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以房养老”可缓解养老难
据介绍,“以房养老”,是指老人向金融机构抵押或者出租自己的房产,在一定期限内取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或者由金融机构帮助其支付老年公寓的费用。
“青岛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而养老床位将会越来越紧张。”青岛市老龄办调研处处长王少梅告诉记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运用以房养老的政策,盘活老年人手中的一部分房产,将资金用于养老,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老难”的问题。
据2013年1月统计数据,青岛的老龄化程度在全国排名第四。据悉,目前全市共有249家养老机构,床位共有30000张左右,平均每1000名老人只有22张床位。2012年底,青岛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至2015年,全市城乡养老床位将达到5万张,平均每1000名老人将拥有30张床位。
案例老两口卖房住进老年公寓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目前青岛市已经有老人通过这种方式来养老。“我们这里一共住了430多个老人,其中,把房子租出去然后来养老院住的能有几十个,直接把房子卖掉的有两个。”四方福彩老年公寓院长杨乃发说。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丁清和老人就是把房子卖了之后住进养老院的。“跟子女住会给他们添麻烦,自己住又会有很多不便。”75岁的丁清和说,他和老伴在2012年把房子卖了,2013年3月住进了老年公寓。他和老伴之前住在一个76平方米的房子里,和两儿一女分开居住。退休以后,一直是他和老伴相互照顾生活,子女时常会来探望他们,并且也曾邀请他们到子女家居住。但是丁清和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和老伴逐渐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的生活了,而去子女家居住,又会产生诸多不便。
“我们和孩子作息规律、饮食喜好都不一样,我们年龄大了晚上睡得早,睡了之后他们就不能大声看电视。”丁清和说,他们的房子一共卖了85万元,现在在老年公寓居住,两个人每月共交4000多元。“钱让子女保管着,以后我们万一生病,费用都先从房款里支出。”丁清和说,子女经常来探望他和老伴,有时候来还带着许多日用品。
“在老年公寓住的最大好处就是,一切都不用我们操心。”丁清和说,老人们总是聚在一起聊天,觉得非常轻松。
调查20名老人只有两人接受
以房养老你能接受吗?当天记者在街头上随机对老年人展开了调查。“我接受不了这种方式。”在吴兴路上和老朋友们聊天的吴老汉称,他今年69岁了,现在自己有套房子,子女们也都有房子,他的房子就他跟老伴住,如果让他把房子租出去或者是卖了去养老院,他有些接受不了。“这房子是我辛辛苦苦攒钱买来的,怎么能说卖就卖呢?卖了之后我们不就没家了?而且我还得留着这房子以后给孙子呢。”吴老汉说,他们老两口身体挺好的,不想去养老院,更不可能卖了房子。
当天,记者调查时,不少老人对这一新的养老方式不接受,记者随机采访了20名老人,只有两名老人接受。“我觉得这样挺好的,现在我们就靠退休金养老,要是把房子租出去或者抵押出去的话,还能增加一部分收入。”家住绍兴路的李老汉说,他觉得把房子租出去然后去养老院比较合适,这样就不会给子女们添麻烦了,平时老人们在一起还能说说话。
条件前提是老人得有独立房产
以房养老并不是说什么样的老人都能做到。“以房养老是有条件的,一般来说,老人需要拥有独立的房产,是该房产的所有者,可自行处置。其次,金融机构愿意接收该房产,该房产能够被拍卖或租赁出去。”王少梅分析说。不过,对于多数老人来说,房子大多是他们一辈子辛辛苦苦换来的,换句话说,是他们一生的心血,加上现在买房难,老人往往想要把房子留给子女,甚至是能留给子女的“最值钱”的东西。因此对于许多老人,房子成为和子女维持亲情关系的一根重要纽带,房子是无法舍弃的一部分,他们不会选择将房产变卖或租赁出去。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选择以房养老的,往往是子女本身也拥有独立的住所,不需要老人提供住房帮助的群体。
“再就是膝下无子女,以及子女不愿赡养或为其支付养老费用的老人。”王少梅说,这部分老人由于自己或子女没有能力帮助其安度晚年,所以不得以才选择以房养老。
障碍传统观念的束缚是最大阻力
虽然这是以房养老这种方式可以破解“养老难”,不过在推行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阻力。
“老人一般都很重视房子,这是传给后代的财富,况且青岛现阶段的房价比较高,贷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老人会觉得不划算。”王少梅认为,老人的传统观念是实现以房养老的最大阻力。
王少梅说,以房养老的老人也存在,但还是少数,不能形成一定的规模,就使许多金融机构或中介没法规模化经营,不能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产业化模式,因而也就难以预计盈亏。
“再者,还有土地的使用权问题,房子的土地使用权到期之后怎么处理,又是丢给金融机构的难题。”王少梅告诉记者,如果房子有人居住,使用权到期后不会马上把人赶走,房子拍卖。“但老年人想要租赁或抵押的房子,往往是已经住了很久,只剩下几十年的使用权了,这些房子的土地使用权到期后,如果老人健在怎么处理,如果老人离世了又怎么处理,这些问题都需要有一个完善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