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七夕节,这曾经被中国人遗忘了的民俗节日,不知何时,被商人以“东方情人节”的名义炒得火热,钻石、旅游、鲜花、情人套餐……都是商家为情人们研制的情人节礼物。这让人不禁在想:除了消费,就没有表达情感的方式了吗?为此,记者在身边人中寻找——那些与钱无关的真爱礼物。或许这些不愿透露真实姓名的被采访者的真爱故事,让我们不忘:真爱永存——
一位50后女士眼中最美好的真爱礼物:
一本本子?一句诗?
“我们当时的礼物太简单了,就是一本笔记本。”大学教授于老师对记者说,“我们那代人好像很少表达个人情感。”
于老师经历了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她在黄土高原的大喇叭里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并幸运成为一名80年代的大学生。
“改革开放后,环境宽松了许多,但我们表达情感的方式还是很含蓄的。最常见的礼物就是笔记本。”于老师认真地回忆着,“很朴素的本子,扉页上写着自己喜欢的诗句。”
在集体情感的裹挟下,于老师的同龄人起初不能过多地表达个人情感。后来,“不能”变成了“不会”。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代含蓄的年轻人和诗歌相遇了。他们借由简约、精到的文字传递自己的内心感受:“我想,到空旷的海上,只要说,爱你,鱼群就会跟着我游向陆地。”
一位60后女士眼中最美好的真爱礼物:
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送给我的礼物
“几乎每天我都能收到老公送给我的礼物——他说,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送给我的礼物。”50岁的李女士对记者说,她再也想不出比这更让她喜悦的礼物了。
“他是一个画家。我常常笑话他说:‘当画家不如当钟点工。当钟点工每干一个小时,就拿一个小时的工钱。而你一天到晚画啊画啊,谁知道能卖出去几张画?’每当这时,他就说:‘你吃五个烧饼才能饱肚子,但你不能说第五个烧饼让你吃饱了。我现在就在吃前四个烧饼。你不知道废纸三千的道理吗?’”李女士说,她看见了这 “废纸三千”的过程何等艰辛——每天早上五点他就去画室工作。晚上回家,就像瘫了一样,“有时他说:‘但愿我别把命搭进去。’有时他又说:‘不画画,我会闷死;画画,我会烧死。’”
李女士说,幸亏她知道,米勒、毕沙罗……古今中外,多少伟大的画家都是一生贫苦,但他们为人类的精神宝库留下了无价之宝。“于是,我也安贫乐道,陪他一同走在为艺术而献身的道路上。”李女士这样结束了她的故事。
一位70后男士眼中最美好的真爱礼物:
甭管多晚到家,总有人在等你
8月5日,王先生刚刚过完自己的38岁生日。没有收到爱人送的生日礼物,“我和老婆都不善于表达情感,几乎没有特意准备过什么生日礼物、情人节礼物之类的。”
但王先生还是兴奋地告诉记者,他过了一个美好的生日之夜。“平时,无论多晚,都有人等着你回家,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了。我过生日那天,加班到晚上十点半,一进门,就听到儿子开心的喊声,真的,没什么比这更让我感到幸福的了。”
王先生曾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担任编导、摄像。去年底,他成立了自己的影视制作公司,经常加班到凌晨。“我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经常在外拍片,工作时间不固定,所以夫妻间的理解和信任特别重要。”
王先生说,由于在实际的拍摄工作中会遇到很多突发状况,所以他很少用电话跟家人解释行程。为了让妻子放心,王先生会带她到工作现场转转,也经常把自己的工作照发给她看。“她在了解我的工作状态之后,就能理解我、信任我。”
王先生略带遗憾地说,“70后和80后还不太一样。我们的父母年纪大了,且经济实力有限,所以家庭和事业都要靠自己。现在事业到了转型阶段,孩子也到了上学的年龄,我和老婆考虑更多的是实际的生活问题,不会刻意追求浪漫。”
一位80后女士眼中最美好的真爱礼物:
他又从下一个车站上来了
“2009年底北京下大雪,我那时候还没找到工作,在北京一家报社玩了几天觉得很没意思想回武汉。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知道对于所谓的机遇自己半点儿不看重。他正准备北大的复试,说是准备,却天天午夜看球日日睡到中午。在毕业季的紧张氛围里,我俩就这么毫不着急地对视一下,顿时心意相通、快乐无比。”
这是80后的吴姑娘在博客里记录的真爱故事。当记者在征集本期“与钱无关的真爱礼物”稿件时,她将自己这段美好的经历发给记者——
“……两个人穿得像两个巨大的面包卷,在六里桥又脏又滑的街道上摇摇摆摆慢慢走。那时候的心情,完全没有失业或者考研的焦虑紧张失望无奈,有爱人在身边怕什么啊,除了走太久脚疼,世界上还没有能难住我们的事儿。后来他把我送上一辆特破的公交车,公交车转了个弯之后,他又从下一站上车了,原来是他一时间改了主意,从天桥上奔到下一站——可见北京多堵,还没他跑步快。他说想和我多待一会,我说好。”
吴女士告诉记者,在过去的几年里,他们一年只能见两面,但却无需猜忌和探查。今年,他们要结婚了,“他跟我说,柴静女神写了本《看见》,要不你写本《瞎了》吧。我觉得这题目挺好,大部分人在人生这件事上都瞎了,还觉得自己挺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