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泪别中超!青岛中能降级中甲 全队痛哭
中能老板乔伟光痛哭
中能降级:张外龙的离去注定了降级的结果
反观青岛中能队,这几年俱乐部管理层人事变动频繁,从于涛到刘巍再到谭旭,始终没有一个稳定的总经理人选。2011赛季,刘巍作为总经理和主教练张外龙的合作是近几年来球队最为稳定的一个赛季,结果最后的成绩也是创纪录新高的联赛第六名。但遗憾的是刘巍在总经理的位置上只干了一个赛季。至于于涛和谭旭,尽管都有着为集团、为俱乐部尽职尽责的赤诚之心,但无奈都只是集团员工出身,并非足球圈内人士,在人际关系复杂、极其看重人脉的足球圈,这些“外来人”有着先天的劣势,想要左右逢源、长袖善舞并非易事。
主教练问题,或者说张外龙问题,应该是中能俱乐部永远铭记的痛。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是赛季中段解除了张外龙的兵权,那么就不会有赛季末的球队降级的悲剧。并不是要神话张外龙,但他确实是现阶段最为适合青岛中能队的主教练。诚然,他跟俱乐部有着理念方面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无论如何,在没有确定完全保级、也没有选好接任者的情况下,就贸然引爆矛盾、进而解除张外龙的兵权,是中能俱乐部本赛季做的最为失败的一个决定。随之而来的补救,则是一个接着一个的错误。
炒掉张外龙,归根究底是双方对于职业足球的理念的差异以及中能对于自身定位的失衡所造成的。在张外龙的理念里,后勤保障、主教练有充分话语权,这都是职业足球最为基本的东西。但俱乐部方面也有自己的实际困难,比如赛季初基地问题的争议,致使球队很长时间无法全身心的训练、备战,只能徘徊在走训和集中之间。这时候,张外龙希望球队能够尽力为他解决后顾之忧,否则根本谈不上管理和训练;而俱乐部则希望张外龙能够暂时克服眼前困难,继续抓好训练和管理。双方这种理念上的不同,致使矛盾的缝隙开始越来越大。而在引进外援、以及郑龙转会等一系列问题上,俱乐部不信任张外龙、张外龙不理解俱乐部,于是,矛盾进一步加大,若不是赛季初成绩斐然,张外龙的下课时间也许还会提前。