吊是铁哥们,你出多少力,它就有多少回报,决不会骗你。”从此高吉凯一头扎在设备上,桥吊作业时就多观察,空闲时就抓紧时间检修、调整,很快摸透了各部位的技术性能,也与桥吊这个铁哥们结下深厚的感情。

    2001年的青岛港集装箱西移,高吉凯作为先期来到新港区的技术人员,参加了当时世界最大桥吊技术规格的制定,现场调试等工作,在码头投产前就编写了钢丝绳更换等7项工艺,为码头按时投产和创世界效率保证了桥吊的安全可靠,2004年被集团授予首届 “桥吊专家”荣誉称号,同时获得集团劳动模范称号。2009年底,公司成立工程技术部综合办,他承担了部门的组建和负责工作,从业务技术转向技术管理工作。

    “港口装卸都是靠设备出力,设备运行正常是重中之重。”高吉凯说,谁说知识分子不能干体力活,过去,他每天在几十米的桥吊上爬上爬下,一天攀爬的高度相当于爬崂山,也干得很带劲。“如今青岛港正在建设第4代港口,我们还要继续知识更新,越干越有干头。”

    24年涨工资34次

    青岛港一直坚持共建共享,职工工资待遇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即便是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但青岛港仍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大干多超、多劳多得,继续全员增资,其中农民工的增资幅度达到13.4%。

    多年来,青岛港把“年年为员工增加收入”作为制定工资制度的基本原则,连续24年34次涨工资,并且保证一线员工的工资收入大大高于其他岗位员工。

    当年曾被熟人看扁

    在集中采访中,工人们与记者敞开心扉交流,多达数十人的一对一采访中,他们一次次提及“尊严”两个字,让记者不得不注意、思考。为什么,这两个字这样重要?

    很多年前,老码头工人出大力、流大汗,工作没有技术含量,生活在社会底层。在他们心中,当代的码头工人不但是收入高了,生活好了,工作更有价值了,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尊严,挺直了腰杆——这可能是很多人心中最渴望的东西。

    采访中,金牌工人许振超给记者讲了一个有关尊严的故事。

    “大吊车,真厉害,成吨的钢铁,它轻轻地一抓就起来!”这是八大样板戏《海港》中的一句唱词,描述的正是码头工人的作业场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出戏传唱一时。当时,年轻的许振超正是被这个场景深深吸引,决心走出国棉七厂,到港口上试试身手,“感觉那是男人干的事”。

    可是,到了港口工作,他才体会到码头工人的不易。“40斤一麻袋的古巴糖,一次扛三包在肩上。经过长途贩运,糖已经板结,硬的像岩石,走一步都要命!”那个时期,许振超最大的感受就是累,每天下工回来,“累得让你什么都没法想,就那种累。”

    码头的作业环境也不好,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就着矿粉吃饭。又累、又脏、又苦,这就是老码头工人的工作写照。更让人难过的是,码头工人走哪都让人瞧不起。因为许振超转行做了码头工人,他的亲友纷纷表示不理解。有一次走在路上,一个朋友看见他过来,头一扭,装不认识走了过去,“当时社会上就是这样看码头工人。”

    许振超说,现在的青岛港码头工人待遇很好,收入高。但其实,码头工人收入一直不低。“70年代我就能挣43块钱工资、45斤粮票,在社会上算高的。但收入高不等于有尊严,一样被瞧不起。”

    如今,码头工人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为经济、社会做出巨大贡献,腰杆挺直了,社会地位越来越高。作为一个老码头工人,许振超对“尊严”两个字的体会比很多人都深。

    说起现在码头工人的地位,许振超讲得更实在,他说起了码头工人找对象的变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码头工人找媳妇难。由于工作条件差,原木装卸等作业风险非常大,说没命就没命,哪个女人愿意跟?”后来,工作环境有所改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码头工人找媳妇不难了,“但我队上的很多工友的对象都没工作,说到底,还是社会地位低。”

    “现在呢,我们码头工人价值被社会认可,找什么对象的都有。”说到这里,许振超笑了,他掰着指头给记者数,有几个同事家属是老师、有几个是医生、几个是护士,还有几个是白领。

    “工人伟大,劳动光荣。”就在那一瞬,这8个字在记者心中升起,清晰、有力,仿佛能感到它的重量。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